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诚信教育融入高校“概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0-12-17吴雪龙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教书育人 2020年15期
关键词:概论诚信价值观

吴雪龙 (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一 诚信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必要性

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属性的内在要求,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四大属性,这些属性都体现出诚信教育需要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内在逻辑。

政治性呼唤诚信教育。思政课肩负着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政治理念,培育科学的政治素养,营造有利于政治发展氛围的重要职责。通过思政课让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抵制政治立场模糊和政治价值中立等错误倾向,承担起应有的政治责任。诚信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政治理念的核心价值,我们党一直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践行着自己的承诺,这便是最大的诚信体现。思政课介绍党的历史,传播党的主张,需要将诚信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明白党的诚信是政治诚信的核心,为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思想性需要诚信教育。思政课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己任,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格和思想情操。诚信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思想,不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永不褪色的崇高思想,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思政课是大学生接受先进思想熏陶的主阵地,通过思政课将诚信思想系统地传授给大学生,有助于帮助他们将诚信意识入耳入脑入心。

理论性蕴含诚信教育。思政课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而帮助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重要的理论成果都具有诚信的价值意蕴,需要教师进行提炼和深刻剖析,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把握。

实践性立足诚信教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1]思政课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课程,同样具有实践性。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实践,大学生学习思政课,要将所学到的思想理论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在思政课中加强诚信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诚信观念,进而实现学生对“诚信”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转化过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核心课程,将诚信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有助于学生在政治上重视诚信,在思想上根植诚信,在理论上掌握诚信,在实践上践行诚信。

二 诚信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困境

(一)诚信教育浅尝辄止,缺乏深层次剖析

“概论”课注重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理论性较强,部分教师片面地将课程当作政治课或历史课来上,过分追求课程的理论性,而轻视了思想性,认为诚信教育主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育范畴,没有把理论教育与道德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对于诚信教育来说,“概论”课中除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诚信”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里的“诚信友爱”等内容明确涉及“诚信”之外,其他章节没有显性的“诚信”知识点,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未对隐性的“诚信”知识点进行深挖和提炼。针对为数不多的显性诚信思想,也存在讲解不深入、不全面的现象,缺乏深层次剖析。诚信教育浅尝辄止,难以融入“概论”课教学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2]“概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就必须把诚信教育等品德教育内容融入其中。

(二)教学方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作为思政课接受主体的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需要驱动力,在其推动下,大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满足自身需求。“概论”课开展的诚信教育能够满足学生品德优化的需要,大学生希望通过诚信道德的熏陶,使自己成为品德高尚、诚实守信之人。然而,需要驱动力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式。部分教师开展诚信教学的方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诚信道德的积极性。有些教师采取理论灌输的方法传授诚信知识,在课堂上表现为“一言堂”,教师“一言独大”,只注重自己的课堂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还有的教师照本宣科,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教学方法呆板,没有根据“学情”的变化更新教学方式,导致诚信教学难以触及学生内心深处,实现共鸣,学生接受诚信教育的程度降低,使“概论”课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课程考核模式滞后,不利于增强学生诚信意识

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发挥积极的思想导向作用,而科学的课程考核模式同样可以起到育人效果。对于“概论”课考核模式来说,一方面,部分教师采取考前划范围、给题目的方式让学生提前背诵考试内容,进而确保取得较好的“考试效果”。这种考核模式不仅会让学生形成被动学习和应试学习的心理,而且有悖公平公正的诚信考试原则,不利于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另一方面,在考场监考教师配备上,通常采取由1~2 名监考教师现场监考的方式进行。尽管如此,但仍有学生存在作弊行为,这与诚信教育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三 诚信教育融入“概论”课的教学改革思路

(一)夯实诚信思想基础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3]思政课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鲜明的立德树人导向作用,“概论”课教师在讲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更要注重道德教育,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做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概论”课教师要深挖和提炼隐性的诚信思想。譬如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党的作风建设时,可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体现出学习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一味地追求书本知识,而脱离实际,就会犯“本本主义”的错误,是一种学习上的不诚信表现;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体现出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是践行党性的诚信表现;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是自我诚信的突出表现。另一方面,“概论”课教师要深刻剖析显性的诚信思想。以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价值观为例,可以向学生详细介绍诚信的内涵、思想渊源、当代价值和多领域的诚信表现,重点结合学生实际,分析大学生身边的诚信缺失案例及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让学生在思想上对“诚信”价值观有清晰的认知并加以高度重视,强化“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的观念,在生活中积极重信践诺。

(二)丰富诚信教学方法

对于诚信教育来说,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想提升诚信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基于“学情”的发展而丰富诚信教学方法,提高诚信教育的学生接受度与获得感。第一,案例教学法。在学习理论的同时,穿插身边的案例,可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赋予理论生动性和形象性。在讲解诚信价值观时,教师可以讲述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以经典人物的人格魅力感染大学生,深化对“诚信”的正确认知,引导他们以实际行动彰显诚信价值。第二,体验式教学法。在诚信的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诚信辩论赛”,让学生在参与中激发对“诚信”的深刻思考;也可以让学生编导“诚信”主题情景剧,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将“诚信”价值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情境的体验中加深对诚信重要性的了解。第三,实践教学法。“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参与相关的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对理论有更深层次的把握,诚信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不仅在于课堂学习,而且要深入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诚信”相关的调查研究活动,并撰写调研报告,用数据反映现实,直观地展现诚信现状,引起学生的反思。

(三)创新课程考核模式

“概论”课考核模式要突破传统的藩篱,才能有效发挥其诚信育人的功能。一方面,打破学生死记硬背的应试思维。在考试题目的设置上,以思维开放式的题目为主,以固定概念式的题目为辅,避免考前突击背诵相关知识,确保考生按照自己的思维作答,考出真实的水平。另一方面,采用无人监考的诚信考试模式。在考场屏蔽仪的辅助下,以无人监考取代有人监考,让学生感受到诚信文化带来的隐性道德教育,使整场考试成为学生接受诚信教育洗礼和检验诚信的重要过程。

猜你喜欢

概论诚信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