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0-12-17袁立新史书强

辽宁农业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辽宁省农业发展

袁立新,史书强,齐 鑫,丁 岩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规划设计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1)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增长,人民消费能力的增强和休闲度假的兴起,给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休闲农业作为农业新业态,对促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生态宜居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辽宁省是农业大省,有着独特的农业资源、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景观资源和社会资源,发展休闲农业潜力巨大。近年来,休闲农业在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探索出资源高效利用、特色突出、效益明显的新模式,但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针对辽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为休闲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 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规模效益不断增加

据辽宁省农产品加工流通促进中心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1023个,其中:农家乐9475个,休闲农庄793个,休闲农业园区545个,民俗村210个,从业人员29万人,年接待游客超过8700万人次,年经营收入190多亿元,带动农户25.4万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休闲观光农业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发展,而且有效地提升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加快了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

1.2 经营形态呈现多样化

各地依托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区位特点、产业模式建设了多样化休闲农业经营形态。一是依托现代农业园区的农业观光型,如沈阳的花溪地温泉生态乐园、稻梦空间,盘锦大洼水稻认养庄园等;二是依托果园、鱼塘、水面提供采摘、垂钓等乡村休闲型,如大连冰峪沟生态园,抚顺苏子生态谷等;三是依托清山绿水优美自然环境提供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自然生态型,如宽甸的天桥沟休闲度假村;四是与健身养生项目相结合,如大连铭湖滑雪温泉度假村;五是依托农业科技资源,如海城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温泉观光休闲农业园;这些不同类型的经营模式,极大地满足了不同阶层,不同人群休闲旅游需要。

1.3 示范引领作用突出

通过开展省级休闲农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和星级单位创建活动,提升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树立休闲农业旅游品牌形象。目前,已获批15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宽甸、桓仁、清原、大洼、辽中、本溪、盖州、金州区、庄河市、瓦房店、长海县、新宾县、绥中县、东港市和鲅鱼圈区)和21个示范点。被农业部认定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单位17家,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6家,全国十佳休闲农业精品线路2条,全国十佳休闲农庄3个。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以点带面,引领和带动了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1.4 休闲农业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休闲农业是将农村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有机的结合起来探索出的一条能够充分发挥农村的经济、生态益、社会效益的道路。随着辽宁休闲农业的不断发展,产业融合型休闲农业模式不断涌现,促进了全省休闲农业提档升级。最具代表的是丹东大梨树风景区,依托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发展休闲农业,以百万株桃、梨、苹果、李子、板栗果树和中药材产业基地为基础,建设花果山、药王谷、小运河、农家乐、农业科技园、红色教育等功能区,开发成为一个集赏花食果、回归自然、健身养生、休闲娱乐、度假避暑、会议接待、农事体验为一体的山水田园型生态旅游区。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带动了当地农产品加工、服务业、健康养生等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模式,为辽宁休闲农业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

2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2.1 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休闲农业的根基是地域文化。辽宁省拥有满族、锡伯族、蒙古族等多元性地域文化,辽宁省的民间歌舞、剪纸、木雕和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各具特色。但调研分析发现,由于受对文化资源认知程度制约,93.99%的休闲农业园区没有文化旅游项目。很多休闲农业园区注重观光体验、娱乐、餐饮和产品销售,没有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和民俗风情,使休闲农业缺乏地域特色和活力,导致同质化、低档化,缺少核心竞争力。

2.2 基础设施落后

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不足。很多休闲农业园区的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餐厅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了接待能力。另一方面,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水平较低。通向景区乡间道路、景区洗手间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等主要生活设施条件较差,让游客对一些休闲农业园区望而却步。

2.3 缺乏规划性开发

表现在休闲农业开发依然处于“自发性”阶段,缺乏科学的、长远的、全面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导致休闲农业发展具有较大盲目性,各区域特色自然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休闲农业项目产生了众多的重复性,不利于培育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品牌,制约了休闲农业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

