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中国猪肉市场回顾及未来走势

2020-12-17聂凤英梁丹辉

猪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活猪存栏监测点

聂凤英,梁丹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1 猪肉供给紧张

非洲猪瘟来袭,生猪养殖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大量病死猪给养殖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养殖者“不敢养”;地方政府在环保考核的压力下,扩大生猪禁养区和限养区的范围,利用养殖用地审批等手段提高生猪养殖的环保门槛,地方政府“不让养”;2016年开始的猪价下降,使得养猪收益锐减,养猪成为赔钱买卖,养殖户“不想养”。在“不敢养”、“不让养”、“不想养”等因素的多重作用下,造成了生猪产能的下滑,也塑造了2019年猪肉的“网红”形象。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9年我国猪牛羊禽肉产量7 649万吨,比上年下降10.2%。其中,猪肉产量4 255万吨,下降21.3%;年末生猪存栏31 041万头,同比下降27.5%;全年生猪出栏54 419万头,同比下降21.9%。猪肉在肉类产量中比重下降为55.6%,禽肉比重增加为29.3%。

1.1 生猪产能下滑

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是反映生猪生产能力的生猪繁育指标[1]。根据农业农村部生猪生产定点监测数据。2019年1-10月,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指数持续下滑,10月份生猪存栏指数降幅最大,为41.4%,9月份能繁母猪存栏指数降幅最大,为38.9%。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恐慌性心理,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部分中型养殖场户和大部分养殖户选择放弃生猪养殖,加上地方禁养力度的加大,尤其是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免受非洲猪瘟疫情的侵扰,更是明文禁止散户开展生猪养殖。2019年11月份开始,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环比止降回升,分别上升2.0%和4.0%,同比仍大幅下降。这表明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效果显现,另外,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缓解及生猪价格的上涨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补栏积极性。

1.2 生猪屠宰量下降

由于生猪产能下滑,影响生猪出栏和屠宰量。2019年1-10月,生猪屠宰量整体下降。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为2 434.01万头,2月份则锐减至1 292.88万头,环比降46.88%,同比降26.05%。1月份生猪屠宰量的提升主要是为了保障“元旦”“春节”“元宵节”期间猪肉的供应,2月份生猪屠宰量下降是节后的正常回调。3月份,生猪屠宰量快速回升,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为1 855.72万头,环比涨43.53%。3月份猪肉价格开始进入上涨通道,引起屠宰量的上升。4-7月,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小幅波动,变化不大。8-10月,由于生猪产量的明显下降,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降幅较大,均超过10%,分别为15.43%、15.69%和14.64%。

1.3 猪肉进口扩大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进出口仍是调节国内供需的重要手段[2]。伴随着非洲猪瘟疫情的冲击和生猪产能的下降,扩大猪肉进口是猪肉稳产保供的必然选择。由于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猪肉的进口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整体上进口涨幅仍较大。2019年,我国猪肉累积进口量达210.77万吨,比上一年增涨76.70%。1-3月,猪肉进口量波动较大,1月份为12.55万吨,环比增31.62%,同比增7.90%;2月份为8.15万吨,环比减35.09%,同比增13.64%;3月份基本与1月份持平,达12.72万吨,环比增56.11%,同比降6.41%。4月份猪肉进口量与3月变化不大。5月开始猪肉进口量开始增大,达到18.75万吨,环比增加37.32%,同比增加62.55%,尤其是11月和12月进口量增幅较大,环比增29.47%和63.20%,同比增151.20%和293.01%。截止2019年9月底,猪肉累计进口量达到132.57万吨,已经超过2018年全年119.28万吨的进口量。

1.4 中央储备肉投放增加

为了增加市场上的猪肉供应,满足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依据《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分8次向市场投放中央储备猪肉。2019年1月10日,为保障春节的猪肉供应,商务部投放了0.96万吨猪肉。为了保障“中秋节”“国庆节”双节期间猪肉供应,在2019年9月11日、26日、29日商务部分别向市场投放1万吨储备肉;为进一步稳定“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价格,商务部在2019年12月11日、19日、23日分别向市场投放4万吨储备肉,12月27日再次投放2万吨储备肉。2019年,中央累计投放储备猪肉17.96万吨。在超市内看到的“打折肉”、“降价肉”,通常为中央投放的储备肉。投放储备肉,不仅能有效缓解了猪肉供给的紧张局面,更有利于保障低收入群体对猪肉的消费,让所有人都能“吃得起”猪肉。

