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走向深度阅读
2020-12-17苗晓燕
苗晓燕
(陆慕高级中学,江苏苏州 215131)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要塞”,是向高校输送高品质人才的培育基地。高中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属性,新课改对语文教学和教育方法做了很多的调整,而其中的阅读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融合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核,基于这一特征,“语文深度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语文深度阅读”的内涵
语文深度教育指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育高阶思维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直达学生灵魂深处的语文教育。“深度阅读”是较“浅层阅读”而言,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它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死记硬背”“走马观花式”浅层阅读的教学模式。
深度阅读强调理解存在、语言与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将语文视为存在的方式与本质,将存在视为语言性生存,将语言视为存在的唯一实体;强调诗与思在语文中的重要地位,追求诗与思结合,或者“径由思抵达诗”。
换言之,就是立足于学生认知水平,紧扣文本,在教学中不断遮蔽、去蔽、再遮蔽、再去弊,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智力挑战,使文本的存在意义不断涌现,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有发现和创造的快乐不断获得学习的高峰体验,努力追求学生可能达到的最大认知高度,以此破除肤浅和平庸学习带来的倦怠感。
实施语文深度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挑战感,能在他们“跳一跳”的认知区域感受到摘取果实的愉悦和兴奋。
二、语文深度阅读实践的现状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在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中,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
首先,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单一古板教学模式戕害了学生对语文深层阅读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填鸭式”“灌输式”“一讲到底式”的机械单向教学模式为主,缺乏个性以及灵动的课堂设计,很难展开深度阅读。
其次,不少教师一味追求高分、高效,忽视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挖掘。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多做题,多阅读,增加所谓的“阅读量”“知识面”,完全置深度阅读教学于不顾。
再次,部分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水平非常有限,深度阅读指导的能力相对较低,无力实现语文的深度阅读教学。有些学校也缺乏对深度阅读教学的师资培训和经验交流,教师们对如何深度阅读教学更是盲人摸象、各执一词。
三、语文深度阅读实践的途径
要开展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于教师来讲,首先要改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自身语文的鉴赏能力,信息的整合能力以及阅读的指导能力。
第一,是深刻认识深度学习的特征。深度学习深在哪里?深度学习深在触及心灵、境界、理性、情感和价值观;深在系统结构中,教学有规律、有节奏,符合浪漫、精确到综合的过程。深度学习何时会发生?当教学真正接近学生发展区的时候,当师生心灵真正相遇的时候,深度学习会发生。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主体的时候,深度学习才可能发生。最后,教师需因材施教,开展分层阅读,分层指导,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教师要能动性地培植学生深度阅读的环境,尝试把课堂交给学生,把问题交给学生,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在上《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时,可让学生给文章重新命名,教师可示范一二《两个病人》《绝处逢生的琼珊》等。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可能会让他们“头疼”,但命名一篇课文,应该还是“乐意”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自然而然引出下一个问题:“作者为何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为题呢?这片叶子有何寓意?”——杰作;救命的叶子;是琼珊的精神支柱……学生们的兴趣被点燃,此时,教师可做进一步挖掘:“你们心里有没有一片这样的叶子呢?”——“有!”“是什么样的叶子?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教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探索意识一步步地增强,只要打开了这个闸门,学生们的内心世界绝对是五彩斑斓的。当学生们各抒己见后,教师可做个总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后一片叶子,无论它是大是小,它何种形状,它是否美丽,只要它在你心灵的窗口闪动,你就有凝望它的理由。不管你有没有勇气走近,看一看那是真实的叶子,还是颜料的魔术,只要有一片叶子,你就会存在。只有某个时刻,你突然觉得,这片叶子不复存在,它就会无声无息地消失。为了这个理由掉落的叶子,应该不是在秋冬,而是在失去希望的夜晚。”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和学生们分享电影《泰坦尼克号》最后杰克和露丝的一段对白,是什么支撑着露丝活了下来,毕竟一千五百名落水者中只有六人存活。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教师在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不妨努力让学生成为一个个“精神丰富的人”。
第二,学校层面,一要建立深度学习的路径。二是重视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语文深度学习包含深度阅读、深度写作和深度成长共同体。所谓深度阅读就是要找到深度学习的根本书籍。这些书能够给教师的灵魂和思想着色,能够奠定教师的精神及学术根基,影响和形成教师的专业思维方式和生命气质。
一旦老师有了心理学、教育哲学的底子,有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就能构筑一个深度阅读的大脑,能够对任何一部作品有一个基本判断,能够有一个价值杠杆把它转化过来,成为自己的血脉。
所谓深度写作,不是消遣性写作,而是深度反思性写作。这些写作与日常实际关联,客观呈现表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教育生活由无数的碎片组成,这些碎片往往会形成破碎的未经省察的经验,使教育教学在层次不断重复和滑行。通过深度写作,能够有效地对经验进行反思,从碎片中提取有意义的东西并加以理解,使之成为我们专业水准的一部分。一个人的阅读史是一个人心灵的成长史,一个人的写作史几乎是一个生命的丰富史。
所谓深度成长共同体。就是要有一群自觉自愿、积极主动人建立深度成长共同体,他们共读共写共成长,形成一个团队,营造一个对话的氛围,具备深度阅读和深度写作的一个分享场域。每个成员都能在心中明白共同体的价值与方向,在团体活动中不断证明自己存在的理由与意义,在活动中体验成就感。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在深度阅读、深度写作的基础上,借助专业发展共同体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为学生提供可深度阅读的材料,鼓励他们在平日阅读结束后,以“豆腐块”形式记录阅读后的感受、体悟。尤其是采用研究性学习和申辨式思维,鼓励学习大胆质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投影学生的所得所感,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指导。平时多开展辩论赛、朗诵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利用好学校的图书阅览室,建设班级图书角,扩充学生的语文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