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志的人工种植情况及发展建议

2020-12-17邓晓霞靳光乾

山东林业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远志人工

邓晓霞,靳光乾

(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山东 济南250355;2.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 济南250014)

中药远志(Polygalae Radix)是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 Polygala sibirica L.的干燥根[1]。

远志性辛、温,味苦,归心、肾、脾经,最初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被视为养生延年的良药[2],具有化痰、去肿、安神益智的功效,大多用于治疗心肾不交而引起的失眠多梦、心神不宁、咳痰不爽等症[3]。

临床实验表明,远志有多种生物活性,不论是古籍还是现代处方,远志都被广泛使用,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开发前景[4]。

远志作为常用的大宗中药材[5],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导致近年来野生远志资源逐渐减少。

野生远志被列为国家三级野生保护植物,2020年4月6日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明令禁止买卖野生远志。虽然目前有的地区已经规模化人工种植远志,但质量参差不齐,质量与野生远志的质量有所不同[6],甚至有的成分达不到药典要求。本文就远志的药用植物资源、人工种植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为远志的种植技术研究与改进提供参考。

1 远志的种类资源分布与功效

1.1 远志的种类

远志是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远志目远志科远志族远志属。远志属下面还有3 个亚属和4 个小组,其分别是黄杨远志亚属—荷包山桂组,小扁豆亚属—长毛籽组、岩石远志组、小扁豆组和远志亚属。远志属在我国本土境内有42种8 个变种,广泛分布全国各地,以华南和西南地区为主,可供药用的有19种4 变种[7]。

1.1.1 黄杨远志亚属

该亚属有20 余种,且大多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据统计一共有7种,大多分布于秦岭南坡、长江以南地区。主要有黄花远志、少籽远志和黄花倒水莲。

1.1.2 小扁豆亚属

小扁豆亚属又分为三个组。长毛籽组有3种,分布干我国南方和越南北方(沙坝)。主要包括斑果远志、尾叶远志和长毛籽远志。

岩石远志组,8种,除2种(P.tricornis Gagnep.,P.saxicola Dunn)是我国与越南共有外,其余6种是我国所特有。多分布于我国东南地区。主要包括密花远志、海岛远志、海南远志和贵州远志。

小扁豆组,据统计全球范围内一共有7种,大多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国外大多在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岛[5]。组内包括小扁豆、凹籽远志。

1.1.3 远志亚属

远志亚属的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有15 个亚组和若干系,但是由于在我国分布不多所以不多加赘述[5]。

1.2 药用远志植物资源、分布和功效

根据文献报道我国境内要药用远志主要包括[8]:

1.2.1 黄花远志(Polygala arillata)主要分布在安徽、湖北和我国西南地区。主要传统疗效为清热凉血、祛风除湿、补虚消肿。

1.2.2 小花远志(P.arvensis)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台湾半岛、两广地区和云贵高原,主要传统疗效为化瘀止血、化痰止咳、解毒消肿。

1.2.3 尾叶远志(P.caudata)主要分布在湖北、两广地区、四川和云南,主要传统疗效为止咳平喘、清热祛湿和通淋[5]。

1.2.4 西南远志(P.crotalarioides)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和川藏高原,主要传统疗效为化痰生津、活血止痛和补气安神;黄花倒水莲(P·fallax Hemsl)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两广地区和云南,主要传统疗效为补益气血、健脾祛湿和活血调经。

1.2.5 华南远志(P.glomerata Lour)主要分布在福建、两广、四川、云南,主要传统疗效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止咳。

1.2.6 新疆远志(P.hybrida)主要分布在新疆,药效有化痰开窍、安神益智。

1.2.7 瓜子金(P.japonica Houtt)在我国广泛分布,主要药效为止咳化痰、活血止血、解毒安神;曲江远志(P.koi Merr)主要分布湖南、广东、广西,主要传统疗效为止咳、消肿、消食。

1.2.8 大叶远志(P.atuochei)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广东,主要传统疗效为止咳、消食。

1.2.9 蓼叶远志(P.persicariaefolia)主要分布在广西、四川、云贵地区,主要传统疗效为清热解毒、开胸散结。

1.2.10 卵叶远志(P.irica)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主要传统疗效为滋阴清热、祛痰解毒。

