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语料库的口译翻转课堂研究*

2020-12-17温州大学

教书育人 2020年15期

黄 璐 (温州大学)

一 引言

自迈阿密大学教授Maureen Ease 等人首次提出翻转课堂的概念,国内外掀起了一股翻转课堂的热潮。翻转课堂因其不受限的学习时空、个性化的学习方法等特点大受推崇。学生观看教师提前布置的课程内容、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以此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这种模式应用于口译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口译技巧的掌握理解。口译课程中涉及的听辨、记忆、笔记等技巧,传统教学中是讲解之后立即通过课堂练习加以巩固,但受教学人数、学生性格、授课时间和环境等因素影响,教师无法与所有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学生存在个性差异,课堂会出现一些学生听不会的现象,而教师又不能讲第二遍,长期下去学生的学业水平自然会下降。同时,学生缺少对技巧知识的反思和吸收,有限的练习也不能使学生内化技巧。

口译教学语料库指“以服务口译教学为目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多模态口译教学语料为主要载体,具有系统化存储与管理、智能化检索与应用、动态化评价与更新等功能的数字化口译教学资源库”[1]。口译课程教师及学生搜索口译语料耗费精力,教材材料部分不适合口译等原因,都给口译课程造成困难。而口译教学语料库中真实、多样且难易度分层的语料,为师生减轻搜索语料压力。同时,口译教学语料库对语料进行信息标注,如难度级别、领域、关键词、语料时长、术语及背景信息等内容,方便学生做译前准备。

二 基于教学语料库的口译翻转课堂实施

(一)选定口译教学语料库

创建口译语料库需要教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在选择语料的基础上,对语料进行加工处理,如删减不适合的内容、转录、编辑语料信息等。目前国内口译教学语料库研发尚处于探索状态,基本上都是教师自建自用的小型语料库,语料有限,利用率低。相比较之下,国外有多个口译教学语料库比较成熟,如英国利兹大学的“口译训练语料库”、瑞士日内瓦大学的“在线共享口译教学语料库”、欧盟的“口译语料资源库”(EU Speech Repository,EUSR)等。鉴于教师时间、精力、经费等各种原因,在考察国内外语料库获取可行性分析基础上,笔者选取“欧盟口译语料库”(EUSR)作为口译翻转课堂的教学语料库。

EUSR 涵盖28 个语种、超过3000 条的视频语料,且所有语料都免费为口译学习者使用。EUSR 的语料都是转录的视频,转录者面对镜头发布演讲,演讲时语音语调自然,吐字清晰标准,内容逻辑性强,并且有肢体语言、眼神交流、口头语等。整个演讲生动自然、娓娓道来,适合学生译员进行交替传译及同声传译训练,也可为学生公共演讲提供案例学习。EUSR 语料检索包括语言、口译形式、水平级别、所属领域、话语类型、关键词和语料编号,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及具体的技能训练需求检索,特定篇目中列出该篇的逻辑关键词及术语,培养学生译前的预测能力及译前准备能力。

(二)确定口译技能体系

口译技能训练是口译教学的重点,主要包括译前准备、口译听辨、记忆与笔记训练、公共演讲、数字传译、应对策略等。面对口译入门学生,口译技能训练主要集中在译前准备、口译听辨、口译笔记,公共演讲能力训练始终贯穿于其中。这些多方面训练通过线上线下教学并结合语料库联动完成。

译前准备技能训练是指译员在接到口译任务之后所做的一系列准备活动,如背景资料搜集和筛选,整理相关专业术语等。译前准备相关理论介绍可通过微课简介,使学生能够提前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同时教师可提前一周布置下次课口译实践主题,要求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做好译前准备。课下利用口译教学语料库进行自主训练时,学生可根据EUSR 里面提供的话题、所属领域、描述信息、术语等信息搜索相关信息,并记忆术语、预测演讲内容,培养必备的译前准备能力。

口译听辨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即边听取信息、边分析理解、边记忆的技能。口译听辨能力培养可以通过逻辑分析训练、视觉化训练、预测训练等方式培养。教师可利用翻转课堂微视频在课前讲解听辨技巧的关键、在课堂及课下利用口译教学语料库选择逻辑清晰的语料进行听辨训练。

由于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译员必须依赖笔记补充记忆,因此笔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记教学可通过微视频介绍相关理论知识,提供笔记符号,并提供笔记实例。在课前自学基础上,课堂上教师请学生展示笔记,教师点评分析。同时,教师应亲身示范笔记,以此让学生对笔记有更深刻印象和亲身体验。学生对比教师与自己的笔记,找到问题,不断改进。课后教师再利用口译教学语料库,布置笔记相关练习。

口译中的公共演讲能力训练不仅注重演讲内容,更应注意演讲时自信的嗓音、自然的表情、适当的眼神交流等。教师可通过微视频教授公共演讲理论,并布置演讲相关话题,要求学生做有准备演讲训练。有准备演讲即可线上实施,也可线下实施。线上准备演讲训练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再开始录像演讲,并将演讲上传到线上平台,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点评。线下准备演讲训练中,准备阶段在课外完成,课内用于实施与评论演讲。待学生熟悉准备演讲后,教师可增加难度,要求学生进行即兴演讲训练。即兴演讲形式可模仿专八口试中第三项任务,针对话题准备四分钟,随后进行三分钟即兴演讲。另外,教师也可通过EUSR 上的演讲进行案例分析,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即兴演讲技巧。

(三)安排口译教学专题内容

口译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辅相成,而技能训练时间至少是理论教学的三倍。因此,口译教师应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主,辅以不同题材的语篇来强化口译技能的习得。教师需要把整个学习过程划分为不同专题,如接待、商务会面、旅游、外事等,按照专题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积累各领域知识、培养口译技巧,同时在不同时间段有针对性地重点训练学生的某些能力和技巧,实现技能与专题结合、不同阶段不同专题的教学模式。

