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教学模式探究
2020-12-17余静
余 静
(南昌市外国语学校,江西南昌 330001)
目前,青少年学生重要体质健康指标呈下降趋势。所以,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刻不容缓。《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提出:“要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2007 年出台的中央7 号文件也特别强调:“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掀起了热潮,形成全员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
一、阳光体育运动的定义
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定义有很多种解释,笔者比较认同这种定义:在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下进行的为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等都是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口号。
二、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
“体育健康意识、学校体育教育、社会大环境”这三个因素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学校体育教育”是这三个因素中最为关键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学生身体素质整体情况有所好转,呈向上发展的趋势。但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情况还存在不少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主要有五个原因:第一,有关部门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状况缺乏监督,致使此项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施;第二,受升学压力的影响,致使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落实不够重视;第三,学校没有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学任务,致使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枯燥、无趣;第四,学校缺乏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主动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第五,体育教师的师资水平薄弱且编制不足,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经费不充足,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前景。
三、阳光体育教学模式思考
(一)落实体育教学概念
学校体育教学是阳光体育运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为达成学生每天运动至少一小时的目标,学校的体育教学场地发生了变化,对学校体育教学的理解应从仅局限于“体育课的课堂教学”的概念扩大为“体育大教学”概念,即体育课教学、大课间活动指导、体育校本课程教学、体育社团活动指导。
1.合理安排,认真对待体育课程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45 分钟的时间,精心备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保持较高的练习密度、安排专门的体能练习及注重结构化的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2.精心设计,科学指导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运动大力倡导推行大课间活动。学校应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及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做好学校大课间活动的设计和指导工作。大课间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学生人数、场地、器材等因素,在内容的设计上遵循普遍性、趣味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原则,如花样跑、跳绳、啦啦操、核心力量练习等,选择3~4 种项目,配上特色音乐,在室外进行25~30 分钟的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指导配合下开展大课间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达成每天的体育训练目标,也可以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角度出发,学生自我管理大课间活动。
3.积极开发,创编特色体育校本课程。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个人兴趣,开发设计与学生个性相适应的校本课程。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形成学校特色体育课程。在课外时间开展班级体育比赛,由体育教师监督指导,确保活动规范有序开展,通过体育竞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竞争和合作意识,磨炼学生的坚强意志,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4.聘请专业人员对开展体育社团活动进行专业指导。为丰富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形式,满足学生学会一至两项运动技能目标,学校可以开设各类体育社团,不局限于学校的体育项目,可以拓展其他体育项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攀岩、跆拳道、咏春拳、击剑、轮滑等。由于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的项目增加,教学任务加重,体育教师人数有限,学校可以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聘请专业运动人士指导服务学生,满足学生在体育社团的学习,提升学生专项运动技能水平。
(二)适应新的教学环境
学校体育“大教学”的提出,对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应正确认识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激发工作积极性,增加自身的文化知识底蕴,注重职后再教育的学习,熟练掌握和高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完善组织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积极投身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各项活动的组织和指导中。
(三)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
开展中学阳光体育运动不仅需要政策、制度的支撑,更需要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教师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习惯方面的评价,不能以学生的体育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学校应采取教师评定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法在体育学习态度、情感、习惯、学习过程、进步幅度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价。学校应完善学生奖惩体系,合理发挥奖惩激励作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学生体育量化考核与班级评优相结合。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一系列与体育相关文件的提出,体育教育已备受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阳光体育运动应与学校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机融合,要将健康、教育和快乐“三位一体”同步推进,让学生在锻炼身体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一至两项体育锻炼项目,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希望学生走出教室,在大自然和国家政策“阳光”的沐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