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高分辨CT 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0-12-17申太忠
申太忠
(航空总医院影像科 北京 100012)
临床常见慢性病之一即结节病,并且该疾病会侵犯其他组织系统,有数据证实该疾病侵犯肺部的概率约为90%,经组织检查可发现坏死性肉芽肿以非干酪样出现于病变位置处[1]。胸部X 线检查在肺结节诊断中较为常用,但特异型表现不明显,误诊及漏诊概率较高,容易延长诊断时间,使疾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而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CT 技术的分辨率不断增高,应用更加广泛。所以本文就胸部高分辨率CT 在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次所有40 例研究对象均为2017 年6 月至2019 年7月间在我院实施肺结节诊治的患者,其中16 例为男性,24 例为女性,年龄最高者62 岁,年龄最低者28 岁,年龄均值为(40.8±2.5)岁,其中28 例为肺门淋巴结肿大,24 例为肺内病灶,25 例为纵膈淋巴结肿大,分期为4 例0 期,11 例为Ⅰ期,23 例为Ⅱ期,2 例Ⅲ期。所有患者疾病均经病理检查确定,并且无其他肺部疾病,患者以咳嗽,乏力以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胸部X 线及高分辨率CT 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实施对比。
高分辨率CT:本次检查使用的多层螺旋CT 机来自于美国GE 公司,扫描方向为从肺尖至隔顶,将120kV 及250mAs 分别设置为仪器的电压以及电流,并且以0.75mm、10mm 及3mm 分别为扫描准直器宽度、层间距以及层厚,对病灶进行分析后再将层厚设置为5mm 对病灶进行扫描。另外,在实施增强扫描之前,需应用80 至100ml 的碘海醇为对比剂,并以3.0ml/s 的速度将其持续注射于患者体内,后增强扫描患者平衡期、静脉期以及动脉期,测定病灶时应设置为最大径,并对增强CT 值予以计算。
胸部X 线检查:以X 线对患者胸部肺组织予以扫描,对肺门淋巴结进行观察和分析,确定是否存在肿大迹象,并对两侧对称性进行测量,对纵膈淋巴结肿大进行判断,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具有类圆形的淋巴结,并对结节直径进行测量,分析是否有边缘清晰且密度中等的淋巴结,除此之外确定有无分叶状结节外缘。
1.3 研究指标
对比高分辨率CT诊断及胸部X线诊断的结果,并以[n(%)]的形式于SPSS20.0 统计学分析软件中对数据予以表示及χ2检验,若统计学含义存在显著性则P<0.05,若无统计学意义则P>0.05。
2 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其中28 例为肺门淋巴结肿大,24例为肺内病灶,25 例为纵膈淋巴结肿大,分期为4 例0 期,11 例为Ⅰ期,23 例为Ⅱ期,2 例Ⅲ期。
2.1 对结节类型诊断进行分析
在40 例患者中X 线诊断结果表明,有24 例为肺门淋巴结肿大,概率60.0%,13 例为纵膈淋巴结肿大,概率为32.50%,13 例为肺内病灶,概率也为32.50%。而高分辨率CT 诊断结果表明,31 例为肺门淋巴结肿大,概率为77.50%,25 例为肺内病灶,概率为62.50%,纵膈淋巴结肿大为25 例,概率为62.50%。两组患者疾病类型相比,差异性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分辨率CT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近。
2.2 对疾病分期结果进行分析
胸部X 线诊断结果分期为8 例0 期,概率为20.00%,16 例为Ⅰ期,概率为40.00%,11 例为Ⅱ期,概率为27.50%,5 例为Ⅲ期,概率为12.50%;高分辨率CT 分期为4 例0 期,概率为10.00%,12 例为Ⅰ期,概率为30.00%,23 例为Ⅱ期,概率为57.50%,1 例为Ⅲ期,概率为2.50%。两组患者肺结节分期结果之间的差异经检验,P<0.05,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存在。与病理结果相比,高分辨率CT 对疾病分期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更相近。
3 讨论
作为一种肉芽肿性疾病,肺结节病致病原因尚不明确,且会累及其他多种系统及器官,比如皮肤,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部等,并且有80%至90%左右的患者疾病会侵犯胸部,有调查显示,欧美国家具有较高的肺结节发病率,且患者多为20 至40 岁之间的女性[2]。肺结节患者症状会根据累及器官还有病情程度出现区别,通常症状无显著性的患者疾病为早期胸内结节,偶见咯血,食欲减退,咳嗽以及发热等,若患者病情具有广泛性,那么则会出现发绀、胸闷以及气急等。对于结节类疾病患者,以纵膈淋巴结肿大及肺门肿大为主要影像学表现,尤其在左右肺门及右气管蒂受累的患者中该表现较为明显。另外因为纤维化极易出现于肺结节患者中,所以血管间质以及支气管之间会出现肉芽肿,患者胸膜也会于病情晚期出现症状,在常规X 线片诊断中误诊概率较高,且无法检出气管前后的肿大淋巴结,而高分辨率CT 可弥补以上缺陷,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纵膈及其周围组织情况,检出率及图像清晰度均较高[3]。
因此,在肺结节疾病的诊断中应用高分辨率CT 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及准确度,能够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