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三引法”,缔造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三引法”
2020-12-17江苏省南通市启秀小学阎倞婧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小学 阎倞婧
教无定法,但有常法。一堂好的数学课,要能引起学生兴趣,引发数学思考,引导探究深入。数学教学中有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如引趣法、引思法、引申法,“三引法”既是数学教师常用的方法,也是高效教学的重要法宝。我将结合日常数学教学实践,谈谈“三引法”的具体内涵及其操作策略。
一、引趣法——引趣激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学生一旦对某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自主探究的欲望,积极、专注、持续地钻研它。然而,数学知识比较理性,数学教材比较抽象,数学活动比较枯燥,较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要设法优化策略,引发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能。
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如下六种引趣方法:故事引趣,猜谜引趣,悬疑引趣,动画引趣,游戏引趣,演示引趣。故事引趣,即给学生讲述一个数学小故事,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引起学生兴趣。猜谜引趣,即给学生出示一则谜语,让学生猜测谜底,激发学生好奇心。悬疑引趣,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探究欲望。动画引趣,即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播放教学动画,用生动有趣的动态画面引趣。游戏引趣,即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游戏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玩,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演示引趣,即借助实物操作,用直观演示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譬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一课中,我在导入时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活动,先组织学生观看“帆船航行”“小鱼游动”的动画,然后利用模型在方格板上演示,最后出示静态的例图,这三个教学活动应用了动画引趣、演示引趣,由动到静,从立体到平面,从形象到抽象,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平移运动的兴趣,又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平移概念。
二、引思法——引思启智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一味地灌输,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课堂中几乎毫无思考的气息。“思维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教学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学起于思,数学学习怎么可以离开思考?数学教学应以数学思维培养为核心,数学教师要担当起引思启智的重任,引导学生主动展开数学思考,在自主理解的基础上习得数学知识,让数学课堂散发思维的芳香。
引思启智旨在发挥教师的引领促进作用,启迪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引思启智主要包括引发思考、点拨启发、撬动助推三个层次。常用的引思法有情境催思、问题导思、操作助思。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一课中,我创设了一个“春游分食物”的情境:春游中小红与小丽是一组,春游野餐时间到了,她们坐在草地上,拿出带来的食物进行分享,一共有4 块巧克力、2 瓶牛奶、1 块蛋糕,分蛋糕时难住了她们,每人应该分得多少呢?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这样的生活化情境激发了学生兴趣,唤醒“平均分”的旧知,引发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思考,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二分之一,我还给学生提供了蛋糕模型,请她们动手操作,用动作思维支撑抽象思维。
三、引申法——引申拓展
“理无专在,学无止境。”数学如同浩瀚的海洋,一眼望不到尽头,在探索数学知识的道路上永远没有终点。数学教学同样如此,教师不能满足于某项学习任务的完成,不能停留在某个知识的表面,要勇于挖掘深化,拓展教学的深度,将学习活动推向深处。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引申,使数学之树开枝散叶,引申出更多的相关的教学资源,以拓展学习宽度,提高教学广度,引申使学生触类旁通,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我们在引申教学的同时,还要学会引深,即在教学的基础上延伸出新的生长点,引申出新知识、新问题,拔高教学宽度,拓展学习深度。如在教学新知时,我们要多联系各种旧知,联系学生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在类比中深化。在巩固练习时,不要仅限于新知,可以适当设计一些拓展题,以引发学生展开深层次的探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提升。
常用的引申法有变换条件、转换问题、限制解法、创编习题等,多数引申具有双重价值,既有引申,又有引深的意味,既拓展了教学宽度,又拓展了教学深度。例如,我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中,我在例题教学结束后,将例题中的原条件“小春比小宁多12 枚”改为“小春比小宁少12 枚”“小春是小宁的2 倍”。原题引申出新题,既立足学生知识基础,又适度地拓展提升,既让学生应用巩固了画图策略,又推动了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让我们在数学教学中用好“三引法”,缔造高效课堂,通过“引趣激学,引思启智,引申拓展”提高课堂教学质效,提升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