1.2.11 苦远志(P·sibirica var.megalopha)主要分布在云南。

1.2.12 和合草(P·subopposita)主要分布在云贵地区,主要传统疗效为清热解毒。

2 远志的产区和人工种植与采收加工

我国野生远志资源分布非常广泛,以晋、陕一带所产野生远志质量最佳产量最大,习称“关远志”,山西也是远志的道地产区。山西吕梁山区、陕北高原等地产量最高,占全国总产量的70%。河北坝上高原产量占全国的20%。关远志有较为显著的特点,分别是根条肥大、皮细肉厚、色泽黄白、气味特殊,并借其良好的质量和优秀的品相销售到全国各地并出口[9]。

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需求和出口量不断增加,导致野生远志被掠夺性开采,远志野生资源极具减少.有些传统产区已几近枯竭上[9]。亟需开展人工种植以增加产量来缓和远志市场的供需矛盾。

2.1 远志的道地产区

野生远志的产区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最早出现在山东,后来沿着黄河流域向上游扩展,增加了河南、陕西等产地,以河南省夷门(今河南开封)为最佳,宋代以后,山西出产远志被发现,现如今出售远志药材的主要地区是山西,并将山西列为远志的道地产区[9]。

20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远志的市场行情好,提升了药农采挖野生远志的积极性,所以导致连年大规模掠夺式的采挖,资源急剧下降。由于野生远志采集需要连根采挖,后续不能再生,再加上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保护野生资源的政策,禁止采挖和贩卖野生远志,更加剧了远志的供需矛盾。部分产区野生资源即将面临枯竭[10]。

2.2 远志人工种植概况

远志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并不长,20世纪80年代在山东省淄博市,开始了人工种植试验,山西南部的几个县开始有少量人工种植。80年代以后在我国北方的少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发展或推广远志的人工种植技术,为后来的发展壮大和规模化种植奠定基础[11]。

如今,远志在陕、晋、冀和鲁等地已开始规模化种植远志。山西种植产区主要以新绛、闻喜为主,这一带的远志种植技术较成熟,播种、采收已经开始机械化。远志人工种植己经成了当地极具规模的产业,占全国总销售量的五成以上[12]。

2.3 远志的人工种植方法

远志有喜阴凉,忌高温,耐干旱的特点,特别注意忌连作。远志的叶片较小,根部狭长,前期生长比较缓慢,可以合理密植[13]。远志生长期长,因此施足底肥和追肥尤为重要。远志一般少有病虫害的威胁,注意排水、防止烂根即可。远志耐干旱,除了特别干旱的时节或者常年降水量少的地区,一般不用浇水。综上远志适合在环境阴凉,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种植。山西当前传统种植方式如下。

2.3.1 选地整地

依据远志的生长习性,选择地势较高的壤土或沙壤土种植,有利于排水,也可选一般农田或者山区梯田种植。由于远志是多年生植物,翻地培土时应该一次施足底肥。

2.3.2 种植

生产上远志主要是种子繁殖。远志的种子一般比较小,种子萌芽需要较高温度且萌芽时间不一致,因此很难达到生产上的要求[14]。有关研究表明出苗率高的一般采用浸种催芽或砂藏结合、浅播浅浇水的方法,但是有些地区常年干旱雨量不充足,地表含水量较少,可以采用表层浅播待雨或盖麦糠的方式[15],且必须要注意的是远志合理密植产量高。

远志人工种植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法[16]。直播:在翻好施过肥的田地上浇足水,待水全部渗下,地表没有多余水分后再开始播种[17]。每667 hm2播种量在2.5-3kg 左右,播种前用水浸泡种子,然后将其与3~5 倍细沙混合,在畦面上按行距18-21cm 开浅沟,将混合好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盖上土然后浇水。春播后约15d 左在出苗[14]。