从技巧角度来说,一学期的口译训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针对三大技巧,分别听辨能力、口译笔记及公共演讲,每个阶段课堂训练及课后练习都针对一个技巧。同时,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口译练习文本由易变难。第一阶段主要加强听辨训练,让学生在听辨能力的巩固中接触简单形式的口译练习,既能提高语言能力,同时也初步体会口译活动所要求的各种精力及精力的协调。这一阶段的口译练习主要以对话口译为主,教材内容可选择诸如日常生活、接待活动、商务会见等相对简单的内容。语料库材料选择时级别要选择初学者(beginner),题材选择贴近生活的非专业性话题(general),如hitchhiking(搭顺风车),Airbnb(爱彼迎)等。第二阶段在听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着重笔记练习,篇章类型可由对话过渡到篇章,以段落为单位进行口译专题训练,以此训练学生笔记及协调能力。同时,口译篇章难度可逐步增加难度,安排一些具有适度专业性的专题,如环境保护、外交政治、文化交流等,帮助学生积累特定领域专业词汇及相关知识。此时语料库材料选择时级别可选择中级(intermediate),题材可选择专业领域话题,如农业、气候、多媒体等。而第三阶段建立在口译听辨及笔记基础上,关注口译公共演讲能力及各任务协调能力。语料库材料选择时,可选择高级(advanced)的专业性领域材料。除了专题难度加大外,还可利用真实的口译材料,让学生进行实战训练。

(四)设计口译微视频、教学课件

在基于教学语料库的口译翻转课堂中,教师需要按照口译教学知识架构,为学生提供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微课视频内容既要涉及口译技能讲解,也要适当安排技能练习。视频可由教师自行制作,也可直接利用网上现有资源。教师制作微课时,要考虑教学主体多样性、教学形式多模态、教学内容趣味性。主讲人除了教师本人以外,可以让学生担任主讲人,还可以邀请有丰富口译实践经验的行业人士主讲,使教学主体更加丰富;微课视频可以集视频、声音、文字、图片等多模态形式,一方面可以丰富口译的练习形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舒缓学生紧张情绪,减轻疲劳感觉;微课视频要主题突出,每次讲解一个主题或口译技巧,内容长度以5~10 分钟为宜,让学生易于接受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教师可借鉴现有网上口译学习资源,如口译培训网络资源(Online Resources for Conference Interpreter Training,ORCIT)中,有较多可以运用于口译教学的微视频,涵盖听辨介绍、听辨练习、笔记介绍、笔记练习、公共演讲简介、公共演讲练习等。以听辨介绍为例,该资源微视频总共包含七个分块内容 ,1.Words,words,words,2.Being a detective,3.What’s important,4.What’s less important,5.Recognising the structure,6.What if I don’t understand,7.Checking your understanding,每个分块配以相应解说视频及字幕,或给出案例分析,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且不易产生视觉疲劳。

(五)实现口译课堂翻转

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课前技巧学习记忆、课堂技巧内化实践、课后技巧巩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教师提前一周左右将设计好的微课视频、教学课件等学习资料传到网络平台,要求学生自行观看理解。同时,教师设计视频课件相关的问题和学习任务,督促学生有效学习,并以在线问答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遇到的难点并答疑。教师需总结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解决。

第二个阶段为课堂技巧内化实践,包括课堂讨论和口译技巧实践,是学生对课前所学知识的内化和实践过程。课堂讨论一般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学生首先针对技巧知识学习及练习中遇到的难点进行小组讨论,之后选取代表向全班归纳总结成果,展示结束后班级师生以问答或讨论的形式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最后教师针对所有的展示进行点评并总结学习重难点。教师可适当展示相关技能,以供学生借鉴参考。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利用口译教学语料库、教材内容、网上资源等材料安排学生进行口译技能和专题训练,并针对口译表现进行生生互评和教师点评,促进学生对口译技能的内化。

第三阶段为课后巩固与拓展。教师根据课堂学生自学共性问题及课堂口译练习的结果,从口译教学语料库中挑选适合学生水平、与课堂技能或专题相关的语料,作为口译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并录音,并将录音上传到网络平台,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同时,要求学生自觉选择口译教学语料库内容,进行相关技能训练。

(六)设立考核评价体系

基于教学语料库的口译翻转课堂实施了线上与线下评价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多样化评价内容的考核。一方面,过程性考核成绩占综合成绩的40%~50%,包括线上测验与作业完成情况、线上讨论交流参与度、线下课堂小组展示及表现、课堂测试、出勤等。线下课堂小组展示及表现、课堂测试等可包含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具体评分内容可以是相关技能习得情况测验,如复述能力测试、口译笔记、公共演讲等,也可以是整体的口译展示。

另一方面,终结性考核也占综合成绩合理比例,主要通过听译形式给出成绩。听译需包含英译汉和汉译英两部分,教师提前设计好多份题量相当、难度相似的题目,学生随机抽取试题。教师播放录音或以朗读的方式朗读原文一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现场听译,教师按照口译标准给出考核成绩。口译标准需要从口译准确性、完整性、流利程度、公共演讲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制定具体评分标准,根据标准打分,确保评价全面、客观。

三 结语

基于教学语料库的口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对传统的口译课题进行了翻转,解决了口译课程课时有限、学生训练不够的问题,让学生提前学习技巧、练习技巧,并有足够课下时长进行口译技能训练。同时,教学语料库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接近真实的语料资源,便于师生口译训练。教师通过口译教学技能体系、教学任务专题内容、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形成“课前技巧学习记忆、课堂技巧内化实践、课后技巧巩固”“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口译实践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