2 猪肉需求降低

伴随猪肉产能的下降,猪肉脱销断档,出现“吃肉难”等问题,海南部分县市短暂出现“市场无猪肉”“百姓买不到猪肉”的现象。百姓为了应对猪肉产能下降的影响,一方面减少对猪肉的需求,另一方面积极购买鸡肉、鸡蛋等替代品。

2.1 猪肉消费量下降

由于生猪产能下滑和社会舆论的影响,猪肉价格飞涨,民众对猪肉消费产生恐慌心理,甚至谣传“吃猪肉会得猪瘟”,导致猪肉消费的下降。根据农业农村部固定监测点数据,2019年1-11月监测点猪肉交易量同比减少17.02%。其中,1月份,由于春节猪肉需求量的增加,监测点猪肉交易量环比增10.32%;2月监测点的猪肉交易量下降幅度较大,为27.39%;3-5月,交易量环比变化不大;6-11月,由于生猪产能和屠宰量双下降,导致猪肉交易量连续下滑,监测点猪肉交易量连续6个月同比、环比均下降。

2.2 替代品消费上升

在所有畜产品中,禽肉和禽蛋是猪肉的主要替代品,在猪肉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加大对禽肉和禽蛋的消费,而牛羊肉对猪肉的替代效果不明显[3]。2019年,当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时,消费者对白条鸡和鸡蛋的消费量增加,白条鸡和鸡蛋对猪肉的替代效应显现。

2019年11月22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在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倡百姓增加对禽肉的消费,以应对猪肉价格上涨对百姓生活水平的冲击。2019年1-3月,监测点白条鸡交易量波动较大,1月份环比增6.25%,同比降1.94%,2月份环比降13.23%,同比降16.09%;3月份环比降0.85%,同比降9.72%;从4月份开始,监测点白条鸡交易量进入稳步上升渠道。在2019年12月,由于猪肉价格的小幅回落,带动白条鸡交易量的下降。从2019年7月份开始,监测点白条鸡交易量同比均增加。2019年,监测点鸡蛋交易量整体上涨,仅在2月和7月出现下滑,2月份下降14.63%,7月份下降0.05%。从2019年4月份开始,监测点鸡蛋交易量同比均增加。

2.3 节日提振消费效果明显

2019年4-6月份的清明节、劳动节和端午节,对猪肉、白条鸡、鸡蛋的消费提振作用明显,猪肉等畜产品价格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9-10月份的中秋节、国庆节同样对猪肉、白条鸡、鸡蛋的消费也有所提振,但由于受到生猪产能严重下滑及猪肉价格暴涨的影响,对猪肉消费的影响被部分抵消。

3 生猪价格上涨

生猪产能下滑,本来要靠进口猪肉来缓解价格上涨的压力[4]。但是,部分猪肉进口企业囤积居奇,未将进口猪肉及时投放到市场中去,导致出现了猪价暴涨的恐慌局面。活猪、猪肉、仔猪价格均在2019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并在第4季度出现了历史最高点(见图1)。

3.1 活猪

2019年1-2月,活猪价格下降,1月份活猪价格为13.12元/kg,环比降5.95%,同比降13.97%;2月份活猪价格为12.55元/kg,环比降4.34%,同比降10.74%。5月份活猪价格为14.98元/kg,环比降0.26%,同比涨41.70%;3-11月,除5月份活猪价格小幅回落外,其余月份价格均上涨,从3月份的14.35元/kg上涨到11月的34.89元/kg;11月份活猪价格同比涨幅达151.55%。12月份,由于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指数的上升,活猪价格为33.28元/kg,环比回落4.61%,同比涨138.58%。从周度价格来看,价格变化与月度变化相似。2019年初,活猪价格从1月第1周至2月第1周连续6周下降。之后进入小幅波动区间,2月第2周活猪价格为12.57元/kg,5月第4周为14.96元/kg。从5月第5周至10月第5周,活猪价格连续22周上涨,并于10月第5周活猪价格达到历史最高点38.71元/kg。从11月第1周至年底,价格有所回落,从38.18元/kg降至33.27元/kg。

