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牛病毒性腹泻性黏膜病防控
2020-12-17苏开山加甫
苏开 山加甫
(新疆和静县阿拉沟乡农牧民发展中心 841300)
牛病毒性腹泻性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呈世界性流行,全年均可发生,主要集中发生于春秋两季;各年龄牛均易感,但以幼龄牛最易感,感染牛主要表现为腹泻、高热,口腔、食道、气管、阴道黏膜发生出血斑或溃疡,怀孕母畜流产等。由于该病传播迅速,群感染率和发病率均较高,给全球养牛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收录为B 类动物疾病,我国将其列为3 类动物疫病。
1 病原
病原BVDV 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是一种由囊膜包被的单股正链RNA 病毒,与猪瘟病毒(CSFV)和羊边界病病毒(BDV)属同属成员,在基因特性和结构蛋白上均与其他两种病毒具有很高的同源性。BVDV 与CSFV 的核苷酸同源性约为60%,氨基酸同源性约为85%,二者存在交叉反应的特点。因此,运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接种可以预防牛病毒性腹泻性黏膜病。
根据BVDV 基因组5'-非编码区(5'-UTR)核苷酸序列具有高度保守的特性,将其分成BVDV-1、BVDV-2、BVDV-3几个基因型,其中BVDV-1 型病毒流行范围最广,BVDV-2 型病毒致病力更强,BVDV-3 型病毒还未受到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认可。
2 流行现状
BVDV 自1946 年报道以来,世界各地均陆续出现BVDV的报道,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等国牛群BVDV 血清抗体阳性率在30%~100%之间,抗原检测阳性率在15%~95%之间,由此可见,牛群BVDV 感染较为严重。其中,美国和加拿大流行株主要以BVDV-1 型为主,而北美不同地区多见于BVDV-2 型,澳大利亚则主要以BVDV-1c 基因亚型为主。
我国自1980 年在吉林省首次报道BVDV 以来,全国已超20 个省市、自治区检测到BVDV 感染或分离到毒株。邱昌庆等[1]检测了河南、河北部分区域牛群BVDV 感染情况,发现其抗体阳性率在46.2%~65%之间。金爱华等[2]对浙江、江西、湖南、安徽等地牛群进行BVDV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血清抗体阳性率在60%~86%之间。王青青等[3]对新疆南疆部分地区牛群进行BVDV 血清抗原、抗体检测,结果显示,BVDV 血清抗体阳性率为91.38%、抗原阳性率为0.25%;而马旭升等[4]检测新疆不同地区牛群BVDV 抗体阳性率为73.5%,抗原阳性率6.4%。综上所述,我国牛群BVDV 感染情况较为严重。
3 临床症状
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态的牛感染BVDV 后多呈现不同的临床症状,成年牛感染多呈慢性经过,妊娠牛感染多伴发流产,犊牛感染多呈急性经过。
3.1 急性型
急性感染多见于6~18 月龄犊牛,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病速度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患牛感染初期精神委顿,食欲降低,心跳加速,体温升高,可达40~42℃,2~3d 后降低,然后再次升高,呈双相热。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开始出现结膜潮红,流涕流泪,口腔、鼻黏膜发生溃疡或糜烂,食欲废绝,水样腹泻,腹泻初期粪便呈淡黄色的稀粥样,恶臭难闻,腹泻后期粪便常含有大量肠黏液、血液和气泡,若不及时进行补液治疗,病牛很快因急性脱水而衰竭死亡。
3.2 慢性型
慢性感染多由急性感染转变而来,患牛多呈耐受性经过,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消瘦,生长缓慢或停滞,眼鼻分泌物增多,间歇性腹泻,偶见黏膜坏死或溃疡,有的患牛还会继发慢性蹄叶炎,出现跛行。慢性感染患牛若救治不得当,最终也会因伴发疾病或持续性消耗而死亡。
3.3 持续性感染型
持续性感染患牛正常情况下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外观健康,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在体内大量增殖,导致自身发病和传染其他健康牛发病。少数母牛感染BVDV 后并未发生流产,产出带毒牛犊,混合饲养时传染其他健康牛感染患病,牛群BVDV 持续性感染患牛比例大约为1%,患牛终生带毒排毒,给其他健康牛造成巨大的威胁。
4 防控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是控制如牛病毒性腹泻性黏膜病等传染病发生的关键。严禁从疫区引入新牛,准确的检疫方法检测淘汰阳性牛,以控制传染源;科学的疫苗免疫接种保护易感动物,可有效控制该类传染病的发生。
4.1 检疫淘汰
准确的检疫方法,结合果断的患畜淘汰措施在流行性疫病防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牛病毒性腹泻性黏膜病的诸多检测方法中,实验室检测最为准确,包括病毒分离、ELISA 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等。养殖户最好采取自繁自养的饲养模式,定期检测牛群BVDV 抗原,果断淘汰阳性患牛,并定期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以达到净化的目的。此外,严禁从疫区引入新牛,非疫区引入新牛时必须经检疫合格后才能并群饲养,品种改良用冻精也需经检疫合格后才能使用。
4.2 免疫接种
疫苗免疫接种是保护健康易感牛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减毒活疫苗存在散毒或毒力返强的风险,并不适用于牛病毒性腹泻性黏膜病。因此,国内使用的商品化疫苗均为灭活疫苗,其中包括扬州优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牛病毒性腹泻性黏膜病、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NMG 株+LY 株);华威特(江苏)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硕腾国原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牛病毒性腹泻性黏膜病灭活疫苗(1 型,NM01 株)。
此外,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已被用于多种疫病的防控。由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海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牛病毒性腹泻性黏膜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亚单位疫苗(E2+gD)已开展临床试验,将来不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将被广泛用于牛病毒性腹泻性黏膜病的防控。
5 结束语
BVDV 传染性极强,由其导致的牛病毒性腹泻性黏膜病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综合加强检疫监测、淘汰阳性患牛控制传染源,加强饲养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疫苗免疫预防保护易感牛群,才能有效防控牛病毒性腹泻性黏膜病的发生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