2.4 模式陈旧且缺乏创意特色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游客对休闲农业项目内容和质量也提出突出个性的新要求。目前,在休闲农业项目设计上,依然以传统的“看、行、吃、住、游、购、娱”等为主,缺少“感知、互动、体验、品味、探索”等体现农业文化和农耕文明特色项目。在休闲农业景观塑造上,注重模仿和复制,缺少创意特色,还不能满足人们对“求新、求奇、求特、求知、求乐”的需求。

3 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3.1 做好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辽宁省陆地地形概貌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区域间差异较大。辽东、辽西为平均海拔800m和500m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200m的辽河平原;辽宁水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300余条,纵横交错,景观各异。作为滨海省份,辽宁有海洋岛屿266个,占中国海洋岛屿总面积的0.24%,岛岸线全长627.6km,占中国岛岸线长的5%。由于地形地貌和气候差异,各地自然景观、农田景观、人文景观各具特色,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条件。对此,要针对区域资源特点,做好全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通过合理布局,突出各区域休闲农业发展资源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有效提升辽宁休闲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3.2 依托农业产业和农耕文化,突出休闲农业区域特色

辽宁是农业大省,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畜禽生产基地和水产基地,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谷子、大豆、花生和棉花等粮油作物。水果有苹果、梨、葡萄、桃子、杏、李子、沙果、海棠果、樱桃、草莓等。设施农业面积居全国首位,花卉、食用菌、中药材、柞蚕、经济林果、芦苇等特色产业遍布全省各地。同时,全省有满族、锡伯族、朝鲜族、蒙古族和回族等51个少数民族,有东北特色的民俗文化、农事文化、饮食文化和生态文化等。发展休闲农业,只有和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和农耕文化紧密结合,才能增强辽宁休闲农业发展的底蕴,培育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品牌,为休闲农业发展奠定丰厚的产业基础和文化内核。

3.3 完善休闲农业发展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家出台了诸多支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政策,为休闲农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由于休闲农业涉及农业产业、农村土地、房产、资金、人力多个方面,在发展中依然存在很多阻碍因素,如农村土地流转、建设用地、缺少建设资金和管理人才匮乏等。对此,省、市、县政府部门要深入开展休闲农业调研,全面了解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政策,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休闲农业发展。加大对休闲农业投入,改善休闲农业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营造发展休闲农业良好氛围,增强发展动力,努力把休闲农业培育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极。

3.4 增强科技支撑,推进创意农业发展

近些年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针对全省创意农业发展需求,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发展休闲农业、文化创意、科普教育、农耕体验紧密结合,开展创意农业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为休闲农业园区提供规划设计、技术成果支撑,培育出多个成功案例,形成辽宁省科技助推休闲农业发展新模式。如与海城三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蔬菜种苗研发、繁育、示范基地,在培育主导产业基础上,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打造成集种苗繁育、果蔬采摘、观光休闲、科普教育、温泉度假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园区,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在大连铭湖温泉滑雪度假区,利用滑雪道和废弃地,设计建设观光花带、花海、牧场,拓展休闲旅游功能,成为辽宁省休闲旅游区发展创意农业样板。与抚顺富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科技合作,规划建设“苏子生态农业谷”,建设了精品果蔬采摘、生态观光、科技示范、农产品加工物流、旅游度假等功能区,集产、加、游、销于一体,打造辽宁东部生态农业与休闲观光农业综合体。

3.5 注重资源优势互补,构建区域平衡发展新格局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较不平衡,城市之间的资源也不平衡,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收入水平相差较大,导致休闲农业的分布不均。沈阳、大连等城市经济较发达地区,拥有名山、大河和其他特色自然资源的地区如盘锦、鞍山、本溪、丹东的休闲农业发展较为迅速。而辽西北地区受地理区位、经济发展和资源条件制约,休闲农业发展较为缓慢。对此,要充分发挥辽宁的高速公路发达优势,借助贯穿全省的“一网两环五射”及“五纵七横”的高速公路网,实现各地区间休闲农业发展的有效衔接。根据市场需求,实施休闲农业差异化发展战略,通过资源互补、强化交流、跨区域布局,以中南部休闲农业发达地区,带动辽西北地区快速发展,形成全省休闲农业区域互动、整体推进、差异化发展新格局。

猜你喜欢

辽宁省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