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育雏期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措施
2020-12-17高玉梅
高玉梅
(河北省张北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076450)
雏鸡出生后的一个月内是影响其成活率的关键时期,肉鸡养殖户应加强对此阶段的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从了解肉雏鸡生长特点入手,为雏鸡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并采用科学化的方式进行饲养管理,加强雏鸡疫病预防与控制,进而降低雏鸡疫病的发生,实现雏鸡成活率的有效提升。
1 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1.1 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育雏开始前,首先要对鸡舍密封性及防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门窗闭合性良好且墙角无鼠洞。要为雏鸡提供温湿度适宜、环境干燥、通风良好且光照适宜的育雏环境。同时,要对鸡舍灰尘进行全面的清扫与冲洗,并采用熏蒸、火碱水溶液喷洒或火焰消毒等方式彻底清除鸡舍病菌及寄生虫,并在良好通风处理后再引入雏鸡[1]。
1.2 合理设置饲养密度
控制好育雏的饲养密度是预防鸡类疾病的首要措施,如果饲养密度过大,不但会对雏鸡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引发各类传染性疾病。同时,合理设置饲养密度,还可提高育雏室的利用率,增强雏鸡体质,减少啄癖情况的发生。
1.3 强化饮水与开食管理
1.3.1 饮水管理
雏鸡引入后第一时间喂食饮水,特别在夏季或远距离引入雏鸡时应确保雏鸡可及时饮水。饮用水以干净的凉开水为宜,也可在水中加入开食补盐,持续喂食3d 左右可减少雏鸡脱水现象,并可降低其出现应激反应的概率。
1.3.2 开食管理
通常饮水后3h 后可对雏鸡进行饲喂。3 周内的雏鸡饲喂前期料,超过3 周的可使用中期料。饲喂过程中要确保饲喂量适宜,避免肉雏鸡出现腹水症或引发其他疾病。
1.3.3 体重管理
雏鸡体重、颈长及羽毛的光滑度是评定雏鸡健康生长状况的主要依据。应对雏鸡生长的前5 周进行强化管理,确保其快速增重,否则将会对其后续的生产性能产生影响,5 周后雏鸡体重较高。
1.4 加强鸡舍温湿度管理
1.4.1 温度管理
温度控制关系着雏鸡运动及体温调控情况,也对其饮水及进食情况有直接影响。因此,应选择保温条件较好的房间作为育雏舍,并在室内安装回风炉以保持室内环境温度适宜。在雏鸡出生1 周内,育雏舍的温度应保持在33~35℃。在雏鸡日龄不断增加后要适当降低温度,每周降低2℃左右即可,确保出生一个半月内的雏鸡生活环境的温度保持在20℃以上。同时,还要以鸡群变化及气候条件的改变作为育雏室温度的调控依据。如鸡群离热源较远,且存在喘粗气或饮水量明显提升的情况表明室内温度过高;如离热源较近或鸡群聚集则表明室内温度较低,此时要进行适当调整,直至鸡群自然散开、饮水恢复正常即可[2]。
1.4.2 湿度管理
育雏舍内湿度过高过低都会对雏鸡生产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在雏鸡10 日龄内,如舍内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湿度情况不佳,此时应在热源附近放置水源,也可定期喷水以保持育雏舍的湿度适宜。在雏鸡10 日龄至一个月龄内,其进食量逐步提升,粪便排泄量也会有所增加,舍内容易出现潮湿环境,此时要加强育雏舍的通风,及时更换垫草,并降低饲养密度,以确保舍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
1.5 定期进行育雏舍通风
育雏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育雏室的通风,确保空气清新、氧气充足,进而有效增强雏鸡的新陈代谢,使雏鸡得到良好的生长发育。同时,室内环境会存在大量的有害气体或灰尘,定期进行通风可将这些气体排出舍外,进而降低病菌的存活率。饲养人员应定期检查育雏舍内是否存在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过自身感觉判断空气质量,如存在闷气或流泪等现象则说明室内空气质量不佳,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特别是对15日龄以内的雏鸡,应保持温度适宜的同时进行适当的通风,确保空气流通状况良好,并及时将氨气等有害气体排出育雏舍。此外,还要在夏季或秋季温度变化较大的季节做好室内环境通风与除湿工作。
1.6 及时断喙
对肉雏鸡进行及时断喙可减少啄癖现象,一般在雏鸡出生6d 后即可进行断喙。断喙的原则是上喙切除50%,下喙切除30%,要确保上喙比下喙长。同时,要在断喙与鼻孔间预留适宜的距离。断喙前后1~2d,可在饮水中添加VK,也可饲喂抗生素,以免由于断喙而出现应激反应,并使伤口快速愈合。
1.7 加强光照管理
应对育雏舍进行光照管理,合理的光照条件可以增强雏鸡进食量。育雏初期可使用较大的灯泡增强光照,使雏鸡尽快适宜环境,及时完成开食,并使延长采食时间,促进其生长发育。此时应注意合理控制光照强度,如光照过强则会增强雏鸡患有啄癖的概率。
2 肉鸡育雏期易发疾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由于肉鸡在育雏期间的体质较差,极易患有各类疾病而引发雏鸡死亡,因此,养鸡场应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育雏期多发的疾病有鸡白痢病、鸡新城疫病及球虫病等多种疾病。
2.1 鸡白痢病的预防
应将浓度为0.1%的土霉素掺于饲料中喂食给日龄超过3 日龄的雏鸡,也可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青霉素进行此病的预防。
2.2 球虫病的预防
半月以上的雏鸡都要进行球虫病的预防工作,预防药物主要选用氯苯胍,并持续用药直至育雏期结束。
2.3 加强育雏期的防疫接种工作
防疫接种时应根据雏鸡日龄不同而注射不同的疫苗,1 日龄时应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雏鸡7 日龄时应接种鸡新城疫II系疫苗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采用滴鼻接种即可。20 日龄时接种禽流感疫苗,于21 日龄时进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二次接种,在24 日龄时还要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在25~30 日龄时进行鸡新城疫II 系疫苗的二次免疫,还要接种霍乱疫苗。育雏期结束后要对雏鸡进行鸡新城疫I 系疫苗及霍乱疫苗的加强免疫接种工作[3]。
3 结语
在肉鸡育雏期饲养过程中,加强饲养管理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同时疫病预防与控制也不容忽视,二者都是雏鸡得以顺利生长的重要保障。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应从育雏舍环境的优化、清洁与消毒入手,在引入雏鸡后及时进行饮水与开食管理。同时还要采用正确的饲养方法,强化育雏舍温湿度以及通风管理,控制好饲养密度,加强光照管理等。此外,还应针对雏鸡易患的疾病进行预防与免疫接种工作,根据雏鸡日龄合理选择疫苗,减少雏鸡患病概率,进而保证雏鸡健康、成长,保障养殖户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