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研究
2020-12-17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长新小学姚宏书
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长新小学 姚宏书
当前,微课以其特有的优势融入了课堂,大幅度地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所谓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时间大约为5~8 分钟,教师提前将关于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或者疑点的讲解录制下来,方便学生随时点播学习。这样做有其特有的优势: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裕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不同能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复播放和调节,化解学习难点,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教师应顺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充分运用微课灵活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为学生录制具有针对性的视频,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和精彩。
一、运用微课,引导学生预习
《礼记·中庸》中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提前做好准备,才能成功,不然会失败。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预习同样重要。当前,很多学生对预习不感兴趣,认为这个环节可有可无,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而运用微课就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教师应根据新知的特点为学生制作微课,发到班级微信群、qq 群或者校园网络,让学生进行观看,做好学习准备,切实提高课堂听课的效率。
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之前,教师使用微视频,为学生展示了下面的内容:①展示136×25 的计算过程。②分析计算的过程,在进行竖式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进位的问题,应分别使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上、十位上的数和第一个乘数相乘,然后将计算结果进行相加,就可以得出最终的结果。③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演示144×55 的注意事项。④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个问题:555×68=?学生在微课的指引下,可以朝着明确的预习目标迈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上述案例,教师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为学生录制相关的预习微课,学生在视频中可以了解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计算过程,真正让学生在预习中有所收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二、运用微课,突破学习难点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行为,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学习的难点,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的局限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薄弱,很难突破,从而影响着建构新知的历程。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课前可以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制作相关视频,在微课中对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加快新知内化的历程,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尤其是建立圆与长方形的联系,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于是,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录制了微课,将圆形纸片先平均分成8 份,拼出来的图形并不像长方形,而是像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在学生有了这样的表象后,将圆形纸片平均分成16 份、32 份,拼出的图形越来越接近于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再将圆形纸片平均分成64 份、128 份、256份……学生在观看视频中发现,圆被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所拼的图形越来越像长方形,且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有了这些感性经验后,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就显得简单和容易多了。
上述案例,面对复杂的公式推导过程,教师为学生录制了微课,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弄清楚了知识的来龙去脉,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三、运用微课,实现知识建构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后续的很多知识点都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和补充。在教学新知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为清晰的认知,更好地沟通前后知识点的联系,从而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将所学知识及时地融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这样的教学形式既解放了老师,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板书和灌输讲解,也有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了提前录制的微课,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沟通除法、比、分数之间的联系,为探索出比的基本性质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知道了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等于除数,分数值相当于商。通过除法的商不变规律,可以推断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而分数与比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分子相当于比的前项,分母相当于比的后项,分数值相当于比值。那么比会有什么性质呢?学生的思维有了支撑,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就很容易了,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良好的认知建构。
上述案例,教师密切关注数学知识点间的联系,为学生录制微课,让学生借助微课更好地内化新知,将所学知识连成线,织成网,增强了学生的思考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总之,微课是新时代下新兴的教学资源,蕴含着重要的教学价值,将其运用到数学课堂中,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制作有效的微课视频,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大化数学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