3.2 猪肉

2019年1月和2月,由于中央储备肉的投放及春节猪肉消费预期的下降,猪价连续两个月下降。1月份,猪肉价格为23.16元/kg,环比降2.24%,同比降9.03%;2月份,猪肉价格为22.55元/kg,环比降2.63%,同比降9.73%。3-11月,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其中,9月份猪肉价格为42.00元/kg,环比涨幅最大,达23.70%,同比涨80.72%;11月份猪肉价格为54.91元/kg,环比涨8.75%,同比涨幅最大,达133.46%。12月份猪肉价格有所回落,环比降6.96%。从周度价格来看,2019年第1季度,猪肉价格波动较小,1月第1周价格为23.77元/kg,3月第4周价格为24.33元/kg;从5月开始,猪肉价格进入上涨渠道,5月第1周猪肉价格为24.67,在经过连续近27周上涨后,于11月第1周达到58.71元/kg的猪价历史最高点。从11月第2周开始,猪肉价格开始回落。

3.3 仔猪

2019年前2个月,仔猪价格较稳定。1月份,仔猪价格为22.00元/kg,环比降2.78%,同比降28.10%;2月份,仔猪价格为23.04元/kg,环比涨4.73%。从2019年3月开始,仔猪价格进入上涨区间。其中,10月份仔猪价格为68.28元/kg,环比涨幅最大,达22.22%,同比涨176.68%;11月份仔猪价格为77.75元/kg,环比涨13.86%,同比涨232.81%。12月,仔猪价格有所回落,环比降3.01%。2019年,全国仔猪价格变化较为规律。1月份,仔猪价格连续5周下降,从1月第1周的22.44元/kg降至1月第5周的21.57元/kg;从2月份开始,由于能繁母猪的减少,仔猪价格暴涨,仔猪价格连续40周上涨,从2月第1周的21.59元/kg上涨到11月第1周的79.37元/kg,为历史最高价格。从11月第2周开始,仔猪价格开始回落,12月第4周已降到75.15元/kg。

3.4 收益

猪粮(猪肉价格和玉米价格)比价6∶1被看做是衡量生猪养殖盈利还是亏损的临界点[5]。2019年全年,猪粮比均大于6∶1,生猪养殖利润高,除遭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的养殖场,养殖户都取得了良好的收益。由于生猪养殖收益的增加,有关猪业股份大涨,执掌牧原股份的秦英林、钱瑛夫妇蝉联河南首富。2019年,猪粮比总体不断攀上,9月猪粮比为12.58∶1,已经打破2016年5月10.39∶1的历史最高纪录;11月达到16.49∶1,刷新历史最高点。12月份,猪粮比有所回落。

4 展望

2019年9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了一揽子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农业农村部为主的国务院多个部门也出台了扶持生猪生产的具体实施细则。同时,各省也按时上报生猪稳产保供3年行动目标,全力以赴推动生猪生产。此外,伴随中美贸易谈判第一阶段协议的达成,中国猪肉进口渠道进一步畅通。这些都是猪肉稳价保供的积极信号。

生产方面,2019年11月已经实现了年底前存栏止降回升的目标,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连续2个月上升。在非洲猪瘟疫情形势总体可控的情况下,从2019年底开始生猪产能将稳步回复。在2020年底生猪存栏基本恢复到常年80%左右的水平。

消费方面,猪肉消费将进一步减少,而对禽肉、禽蛋的消费将进一步上升。一方面,是吃禽肉更健康;另一方面,禽肉的生产效率也相对较高,吃禽肉更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价格方面,由于受春节消费的拉动,猪肉价格在2020年1月仍将持续高位,但在生猪产能恢复、进口扩大的影响下,猪价将进一步回落。2020年1月3日、9日、17日,商务部分别向市场投放了3万吨、2万吨、3万吨的储备肉,以抑制猪价上涨。猪价回落的节点预估应该是在2020年4月,因为从非洲猪瘟暴发到此时间节点刚好经历了两个完整的生猪周期。

猜你喜欢

活猪存栏监测点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基于FCM聚类和漏失模拟的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设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基于社区网络的大气污染源定位算法
140头山西活猪顺利供港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微创下一代心脏技术:用人工肌肉制备新型心脏设备,已成功植入活猪体内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济南市细颗粒物(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