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即兴表演的思考与实践

2020-12-17王之剑

初中生世界 2020年24期
关键词:课本剧排练历史

■王之剑

即兴表演,原指没有写好剧本、台词,不经排练就向观众演出的一种戏剧表演形式。历史课堂即兴表演,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课堂上现场发挥,“复活”历史人物,“还原”历史场景的一种教学形式。课本即剧本,课堂即舞台。

一、历史课堂即兴表演的主要优势

1.即时性:便于课堂上的随时呈现。

很多初中历史教师也想把历史课上活、上好,但苦于找不到良方而力有不逮。历史课本剧固然不错,但是剧本创作和演出排练需要占用教师和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偶尔为之可以,常态化则不切实际。当下的初中生不仅升学压力大,而且学业负担重,时间和精力实在有限。由此我们看到,当下的初中历史课堂大有往“满堂灌”“背多分”的历史老路上倒退的趋势。反观即兴表演,即兴,即时,不需要创作剧本,也不需要排练演出,几乎不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所以常态化是可能的。一些教师担心初中生没有能力即兴表演,这是没有必要的。第一,我们要相信孩子的无限潜能,现在的孩子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出色。第二,学生即兴表演时,手头虽然没有现成的剧本,但由于所演内容都在教材中,完全可以以教材为抓手“借题发挥”。没有剧本和排练,请学生预习教材,自主探究。第三,历史课堂即兴表演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重在过程而不在结果。

2.体验性:化知识教授为体验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普遍认为,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师生互动、共生共长的过程。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喜欢上历史课,主要就是因为历史生动有趣。学生喜欢即兴表演,就是因为即兴表演可以让大家在活灵活现中演绎历史的有趣,在有趣中体验历史的原汁原味。它近乎课堂游戏,正迎合了初中生的儿童天性。一堂课要求学生45分钟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地背书、默写、记笔记、刷题,不管有多实用高效,都有违儿童天性。难怪苏霍姆林斯基说:“游戏成分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上,笔者邀请了两名学生即兴表演“跨洋握手”。扮演尼克松的学生模仿的外国人说中国话的腔调,真让人忍俊不禁。这样的体验,不管是对于表演的学生,还是对于观看的学生,都让人难忘。

3.生成性:激发学生产生智慧的火花。

由于即兴表演没有剧本和排练的限制,学生的天性和才华能够得到完全的释放。在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里,最能迸发出生成性的智慧火花。如在“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上,两名学生即兴表演了“北京人的一天”。他们惟妙惟肖的表演,让我们在感受历史的厚重严肃时也能产生轻松愉悦的体验。表演后,有学生站起来提出的一个问题,让师生陷入了沉思。这个问题是:“北京人”会讲人话吗?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生长点,当场让大家讨论。讨论交流下来,大家依然不得要领。教师布置学生课后利用图书馆、网络,咨询家长等去做历史小研究。从学生递交的历史小论文来看,虽然稚嫩,但确实有一定的思考。学生在一次即兴表演中,便能收获这样的真知灼见,让人惊喜。其实这个时候,“北京人”会不会讲人话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学生经过这场演出、辩论和探究,真真切切触摸到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初中历史课堂即兴表演的实践要义

1.要始终为教学目标服务。

即兴表演是即兴、即时的,但并不是冲动、随意的。首先,教师不能随意。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群体选择合适的即兴表演内容。纵览统编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有的课可供表演的内容比较多,教师要选择戏剧冲突强而表演难度低的。比如“三国鼎立”一课为学生所熟知,可供表演的故事情节有很多,但选择“三顾茅庐”比“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更为合适。有的课不大适合表演,教师可充分挖掘史料供学生表演。比如“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一课,科技文化史比较抽象,教师可以补充“祖冲之献《大明历》”的史料来启发引导学生即兴表演。教师还要关注所有的学生,让每个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周期里都有出场表演的机会。其次,学生不能随意。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表演,但绝不是课堂纪律的无拘无束。表演要依据课本,尊重史实,尽可能做到合情合理,避免戏说,更要杜绝恶搞。如在“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一课中,学生即兴表演“文帝修陵”时,直呼刘恒为“汉文帝”。有学生立即发现了这个错误:“汉文帝”是刘恒的谥号,是死后才用的。我们现在表演的虽然是历史人物,但是这个历史人物的生前,是与我们一样在另一个时空鲜活存在的。这就是初中学生必须养成的最基本最朴素的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

2.要紧紧扣住教材的内容。

历史课堂即兴表演,必须源于教学,又回归教学。首先,即兴表演可以高于教材,但一定要源于教材。所有对教材的偏离,都是对即兴表演的误解和对历史教学的伤害。其次,即兴表演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要万变不离其宗地为教学服务。所有单纯为了“讨好”学生、评委、听课教师的“作秀”和“搞笑”都是不可取的。再次,就时长来看,一场即兴表演要尽可能控制在3分钟以内,否则就有喧宾夺主的嫌疑。对此,张玉梅在《“历史课本剧”在课堂教学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文中有较为深刻的论述:“‘历史课本剧’表演得再好,水平再高,它只是服务于教学内容的,是为建构教材而设计的。因此,切不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历史课本剧’制作表演上,而忽视了对教材的分析、挖掘。所以,课本剧只能是一堂课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一环,而且要服务于教学目标,千万不能喧宾夺主。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就是形式大于内容。”最后还要注意的是,即兴表演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敏锐捕捉和持续追问。即兴表演最坏的结果是没有结果——演完拉倒,不了了之。教师能不能敏锐地捕捉到表演过程中的创新思维火花,能不能持续地追问表演结束后的深度思维路径,是衡量即兴表演表现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历史教师设计力的重要标准。

3.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即兴表演讲究生成,不是“撞大运”“望天收”。这里的生成,是教师预设下的生成,是教师为了生成而做了大量预设的结果,也是教师预设到的可能生成。第一,教师要认真备课,寻找最合适的表演内容。教师手中没有剧本,但是心中要有剧情。第二,教师要分析学生,对学生的性格气质要了然于胸。既要关注那些积极分子,也要关注那些胆小内向的学生。第三,教师要有高超的教育技巧,善于现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文艺范十足的文具作为物质激励,也可以综合一个学期评选“奥斯卡”作为精神鼓励。第四,教师要有出色的课堂驾驭能力,做到收放自如。“教师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则转换为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实际流程的可行性就越强。”即兴表演由于是即兴即时、临时临场的,现场意外突发情况很多,这也考验着教师的教育机智和应变能力。教育机智和应变能力正是一个教师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由此可见,“正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反照着教师发展核心素养,反推教师核心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课堂开展即兴表演是可贵的、可行的、可控的。它对于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对于提高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一般核心素养和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都是大有裨益的。

猜你喜欢

课本剧排练历史
舞动未来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两个大忙人
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课本剧的魅力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