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

2020-12-17崔晓琰

关键词:民族团结民族发展

崔晓琰,扎 西

(西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所遵循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其视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党对做好民族工作、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针对我国民族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和产生的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处理民族关系、推动各民族和谐发展和加强边疆治理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并赋予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指导意义。深刻领会和挖掘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把握其思想精髓与时代价值,将为我国未来更好地开展民族工作、处理民族关系提供思想指引与理论依据,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中,对民族及民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之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理论依据,而民族团结理论正是构成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内部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在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主张“各民族的工人兄弟联盟来对抗各民族的资产阶级联盟”(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12页。,以消灭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为目标,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各民族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平等团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主张遵循“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页。的客观规律来实现各族人民真正的团结,进而使他们心无芥蒂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当中,直到共产主义的实现,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此外,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解决民族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彻底铲除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坚决执行民族团结政策,主张在多民族国家内部每个民族的一切权利都应当实现完全平等,都应真诚团结,各民族中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团结才是民族团结的根源与实质。列宁继承、延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原则。针对帝国主义时代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的问题,列宁鲜明地提出被压迫民族要联合起来的思想。他在《告犹太人书》中强调:“各民族的无产者尽可能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因为没有这种团结,反对这些压迫的斗争就不可能取得胜利。”(3)《列宁论民族问题(上册)》,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72页。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再次指出:“在民族问题上,要坚定不移地真正使各民族的工人和农民在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接近和融合起来。”(4)《列宁论民族问题(下册)》,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747页。十月革命后的列宁仍然非常重视基于民族平等基础上的民族团结,在处理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他提出,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他们的经济和文化,培养他们自己的干部,消灭事实上的不平等以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列宁的继任者斯大林对苏联民族问题的研究十分透彻,对民族分裂的危害和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其代表作之一的《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中曾鲜明地指出,必须要将“组织上依照民族划分开来的”工人阶级紧密地团结凝聚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内现实存在的民族问题,才能彻底地抵御和遏制民族主义浪潮对国内民族关系的挑拨和阻碍,从根本上解除无产阶级在民族意识层面的精神束缚,使属于各个民族工人整体的伟大团结事业规避“血泪中的危险”,进而取得维护无产者团结友爱稳定局面的最终胜利。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党的民族团结理论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始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团结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在不懈的革命建设实践中逐渐积累起内涵丰富的中国化的民族团结理论,为我国各个发展阶段顺利开展民族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毛泽东将民族团结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成败攸关的大事,这是一个伟大的创见,他指出:“只有经过全阶级全民族的团结,才能战胜敌人,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5)《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8页。“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6)《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4页。,此外,毛泽东阐明了党是民族团结的核心力量,强调既要不断加强民族内部的团结,还要推动民族之间“兄弟般”的团结,厘清了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实质上是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立社会主义民族工作主题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的“两个离不开”的重要理论,突出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他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般珍视和维护民族团结,揭示了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实质,为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一段时期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开展民族工作指明了道路、原则和任务;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民族团结理论进行了又一次的创新、充实和发展,指出了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强调了民族团结事业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并在“两个离不开”思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重要论述,完成了对民族关系、民族团结的主体认识的巩固与充实;党的十六大之后,针对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了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认识,明确了我党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揭示了我国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必然走向,对党的民族团结理论完成了进一步的遵循与完善。

二、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它们的提出强化和巩固了党和国家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开展民族工作的基础原则和大政方针,对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中存在、产生的错误思潮与言论予以了有力回击,进行了正本清源、补偏革弊,同时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对当前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方向和实现民族团结的方法、目标、措施有了科学研判和准确把握。

(一)强本固基,补偏革弊

1.强调党的领导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成败关键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各项事业的绝对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亦需要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将党的领导作为我国民族团结统一的坚强政治保障,他指出,只有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从根本上抵御任何政治势力对我们民族关系的挑拨。总书记的这一论断表明了党在民族团结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了党的领导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成败关键。回顾历史,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各族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抗敌,团结一致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巩固了各民族关系,规避了国家分裂的风险,为国内和谐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党的宗旨和性质决定了发展我国民族团结事业必须依靠党。(7)毕跃光,马仲雄:《习近平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实践微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党的一切工作中心在“人民”,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而“人民”自然是指全体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各族人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服务人民为己任,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才有了时下珍贵的幸福生活,实践证明,只有“一心为民”的中国共产党才值得人民的信赖和依靠,只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团结。

