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辟自主学习的“土壤”,促进“智慧之花”的绽放

2020-12-17王英辉河北邢台市南宫市教育局

教书育人 2020年4期
关键词:负数等腰三角内角

王英辉 (河北邢台市南宫市教育局)

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容易使学生产生惰性心理,损伤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深刻性和独创性。基于此,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开展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发育和能力发展。

一、以预习任务为“土壤”,开展自主学习

一个完整而科学的预习任务,要将预习的目标、方法、流程等引导性的内容融入其中,教师通过布置预习任务,唤醒学生自主预习的意识,传授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让“学”走在“教”的前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正数和负数”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预习任务:1.阅读教材,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并思考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联系生活,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正数和负数,思考二者的现实用途;3.延伸思考,尝试总结负数表达的内涵和意义。

对上述预习任务进行剖析可以发现,教师将“认识正负数”这一大的预习任务分解成了三个小任务,并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融入这三个任务中,使学生在任务的指引下,逐步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自主学习。

二、以课堂提问为“土壤”,开展自主学习

提问,是引发思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一味地“讲”,而是要巧妙地“问”,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为学生开辟自主学习的“土壤”,使智慧的“种子”生根发芽。那么,怎样做到巧妙地“问”呢?在此可以总结为十二个字: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也就是说,要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层次、有梯度地问。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内角和”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大家还记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推导过程吗?2.大家能尝试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度数的推导公式,推导出四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吗?3.大家能结合刚才两个推导过程,尝试推导五边形、六边形等的内角和公式吗?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知识探索未知知识,将整个思考与探究过程的主动权都交给了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三、以探究活动为“土壤”,开展自主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背景下数学课堂的三个“关键词”。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活动中开展自主学习。

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教师可以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请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制作若干个等腰三角形的纸片模型,并对纸片模型进行折叠、重合、拆分等操作,观察操作过程中角和边的特点,从而论证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之间的关系,并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最后,各组得出讨论报告,并以表格的形式上交给老师。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合作探究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合作中互相帮助、在探究中共同进步,取得良好的自主学习效果。

四、以自我总结为“土壤”,开展自主学习

一直以来,教师往往都是在课堂总结环节占据主导,希望通过教师对知识的梳理与归纳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然而,这恰恰剥夺了学生自我反思与自我完善的机会,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让学生采用绘制思维导图、整理课堂笔记、制作错题本、教材要点圈画等方式,总结重点、突出难点、标注错点。

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绘制思维导图,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本课的知识体系。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与梳理,做到查缺补漏、补充完善,从而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尝试以自主预习、课堂提问、探究活动和自我总结为“土壤”,构建自主学习模式,促进学生“智慧之花”的绽放。

猜你喜欢

负数等腰三角内角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三角形分割问题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学好乘方四注意
历经艰辛的“负数”
非负数|a|、a2帮你轻松解题
倍角三角形的几个性质 
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联手解中考题
一个基本模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