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罗甸火龙果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17刚,王

农技服务 2020年6期
关键词:罗甸县罗甸火龙果

王 刚,王 彬

(1.罗甸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罗甸 550100;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果树科学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6)

罗甸县地处贵州省南部,境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日照1 350~1 520 h,年平均温度19.6℃,年均降雨量1 179.7 mm,无霜期330~340 d,气候条件十分适宜火龙果生长。罗甸县充分依托这一优势,于2007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火龙果,通过多年发展,火龙果产业已成为罗甸县“一县一业”产业,“罗甸火龙果”和罗甸县分别被授予“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火龙果之乡”。全县现有标准化种植规模2 200 hm2,打造有一批规模化种植的高标准园、农旅观光园、大数据示范园、深加工生产线。在此基础上,充分依托互联网和农业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罗甸火龙果”模式,对促进罗甸火龙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互联网+罗甸火龙果”发展模式的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鼓励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进行物联网改造。“互联网+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和突破,有利于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因此,依托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种信息技术,使其与罗甸火龙果产业有机融合,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高罗甸火龙果产业在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信息化水平,能够有力提升罗甸火龙果生产、加工、销售能力和效益,助力产业链打造,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优化升级,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在保障产业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使其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助力脱贫攻坚、助推同步小康。

2 推进“互联网+罗甸火龙果”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冷链物流配套不足,削弱“互联网+罗甸火龙果”发展模式的销售收益

罗甸火龙果以鲜果销售为主,精深加工为辅,每年出果10~12批次,有5~6批大量鲜果集中上市,需要冷链物流保障鲜果品质和市场价值,而目前大量罗甸县火龙果种植户缺乏物流资源、保鲜技术和配套设施。虽然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电商销售初步实现生产者直接面对消费者,减少了流通环节和保鲜周期,但同时由于需要在产品分级、包装、保鲜运输等方面进行投入,增加了销售成本,导致果农从电商销售中获得的收益并不明显,大部分盈利仍然来源于对劳动力投入和生产物资的补助。

2.2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互联网+罗甸火龙果”发展模式的硬件支撑不足

罗甸火龙果多为山地种植、山地运输,水池水窖、机耕道步道、监测管理等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软硬件建设薄弱,数据监测分析等信息化技术手段难以有效推广应用,导致产业链各环节各类信息的搜集和发布不及时,制约罗甸火龙果产业的信息化发展。

2.3 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互联网+罗甸火龙果”发展模式的人力支持不足

信息化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难以为罗甸火龙果产业相关的生产、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冷链物流体系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人力资源不足已成为“互联网+”背景下罗甸火龙果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2.4 生产销售标准化程度低,“互联网+罗甸火龙果”发展模式的产品竞争力不足

“互联网+罗甸火龙果”发展模式是信息化技术与实业的结合,最终目的是增加产业效益,需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作为基础。然而,目前罗甸火龙果在生产销售上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尤其是种植管理标准化和品牌销售规范化不足,不利于提高罗甸火龙果的商品率和品质,以及品牌影响力,制约罗甸火龙果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产品竞争力提升,不仅影响火龙果的网络营销,也影响整个产业链的优化升级,阻碍罗甸火龙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 推进“互联网+罗甸火龙果”发展模式的对策

3.1 加大信息化建设扶持力度

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对推进“互联网+罗甸火龙果”发展模式的重视,对其进行有效的顶层设计和规划,积极协调产业发展相关各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同时,联合火龙果科研单位、行业专家、企业和种植大户等,多渠道吸收和整合产业相关各主体在技术、资金、物资、人员等方面的资源支持罗甸火龙果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另外,围绕火龙果全产业链,加强火龙果鲜果、鲜花、枝条深加工,农旅观光、鲜果采摘、火龙果餐饮等二三产业通过信息化发展与第一产业的火龙果生产进行有机融合,推进火龙果全产业链的信息化。

3.2 提升生产销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在总结现有管理经验和建立健全相关技术规程基础上,依托示范果园、规模企业、电商平台等主体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因地制宜推行“统一种苗标准、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采收标准、统一品牌要素、统一组织销售”的“五统一”做法。在此过程中,积极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罗甸火龙果生产销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罗甸火龙果的商品率和品质,推进营销模式创新,稳定销售渠道,推进火龙果产业生产和营销模式升级,增加产业竞争力,为推进“互联网+罗甸火龙果”发展模式提供核心助力。

3.3 加强生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火龙果园基础设施建设中,通过整合部门资金,结合项目建设资金,同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或企业等第三方主体投资的多种方式,加强对信息化配套设施的资金支持,提升果园信息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火龙果生产信息化提供基础保障。

3.4 加快培养信息化人才专业队伍

一方面,积极与科研院所、高校进行合作,充分依托科研院所开展相关研究和技术服务的人才力量,同时做好高校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提供有效支持,完善相关人事制度;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企业和种植户等大力开展信息化技术相关培训,以提高产业相关各方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逐步形成不同层次、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

3.5 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提升产业信息化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的综合力量,完善罗甸火龙果产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系统挖掘和开发罗甸火龙果全产业链的信息资源,不断丰富罗甸火龙果全产业链数据库,逐步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将互联网、农业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到罗甸火龙果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以及政府管理等方面,为罗甸火龙果全产业链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服务,推进构建信息有支撑、管理能协同、资源可节约、环境更友好的罗甸火龙果产业发展局面,进一步促进罗甸火龙果产业健康高效发展。

猜你喜欢

罗甸县罗甸火龙果
罗甸玉“悬案”
红心火龙果不神奇
绿色贵州引客来
罗甸县老年大学首个“老年教育游学基地”正式挂牌成立
邱婕 火龙果带火创业路
罗甸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与思考
浅谈罗甸县种子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约红水河
罗甸县委离退局开展“党员在身边·暖冬行动”
火龙果里有黑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