2.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制度支撑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符合新时代以民主保团结、以发展促团结的根本要求。自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各自治区少数民族群众的“话语权”得到了充分保障,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本地区民主管理,充分体现了其参与国家、地区事务的“主人翁”地位。平等的地位和充分的民主为民族团结的实现提供了保障。此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民族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有效地抑制了因“不平衡、不充分”引发的各种民族关系中的负面问题,发挥了“以发展促团结”的作用。因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新时代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要求,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制度支撑,仍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论断充分肯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现实作用,同时也对近年来社会上产生的“照搬论”“取消论”予以了有力回击,进行了正本清源、补偏革弊,正式宣告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可以休矣。

3.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

施工机械设备的调试和试运行应选择对桥面施工影响较小的场地进行,并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为提升施工质量,钢纤维混凝土必须符合技术指标要求,并尽量减轻不必要的振动。结合桥梁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混凝土铺筑方式,不同施工区域应采用不同的铺筑方式。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和精神纽带,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基础、凝聚八方力量的根本。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增强各民族人民群众的“五个认同”,即实现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这是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实现全国各民族大团结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见解和认识。他明确指出,增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推进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不断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内部大团结最长远和最根本的途径和方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强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我国各民族对党和国家、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相互之间文化认同不断深化,民族力量迅速凝聚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取消民族身份和忽略民族存在,更不是社会中存在的“同化消亡论”,相反的,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各自独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认可与弘扬,逐步形成共有的精神家园,在充分的包容和相互尊重的大环境下,中华民族各成员之间“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进而形成合力,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8)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9日。,在和谐共生、平等互助中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最终实现各民族真正的团结。也就是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维护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切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脉搏的关键。

(二)审时度势,科学研判

1.对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和方向有了准确把握

明确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和方向是做好一切民族团结工作的基础,发挥着“风向标”的作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继承和延续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理论中的“三个离不开”思想,并将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定位为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9)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9日。“三个离不开”和“三和”的论述对新时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作出了精准定位,肯定了我国民族团结的趋势并未改变。但是,诸如“三股势力”等妄图破坏民族团结的暗流和影响局部民族关系的逆流依然伺机涌动、现实存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两大原则性思想,其要义为:(1)不要只看阴暗面,要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不能在部分阴暗面和挫折面前而丧失信心,更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丧失立场、人云亦云;(2)不要只看局部的问题,要在全局的高度多看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成绩,不能把某个民族自治地方局部出事同这个民族自治地方整体、民族全体、民族政策捆绑在一起,坚决遏制借机挑事、借题发挥的行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断发挥了举旗定向的作用,为民族团结工作的发展指明了道路,防止误入歧途。

2.深刻提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生命线的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经验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地区发展现状,经过科学研判,在2014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生命线的论断,要求各民族之间要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在同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将这一论断引向深化,强调民族工作要以民族团结为先,通过民族团结凝聚各民族力量,不断增进全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将民族团结视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将其重要性上升到空前的高度,说明它不仅关乎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以及各族人民的安居乐业,更关乎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定乃至生死存亡,足见其重要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它的重视程度。回望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民族团结是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团结则国运昌盛、百业兴旺,分裂则社会动荡、八方风雨,因此必须坚守这根“生命线”,使各民族之间“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血肉感情永远无法隔断。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是我党对民族团结重要性认识的又一次升华和重大理论创新,巩固和明确了民族团结在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等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3.实现和加强民族团结最关键方法是争取人心

