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2020-12-17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2期
关键词:小数点口算小数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 童 琴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时期,计算能力的发展是学生提高数学水平的基础,也是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努力。计算能力不光代表的是一种数学学习的方式,还是数学学习能力的体现,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注重口算是学生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

口算能力是学生发展计算能力的基础,决定着学生计算水平的发展程度。口算能力不光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效率,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也有显著的功效。

例如,教师在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时,要让学生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对于20 以内的加减法可以脱口而出,对于100 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的乘除法运算得熟练正确。教师在每节课上课之前,都要在课堂中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口算能力的训练,除了常规的口算计算训练之外,对于一些解题中常用的口算结果及特殊的口算题型,如“25×0.8、0÷2.8、0.25×4、6.5÷6.5”,教师就可以在班级中以竞赛的方式进行训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接龙的形式对教师提出的口算问题进行计算,这样的比赛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口算训练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注意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明白算理是学生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数学计算的规则并非凭空出现,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有特定的依据,教师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就要让学生能够明白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教师在为学生进行计算训练时,要引导学生对计算规则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通过挖掘计算规则的本质内涵,使学生加深对计算规则的印象,提高对计算法则的实际运用。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数乘整数”这一节课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结合已知的生活经验来探究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想买三支铅笔,已知每支铅笔的价钱为0.8 元,那么小明买三支铅笔一共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条件写出计算公式“0.8×3”,然后再让学生思考:算式0.8×3 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将这个算式计算出来?让学生自由地讨论,经过细致的思考交流之后,有的学生会选择用加法的方式解决,有的学生则会选择用小数的定义进行计算,还有的学生会选择之前学习过的竖式方式进行计算。对于每一种方式,教师都要进行及时的鼓励,肯定学生的思维方向。通过这一系列的计算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然后观察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上几位,点上小数点。”学生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之下提高了自身的计算能力。

三、强化训练是学生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了解了计算的规则和计算的道理,如果此后不及时加以练习,那么学生的计算能力只能停留在理论的阶段,实际计算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多数教师为了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往往会对学生采用题海策略,想要通过大量的习题计算来促进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但这样的方式经常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过度训练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计算产生厌烦的情绪,降低计算的效率。科学的规划是训练学生计算能力必不可少的步骤,为学生选择有价值的具有代表性的题型,在减轻学生压力的情况下更好地促进学生计算质量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数乘法”时,首先需要科学地为学生规划习题训练计划。小数乘法的计算是在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计算的过程中,教师要体现出转化的思想。教师在开始训练学生的小数计算能力时,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整数乘法的运算,然后帮助学生确定好小数点的具体位置,接着再辅助学生计算出小数乘法的积。在这个过程中,最考验学生的便是如何确定积的数位,特别是学生在面对积的个数不够时,应该如何进行“0”的补充,在点上小数点之后,又应该如何在整数的部分补充“0”,这都是学生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习题:“0.1×1=、0.1×0.1=、0.1×0.01=、0.01×0.001=、0.1×0.0001=、0.1×0.00001=、0.01×0.01=、0.01×0.001=”,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小数点的位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育应该作为教师制订教学计划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设置科学的教学计划,力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计算潜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猜你喜欢

小数点口算小数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小数点移到哪去了
超级小数点
小数点流行病
数轴上的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