育苗移栽的远志,每667 m2需苗7000-8000 棵左右。育苗移栽产量相对高[14]。

直播种植的2-3年后,根茎中部直径在0﹒5 cm以上时才能采收,在秋令时节植株开始枯萎时或春天土地刚开始解冻时收割。

2.3.3 田间管理

2.3.3.1 第1年管理技术

以栽培壮苗为主。

(1)苗前管理:出苗前应保持播行内土地湿润。一般7~10d 出苗。

(2)控苗:由于远志茎秆细弱,而且不耐强光,在夏季非常容易出现“干尖”的状况,在加上近年播种量大,所以应在苗长到10 cm 时,控一次苗,一方面可使茎秆粗壮,另一方面可起到控上促下的作用,有助于根系生长[18]。

(3)追肥:当苗高到15cm 时即可追肥,旱地可利用雨后的湿润环境开沟追肥,建议采用凹凸棒微生物有机肥,用量约40kg。

2.3.3.2 第2年管理技术

以保花产籽为主,推动花芽分化。

(1)春季苗高5 cm 时,用“碧护”3g 用水15 kg稀释喷打,促进花芽分化,推动根系生长。

(2)苗高10 cm、20 cm 时分两次控苗,用PBO 100 mL/667m2或威根龙100 g/667m2+碧护3 g/667m2+好帮手200 g/667m2。

(3)开花时,用“好帮手”200 g/667m2+“天鲜配”30 g/667m2兑水30 kg 喷打通过这些控苗措施可实现苗壮、无干尖、产籽多、根系壮的结果。

2.3.3.3 松土除草

远志植株普遍矮小且苗期生长缓慢,需要时常松土除草[19]。松土时用粑子将地面稍微疏松,保持土壤表面潮湿。

2.3.3.4 浇水施肥

远志有耐干旱的特性,基本不用刻意浇水。每年的冬季春季以及4-5月各追肥1 次,每667 hm2可施饼肥20 kg 左右或者过磷酸钙20 kg[20]。

2.3.3.5 根外追肥

4月下旬远志幼苗已经生根,即将步入快速生长期,此时适宜追肥,以帮助远志根系壮大,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每亩喷钾肥,每隔10 天喷1 次,喷洒时间在下午5 点以后最佳,阴凉的环境有助于远志提升抗病虫害的能力。喷钾肥有助于增强远志的抗病能力,推动根部生长和壮大,从而增加根部产量[14]。

2.3.3.6 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

多在雨季发生,由于与量过大不能及时排水导致,会为害根部,一旦发现病株应该立即销毁,如果发现时间早,可控制病势发展,采取措施为每隔6~7天喷洒50%多菌灵1000 倍稀释液2~3 次。

(2)叶枯病

高温季节常见,为害叶片。现用普遍防治方法是代森锰锌800-1000 倍液在叶面喷洒1~2 次[14]。

(3)蚜虫

蚜虫现有的普遍防治应该选用40%的氧化乐果的1500 倍液进行喷洒,每6-7 d 喷1 次,连喷2 次[14]。

2.4 采收加工

2.4.1 采收

种子可在7-8月份果实成熟时及时收获,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再挖取根部[14]。远志采收需要连根拔起,因为远志植株可作药用的部位是根[21]。

2.4.2 加工

采收完成后,用水洗掉根表面的杂质,根据能否抽离木心,皮肉厚度分为远志筒、远志肉、远志根。远志以筒粗、肉厚、将木心去净者为佳[22]。

3 远志栽培存在的问题

3.1 种植区域过于密集

远志人工种植中有很多问题,例如种植区域表面看很广阔,但实际上都集中在山西运城、临汾地区,其余省份及地区并不成规模[23]。过度集中的种植方式,过长时间的连作导致个大产区病害频发,所产的远志质量逐渐下降,就体现了重新规划培育种植区的必要性。再加上研究发现,全国多地都适合远志种植,所以远志具备全面推广大规模种植的先天优势[24]。

3.2 种植的农家品种类型多样化

不同地区远志种植方法、远志栽培类型多样、甚至出现几百个农家新品种,药材产量、质量存在显著差异。

3.3 种植方法不恰当

北方地区远志的适宜播种期大部分在6—8月,但是很多药农由于没有系统的知识只能凭借经验,选择在早春2月份播种,春季干旱,致使种子不具备萌发的条件。病虫害以红蜘蛛、根腐病、地老虎为主,出现病虫害后没有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一味地打农药导致重金属含量超标、有害物质增多,使药材质量下降。