《孟子·公孙丑下》中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谓是脍炙人口,《孙膑兵法·月战》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引申,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这两句名言强调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事若成需天时地利人和三个重要条件,其中以“人和”最为关键。“人和”即为人心向背。历史上不乏“人心”影响“胜败”的案例,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尤以“独轮车上的胜利——淮海战役”最具代表性,足见“人心”之重要。因此,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而人心实质上就是民心。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宗旨决定了其一切行动都具备人民性,这是我党开展一切工作获取“人心”、取得胜利的根源所在。因此,党性宗旨不能丢,争取人心不能停。民族团结工作成败亦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在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在争取人心,人心在我,各族人民方能众志成城。这就指出了民族团结工作乃至整体民族工作最管用的方法就是争取全国各族人民的人心,获取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信任、拥戴与忠诚,使“人心”紧随“党心”。而要做到和各族人民“心心相印”,我们必须通过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不断交心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温暖人心、凝聚人心,(10)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8月24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大团结,避免陷入“人心不在、一盘散沙”的危险境地。

4.着力实现“四共”和“六个相互”的民族团结新局面

(三)统筹全局,多措并举

1.加快民族及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根本立足点

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做好一切民族工作的着力点和核心问题归根结底仍在于不断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善民族地区民生。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年的两会就站在全局的高度做出了精准阐述。发展是解决各种民族问题的总钥匙,在2017年的“两会”上,习总书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剖析,他指出,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要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最终落脚于改善民生、惠及当地、增进团结三个方面。将“发展”落实在“增进团结”上,实质就是要以发展来促团结,主要体现在:首先,加大力度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速,缩小西部与东中部的地区性差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力争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进入小康社会不掉队,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所带来的跨区域间民族团结问题;其次,以改善民生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差别化的民族区域发展政策,实现各民族群众均等化享受教育、医疗、就业等基础公共服务,注重精准扶贫“不让一个民族、不让一个地区掉队”的原则,在广大民族地区尽快消除贫困,缩小民族与民族、群众与群众间的差距,以权利和经济上的实质平等来强化各民族间的团结。

2.解决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问题,使两种力量共同发挥作用

强调经济发展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是对新时代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关键性把握,差距的客观长期存在会导致民族心理出现失衡与落差,最终导致相互间关系的失衡。因此,增进民族团结要重视解决物质方面问题的判断是绝对正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物质力量可以包办一切,并不意味着精神和思想对于维护民族团结的力量可以被忽视。对于民族问题,特别是民族团结事业,只强调物质而忽略精神的培育与养成,极易落入“功利主义”的陷阱,形成“虚假”的繁荣和“虚伪”的团结。习近平总书记“解决民族问题需要将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问题都解决好,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的论断强调了处理民族问题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应当并举的同时,也指明了解决精神方面问题的“切入点”,即文化认同。通过增强各民族彼此间对对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奠定其树立正确民族观、历史观、祖国观的基础,共有精神家园被一点一滴搭建起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在各族人民心中铸牢。(12)吴春宝:《论习近平民族团结思想的内容、特征和意义》,《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年第1期。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强大精神力量形成的过程。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并重共同发挥作用,为维护民族团结上了可靠的“双保险”。

3.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和方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需求突破

构建共有精神家园,铸牢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这一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其构建、巩固、铸牢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思想引领、教育匡正。因此,依托有效的方式和载体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对于促进各民族间的相互认同、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大的意义。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不断推动教育活动向更具规模、更有实效的方向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结合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在新时代呈现出的新特征后指出,抓民族团结,载体和方式十分重要,要在全社会不留死角地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注重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大水漫灌式”的宣传教育方式不可取,“滴灌式”的精耕细作的宣传教育才会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习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对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的载体和方式提出了创新要求,用“三化”对新时代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基本特征作出了诠释。新时代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不仅要像以前一般“如火如荼”“轰轰烈烈”,更要与时俱进,在新技术新媒体上多揣摩、下功夫,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优势丰富教育宣传形式,结合当地风俗民情,使教育宣传的内容形式从“腾云驾雾”转变为“落地生根”,方式载体从“走量”转变为“走心”。

