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县柑橘主要虫害及绿色防控措施
2020-12-17黄亚川徐小燕杨正娟
黄亚川,徐小燕,杨正娟
(1.常熟市植保植检站,江苏 常熟 215500; 2.思南县植保植检站,贵州 思南 565100)
柑橘为芸香科经济类树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是柑橘的原产中心之一。柑橘是世界第一大类水果和世界第三大贸易农产品[1]。近年来,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贵州省思南县把果树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发展,其中柑橘类种植面积较大,如2016年柑橘类种植面积为1 466.67 hm2,2018年达2 200 hm2,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产业扶贫的重要项目之一。随着柑橘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病虫害呈大面积、多种类发生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柑橘的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为思南县柑橘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现将思南县柑橘发生的主要虫害及绿色防控措施介绍如下。
1 思南县柑橘主要虫害
1.1 柑橘潜叶蛾
柑橘潜叶蛾1年发生10代以上,有世代重叠现象。主要危害柑橘嫰梢,一般在6月下旬始危害,延续到10月上旬的秋梢老熟,以8—9月危害最盛。幼虫钻入叶片表皮下取食叶肉组织,形成弯曲虫道,造成被害叶片卷曲,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并成为红蜘蛛、粉蚧等害虫的越冬和栖息场所;还会加速、加重柑橘溃疡病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扩散。
1.2 柑橘潜叶甲
柑橘潜叶甲1年发生1代。成虫危害嫩叶、嫩茎,幼虫危害新芽、嫩叶、花蕾,幼虫发生盛期在4月中下旬。与柑橘潜叶蛾区别在于幼虫蛀道短而宽,通常1叶1虫,不引起叶片卷曲,受害叶片一般很快脱落。
1.3 柑橘恶性叶甲
柑橘恶性叶甲1年发生3代以上,以第1代幼虫取食危害春梢最重,1代幼虫盛发期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往后各代发生较少,危害不重。初孵幼虫先在叶背群集取食叶肉,留下表皮,之后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
1.4 柑橘木虱
柑橘木虱1年发生11代以上,有世代重叠现象。成虫通常在嫩芽上产卵,所以其虫口数量的消长与柑橘新梢抽发期相一致[2]。3次高峰期分别出现在5月上旬、8月上旬和10月,即春、夏、秋三季新梢抽发期[3]。主要危害新芽嫩梢,成虫与若虫聚集在新芽嫰梢上吸食危害,造成萎蔫、扭曲,若虫的排泄物“密露”还会引发煤污病,影响植株光合作用。柑橘木虱会传播检疫性病害柑橘黄龙病,一旦传播会给果园造成毁灭性打击。
1.5 柑橘红蜘蛛
柑橘红蜘蛛1年发生12代以上。成螨、若螨和幼螨喜群集于嫩叶、枝梢、果实上刺吸汁液,通常叶片受害最重,主要表现为失绿,密布许多灰白色小斑点,严重时甚至影响果树的生理功能和产果量[4]。有2个危害高峰期,第一是4—5月,由于温度适宜,加上其天敌数量较少,柑橘红蜘蛛能快速繁殖,容易爆发成灾,危害春梢及新叶;第二是9月,天气凉爽,繁殖速度快,若长吋间干旱能爆发成灾,危害树叶、枝以及果[5]。
1.6 矢尖蚧
矢尖蚧一般1年发生3代,第1代若蚧多近距离扩散,以危害老叶为主;第2代若蚧多远距离扩散,以危害新叶和幼果为主;第3代以危害果实为主[6]。第1~3代孵化高峰分别在5月上中旬、7月中旬、9月中下旬,从第2代开始会出现世代重叠现象。成虫、若虫均会对嫩枝、叶片及果实造成,受害严重的树梢枯死;叶片受害后会出现斑点并卷缩萎蔫后脱落;果实受害后会出现黄绿色斑点。
2 绿色防控措施
2.1 严格检疫
严禁从疫区调入柑橘苗木、种子等繁殖材料,尽量本地自繁自栽。若必须从外地调入,要对调入的苗木、种子等繁殖材料实行严格检疫,确保不引入病虫害,尤其是检疫性病虫害。
2.2 农业措施
2.2.1 果园清理 柑橘潜叶蛾以老熟幼虫或蛹在被害叶片中越冬;柑橘潜叶甲常在树干皮下裂缝、伤口以及苔藓下或树下土中越冬;柑橘恶性叶甲越冬幼虫在树干皮下裂缝处,或地衣苔藓下或钻入树干附近表层土中化蛹越冬;柑橘红蜘蛛一般以卵在叶背及枝条裂缝中越冬;柑橘木虱、矢尖蚧在叶背或树枝上越冬。因此,清除害虫越冬场所能有效降低虫口基数,冬季清园采用剪除带虫枝条,清除落叶、落果,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刮去树干上地衣、翘皮并涂白,涂白材料可选用石灰、硫磺粉、食盐、桐油、水按50∶5∶1∶1∶200调制而成。将树下及其外延50 cm处的土层深翻30 cm以上,可使浅层土中的蛹深埋地下,达到杀灭效果
2.2.2 合理间作 果园间作藿香蓟、黑麦草、菊苣、大豆等植物,不仅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各类捕食性昆虫如蜘蛛、草蛉、食蚜蝇等的种群数量,还能起到调节果园温湿度、增加土壤肥力、保持水土等作用。
2.3 理化诱控
2.3.1 灯光诱杀 果园内每间隔120 m左右距地面2.5~3 m安装1盏杀虫灯,每天19:30开灯,次日6:00关灯,利用趋光性诱杀潜叶蛾、地老虎、恶性叶甲、潜叶甲、有翅蚜虫、金龟子等各类害虫成虫,减少虫口密度,控制害虫危害。杀虫灯可选用风吸式杀虫灯,其诱杀效果、清理简易等方面均优于振频式杀虫灯。
2.3.2 黄板诱杀 黄板可诱杀木虱、叶甲、蚜虫、实蝇等害虫。从4月开始,在各种害虫成虫发生高峰期前,每棵树悬挂1~2张黄板,根据诱杀情况及时更换。
2.3.3 性诱器诱杀 虫害发生初期使用性诱器诱杀雄虫,使雌虫失去交配机会,降低后代种群数量控制虫害。诱捕器按2套/667m2设置,悬挂在树冠边缘,悬挂高度为树高的2/3左右。
2.4 药剂防治
2.4.1 做好虫情测报 做好虫情测报是药剂防控的基础。具体测报方法可参照叶永发[7]研究的柑橘病虫测报方法,或参考果园内灯诱、性诱情况,了解发生情况,从而掌握防治最佳时期,有效防治虫害。
2.4.2 合理用药 绿色防控药剂需选用生物源农药如印楝素、苦参碱、多杀霉素、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或者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如啶虫脒、噻嗪酮、螺虫乙酯等。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做到适时用药,并严格按照安全间隔周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