药农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仍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不能保障中药材产业的绿色发展[25]。

在没有机械化规模化的地区,由于劳动强度大、投入高、种子小出苗率低以及种植技术不易掌握,产量不高、有的成分指标不符合药典要求、采收价格低、收益不高,因此其生产规模难以进一步扩大。

据以往调查显示,不同的地区种植的远志存在明显差异,这主要是因为种植的远志类型、水质气候、光照时间和种植管理措施上存在差异。精耕细作条件的人工种植远志,一半以上可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水平。每公顷产鲜远志达7 500 kg。而在粗放条件下人工远志的质量不能达到国家相关质量规定。每公顷能收获鲜远志3 000~4 500 kg[12]。这样的差异导致远志的经济效益显著下降,质量不合格的远志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3.4 人工种植远志质量有待提高

人工种植远志和野生远志整体相似度较高,通过植物学形状难以区分。野生远志和人工种植远志之间12 个物质含量具有差异性,其中有两种化学成分远志酮III 和3,6′-二芥子酰基蔗糖,这两个化学成分才是区分人工种植远志和野生远志的关键因素[27]。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不同产地的气候、土壤、水质、光照时间还有所施的肥料和采收年限等等,到底是哪个因素还需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由于远志药材受栽培植物类型、产地、栽培条件、加工方法、药用部位(药典收载为远志根,市售药材则多以抽去木心的远志筒为主)等影响,使其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人工种植的远志很难达到中国药典的要求,我国药典明确规定,远志作为药用含远志酮Ⅲ(C2H28O15)不得少于0.10%,含3,6′-二芥子酰基蔗糖(C36H6O1)不得少于0.30%,含细叶远志皂苷(C6H5nO12)不得少于2.0%[1]。但目前哪怕是道地产区的山西也很难达到这一标准。

4 解决方法和发展前景

4.1 解决方法

4.1.1 林下间作

林下间作可以充分利用林下生态资源,实现林地生物多样性,构建稳定生态系统[27],通过合理的采挖或及时补种,种群在自然繁殖条件下,可实现药材林下种植的可持续发展[28]。已经是目前广受认可的种植模式,不论是经济效益还是药材质量都有显著提高。

林下间作可实现以药养林、以短养长[29],可延长远志的生长年限,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培育更加优质的远志资源。有关研究指出合理施用基肥、合理密植、氮磷钾配施均可提高产量[10]。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文献指出,远志种在哪种树旁边产量最高,远志与树木的距离是多少才能使二者都能有益。

4.1.2 仿野生种植

仿野生种植指的是尽量减少人工干预,类似自然条件下的生产种植方法。例如在山区丘陵地、梯田地、荒地、林下等地,人工整地、施足有机肥、基肥后,种子发芽处理后,撒上种子后,任其生长3-5年,不再进行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人为作业,同时延长种植年限,尽可能仿造野生远志的生长环境,提高药材质量。但由于生长在野外,期间不再施肥除草浇水、不用农药以及病虫害防治,所以要注意合理密植、合理间种和选择合适的野外种植地点。

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种植方式也是仿野生种植,仿野生种植是未来中药栽培的发展方向。中药材的仿野生种植技术既利用了集中栽培的规模化生产优势,又发挥了中药材野外生长的良好特性,将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进行有机结合。

4.2 发展前景

远志是常规大宗药材,需求量大,在我国中药材市场上一直存在缺货少货的情况。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越挖越少,几近枯竭、也禁止交易。人工种植远志面积不大,导致各地中药材市场纷纷开始涨价,大力收购[9]。最新数据表明,远志的价格总体看涨,并没有受到疫情太大的影响,相反因为疫情期间大量使用中药材,略有回升趋势。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中医药发挥了巨大优势,国人对于中药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国家也大力扶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中医药开始重回国民的视野,希望凭借此次机会,用临床数据和治疗结果告诉世人,中医药是值得被尊敬、值得被信任。

猜你喜欢

远志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厚朴课程 远志人生
人工“美颜”
毛远志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大力王
他们用50年的时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
大力王
毛远志
人工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