4.以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为民族团结保驾护航,做到刚柔并济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 奉法者弱,则国弱”是战国思想家韩非子强调法治重要性的至理名言,习近平总书记充分汲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并以此为据形成了众多治国理政思想方针,民族事务法治化思想便是其中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要用法律来保障,将树立法律信仰和依法办事作为维护民族团结的保障和牢固民族关系的基础,推动民族地区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进程。我国正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迈进,形成了以宪法为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为轴心,多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并举的庞大民族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并仍在根据情况的变化和现实的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正与完善,力争构建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民族关系法律框架,对我国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全面的规范,为开展处理民族事务、维护民族团结、保障民族权益、打击挑拨民族关系的违法犯罪活动等工作保驾护航,真正实现了有法可依。当然,强调民族事务法治化并不是否认“争取人心”对于民族团结工作的关键作用,相反的,两者一个是外在规范,一个是思想导向,一刚一柔、一外一内、相辅相成、刚柔并济,共同发挥作用。

三、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均已处在新的时代、新的起点,面临新的情况、新的挑战,而推动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共生发展的事业亦是如此。

(一) 满足各民族平衡发展、缩小差距的发展诉求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我国迎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其间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今天,社会主义生产力得到了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全国各族人民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并安享幸福生活,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也随之悄然发生转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特征与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显得格格不入,这一发展特征和矛盾在民族和民族地区尤为凸显。我国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及边疆地区,发展的“底子”差且起步晚,经济发展方式较为单一,所有制结构也不完善,再加上,在改革开放发展初期,我国为尽快摘掉落后的帽子,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区位优势更加明显的东部,特别是对沿海地区给予了较大的经济投入和政策倾斜。对于我国的民族地区,即少数民族聚居的西藏、新疆等五个自治区以及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云南、青海、贵州等西部内陆省份则投放较少,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投放比仅为16.3%。因此,民族地区的总体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同中东部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差距。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东西部间生产生活的“不平衡、不充分”必然导致民族问题的出现。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发展,而发展需要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需要以各民族万众一心、守望相助为基础,须知“家和方能万事兴”。因此,面对这一新的发展课题,需要在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指导下,开创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不分彼此、缩小差距、共谋发展,真正像“石榴籽”紧抱在一起的新局面。这是我国各民族的共同期望,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诉求。

(二) 满足各民族人民强化自身主人翁意识的主观诉求

在我国“站起来”“富起来”的历史时期,各族人民群众主要致力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丰富,以此满足自身物质文化的需要。同时,其国家主人翁的地位也在劳动生产和物质资料分配中得以彰显。在新时代,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力极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条件普遍得到改善,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并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更高目标迈进。这一时期,各族人民大多已摆脱物质的羁绊,开始期望更多地参与政治生活、参与国家治理,希望在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使命感、参与感、获得感和满足感。这是一种处于更高历史发展阶段的精神诉求。但是,主人翁地位的实现有赖于各民族间的相互信任、平等和团结。可如今,民族极端分子和民族分裂势力仍在恣意散布谣言、破坏团结,社会上大民族主义思想仍有残余,网络地域攻击屡见不鲜……这些不仅严重伤害民族感情,也直接影响了各族人民群众行使国家主人翁权力和实现人权的最大化。而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在维护巩固人民主体地位、对抗破坏民族团结不良思潮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产生顺应了各族人民强化自身国家主人翁地位的主观诉求,培植了各民族团结平等参政议政、共襄盛举的土壤,为肃清破坏民族团结的思想残垢打下思想和理论基础。

(三) 满足“三交”的背景下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趋势的现实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论断,这一论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再次强调,最终被写进宪法。“交往交流交融”是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大家庭繁荣发展、长盛不衰的驱动力,是增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凝聚力的主渠道,更是新时代民族团结、民族发展的总趋势。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背景下,各民族间的互动日渐频繁,跨区域大流动进入活跃期。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带来的社会变化是巨大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加多元、民族地区及人口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民族间原有的区域格局被逐渐打破。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民族成分齐全的省份数量已达二十多个,在全国各个省区均有分布的少数民族数量已达四十多个,“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征在跨区域大流动的过程中得到极大的强化。就全局而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分布格局有利于各族群众深化对彼此的理解与认同,增进相互间的感情,在频繁的交往交流中实现交融,但民族间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产生分歧和矛盾,这些分歧和矛盾逐渐积累激化,随时可能引发恶性群体性事件,这无疑是对民族团结的一种伤害。面对新时代新趋势下产生的这一新的民族问题,我们需要一个更加科学全面系统、更加符合当前民族工作实际的行动指南,而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产生满足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背景下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做好民族工作的现实诉求。

