劳技课教学中学生挫折心理教育
2020-12-17史英梅
史英梅
(东海县和平路小学,江苏连云港 222300)
劳动与技术课简称“劳技课”,该门课程注重锻炼学生的脑力与动手能力,强调探究性、实践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挫折。小学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导致在劳技课中受到各种内外因素影响,出现挫折心理。为提升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应当探究导致学生出现挫折心理的原因,并针对性展开心理疏导。
一、劳技课中学生挫折心理形成的原因
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动手能力较差,导致其常出现挫折心理,以下将从主客观方面对劳技课中学生出现挫折心理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客观原因
1.成长环境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推广以来,当前小学生通常为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家长对孩子关怀备至,生活中较少学生曾经历挫折,且应用工具的经历较少,导致其抗压能力、操作能力较差。
2.教材因素
当前所用的小学劳技课教材中,部分内容难度较大,学生难以达到教材的实践要求。如,在课本《铜丝纸巾盒制作》这一内容中,教材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扣结、绑接技术,将粗细程度不一的金属丝制作为纸巾盒立柱,并对其进行装饰,五年级学生身心条件、知识能力储备等均无法达到这一要求。且单就所用的工具、技术看来,大部分学生通常无法完成采用钢丝钳将金属丝连接成型这一操作,导致学生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部分学生出现自暴自弃心理。
3.指导不足
学生在课堂动手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观察学生使用工具操作的情况,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确保学生在指导下能够圆满完成任务。而在实际教学中,因教师指导能力、教学设备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学生在动作不规范、流程发生错误等情况下得不到及时的指导因而操作失败,信心受到打击。
(二)主观原因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体质、能力等各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手部肌肉尚未发育完全,导致在劳技课中,若需完成较为精细的操作,或需较大手臂力量时,学生较难完成;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在劳技课学习中,因对新知识的掌握较慢,导致动作缺乏协调性。小学生认知存在局限,未能正确认识到个体差异存在的必然性及后天努力对个体差异的影响,对自我产生不当评价,导致出现自卑感和挫败感,其对劳技课的兴趣下降。
二、疏导学生挫折心理的教学策略
强大的心理素质是促进学生成长,提升学生素质发展的基础。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学习中遭遇挫折是无法避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挫折并非都是坏的,决定因素在于自己的态度。这表明,挫折心理具有双面性,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部分学生面对挫折,能够奋起直追,完成自己的目标;部分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可能出现自暴自弃、信心丧失等情况。故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引导,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
(一)营造轻松学习氛围
学习的过程是积累挫折与成功体验的过程。在劳技课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安全感、归属感,降低非必要的受挫可能。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自然表达自己的困惑。同时,教师应当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性格、特长,依据学生个人特征展开教学活动与教学指导,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如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强,个性外向,沟通时教师应开门见山直接沟通,布置任务时可适当增加难度,或让其帮助其他同学。若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性格较内向,教师指导过程中,应布置难度较低的任务,确保其有能力完成。同时,教师可依据学生的个人性格、能力特征,分配小组学习,小组学习中,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组间竞争激烈,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勇敢拼搏、顽强进取的精神,同时,组内学生相互、鼓励、支持,共同攻坚克难,能够有效增加其心理承受能力。
(二)明确教材重难点
教师应当充分、深入研读教材,明确教材上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重难点。预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及操作能力,把握教材及学情,提前做好教学计划。教师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到难,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提升自我价值,体会到劳技课活动的乐趣。同时,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学习动力、信心被激发,学习效率随之提高。再次以课程《铜丝纸巾盒制作》为例,本课程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需要使用钢丝钳拧铜丝,使其变成弯曲的扣结。教师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设计两个操作类型的小游戏:首先,请学生于30秒内,采用钢丝钳将铜丝折成直角,后才让学生将铜丝两头折成弯钩状,并使铜丝扣结为环状。两轮游戏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内对自己的成果进行交流,讨论制作接扣的方法、技巧、注意要点等。通过前后两个小游戏,教师将教学目标细化分解,并采用互帮互助的小组学习形式,突破教学难点,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教师分步骤展示能够为学生解决难题提供思路,有助于减轻学生遇难受挫的心理,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
(三)强化示范指导
示范指导是劳技课的常用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演示法,为指导学生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学生完成作品的质量,使其提升劳技能力。如劳技课要用到的工具较多,且各个工具使用的方法、注意事项均相同,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当注意就工具使用方法做出示范。如,在教学《铜丝纸巾盒制作》这一内容时,学生需使用到钢丝钳这一工具,部分学生首次接触这一工具,甚至不懂工具用处是什么,在操作中,常因使用动作不规范,或者拿工具的位置不正确,导致剪断铜丝时,十分费力。故在进行教学前,教师应当为学生展示规范的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模仿、学习使用钢丝钳,纠正不当使用方法。学生在实践时发现,采用钢丝钳时,手部放在钢丝钳后半部分,铜丝放在钢丝钳刀口后半部分,如此操作更为安全、省力。学生使用工具更为规范,对钢丝钳的使用更得心应手。
在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巡逻,强化对学生的指导,尤其是学生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时,应当有针对性地指导。若发现有普遍性的操作不规范,应当总结问题,进行集体性指导。如,在《认识云雀结》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发现压线、穿线方向是导致云雀结无法编织成功的问题,故为学生播放制作视频,并就视频进行讲解,提醒学生穿绳方向。学生学习更有成果,学习信心显著提升。
挫折是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劳技课中,学生因主客观因素影响,较易出现挫折心理,教师应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明确教学重点,加强示范指导,帮助学生面对挫折,克服挫折,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