(四) 满足消灭“三股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诉求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社会安全稳定以及人民生活福祉,是各族人民必须遵守的一项基本政治原则,更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加之,我们国家正处于发展的增速换挡器、战略机遇期、结构转型期,为确保发展水平和调整质量,尤其需要一个“和谐有序、和衷共济”的内部环境,助推我国各项事业稳步向前。其中,加强民族团结是构筑和谐发展环境的重要一环。但是,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这“三股势力”在境内外余孽尚存并蠢蠢欲动,甘当国外敌对势力妄图破坏我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大好局面的“鹰犬”和“工具”们以宣扬宗教教义之名,行破坏国家统一之实,被蒙蔽而不明就里的各族人民群众被煸动刻意制造民族摩擦,组织策划暴力恐怖活动,影响巨大,性质恶劣,给各族人民带来的心灵创伤至今难以治愈,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前进过程中难以抹去的创伤。若任由“三股势力”恣意妄为,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中团结、和睦、协作的状态将无法保持,社会主义民族事业将毁于一旦,甚至危及国家政权和主权。因此,我们需要以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为指导,在各族人民群众心目当中树立更加牢固的“促团结、反分裂”的思想屏障,逐渐消除暴力恐怖事件等伤害民族感情、破坏民族团结事业的行径带来的负面影响,彻底清除“三股势力”生存的空间和土壤,打击国外敌对势力的嚣张气焰,满足全国各族人民增强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诉求。

(五) 满足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实践诉求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忽视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在民族关系的处理上出现了思想上的混乱和政策上的挫败,进而涌现出了各种民族问题和社会问题。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最根本的就在于他们未能建立主张和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的科学的民族、民族关系理论。这些国家最初采取的是同化政策,比如美国对生活于其境内的文化不同、来源各异的人群不进行包括法律、政治等任何形式的识别和认可,企图通过构建一个形式上尊重差异、本质上坚守差别化对待,尤其是缺乏在思想观念和法律上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措施。因此,事实证明,美国所奉行的所谓“大熔炉”(Melting Pot)理论并没能帮助他们建立起和谐的民族关系,反而因强制将不同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族群“捏合”在一起而导致矛盾丛生,社会机体“排异”现象凸显,大量民族珍贵文化遗产快速消亡。这种“简单粗暴”的同化政策从诞生起就脱离民族差异等社会实际,举步维艰。鉴于此,美国又开始为了多元而多元,追求“沙拉碗”(salad bowl)效应,即试图把多元文化背景的移民群体像一碗“沙拉”一样结合在一起,允许保持自身原有的文化特色,不再强制将其融合为单质文化。不得不承认,“沙拉碗”相较于“大熔炉”有了一定的进步性,也更接美国“地气”,但由于其之前长期执行的同化政策的影响还未消散,由此又引发了排外主义社会思潮的反弹和回潮。此外,由于美国政府对民族团结不够重视,白人和有色人种之间的隔阂和冲突不减反增,歧视现象没有消除,奥巴马上台之后甚至引发极端白人运动的抬头;因警察无故射杀黑人青年引发的抗议和骚乱频发;遭受恐怖袭击后美国社会以“视觉”甄别“可疑分子”的情况增多;具有强烈排外立场的特朗普竞选成功……事实证明,将美国推崇为建立科学民族理论并指导其处理民族关系的典范的现象只是缺乏事实依据的盲目崇拜。在西方国家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处理屡屡遭遇“滑铁卢”,而我国新时代国内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呈现新特征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适时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要求各民族在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上,相互间要“手足相亲”,要“守望相助”,要将民族团结上升到中华民族“生命线”的地位和高度。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断是新时代解决民族问题、增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指南,作为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和核心观点,其满足了我国以西方国家民族政策“滑铁卢”为戒,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的实践诉求,其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不言而喻。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民族发展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民族团结之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