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经济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2020-12-17周际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周际(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新时代经济背景下的商务英语
作为在商务环境下使用的语言,商务英语正随着时代发展的潮流,越来越受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国家和社会也在不遗余力地扶持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但随着经济体系的不断蓬勃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在世界经济体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整个社会与企业,对于高校中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应用型语言,商务英语要求学习者在掌握英语语言本身的同时,掌握商务知识技能,能够轻松灵活运用商务知识,发挥商务英语专业的综合性优势。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经济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标准,在这一全新的衡量标尺下,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开始就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开始了改革与创新之路。
但就当今社会现状来看,一方面,高校所培养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尚且面临着就业困难的窘境,而另一方面,企业却急于招不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招聘难,这两者之间的巨大矛盾,深刻反映当今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巨大弊端——高校尚未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新的时代,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懂英语、懂经济,而要求真正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复合型、综合性人才,是可以发挥其专业实用型的商务英语人才。如果是只具备简单的沟通和翻译能力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显然已经不足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要想真正地跟上经济发展的潮流,紧跟时代进程,就一定要培养出有国际视野的实用型商务英语人才,要真正地注重学生将所学知识理念综合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面对严峻的现状,每个高校都应该看到自己现有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优劣,从传统的教学中,找寻问题,探访出路,了解本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与差距,从而解决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面临的重大挑战。
现有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一)商务英语教学目的难以统一
全新的经济时代下,中国经济还将持续发展下去,国际化道路也不过才刚刚起步,未来国家和企业对于国际贸易领域的要求还将会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国家贸易的需要,高校仍需贯注于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复合型、应用型商务人才培养。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很多高校仍然无法平衡其中的关系,很多高校教师仍然沉浸在原有的传统英语教学中,对于国际化发展趋势和经济环境缺乏清晰而深刻的认知,对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尚且不够清晰,无法把控自己的教学着力点。既要抓好英语语言知识教学,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水平,也要把牢专业学习者在商务英语范畴内的各项综合水平。基于这样的教学目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模式就至关重要,教育的目的决不在于培养一个机械式搬套的机器,而在于保留你个人特色的同时,实现社会经济对于个人专业素养的需求。如何满足商务英语专业学习者对于全面发展自身的迫切需要,是本专业教育工作者目前正待思考的重中之重。
(二)商务英语师资力量薄弱
作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引导者,教师在商务英语这个特殊的领域所发挥的作用难以估量。要真正地做好一名合格的商务英语教学工作者,老师个人的基础知识是否牢靠,是否同时具备商务英语知识以及国际商务背景知识,教师个人是否有着清醒的国际认知和经济视野......等等,这些因素都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上承担着重要角色。但种种迹象显示,我国现有的商务英语教师在人数上、个人专业水平上,都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教师水平,总体参差不齐,很难在院校内,达成“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共识。甚至有不少教师,本身并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商务英语技能水平培训,在教学过程中,仍坚持老一套的传统英语教学,又因为缺乏商务领域相关知识技能,难以全面培养学生。一是自身经验不足,二是本身缺乏一定国际化视野,这样的教师在高校商务英语教育体系中,不在少数。
(三)商务英语高质量教科书、教材不足
商务英语作为高复合型的跨学科专业,有着其特殊的专业性。因此,在进行相关课程的教学时,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全英文或者是中英混合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向学生教授国际商务知识的时候,更需要将商务知识和语言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传授给学生专业的商务英语词汇和商务英语用语,从而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商务英语实践能力。但目前来讲,市场上存在的有效、高质量的实用型教材尚且匮乏,大部分商务英语教材还很难同时兼顾两者。并且,大多数教材中所阐述的理论、所举的示例等,都不够新颖,很难达到目前国际经济瞬息万变、国家贸易动态日新月异的变化形势,还不能满足学生扩展视野、立足国际的整体目标。
商务英语教学新模式的建议
(一)确立统一的教学标准
就目前国际金融实际来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当具备专业的国际贸易沟通处理技能,在专注语言提升的同时,也应当积极发展个人商务交际水平,以达成能协调处理好各类国际贸易事务的整体水平。那么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各个高校在树立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时,就应该首先联系国际、联系时代,从而确立好自己的教学标准,在整个国内商务英语领域,达成一致。只有意识到,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商务英语仍有它长远的探索之路,各高校之间更应当打破壁垒,沟通协调,商务英语专业才能未来可期。
(二)专注提升教师个人水平
教师作为知识的重要载体,作为信息与学习者之间的重要桥梁,本身应当具备够硬的技术本领。特别是商务英语这个具有国际前沿性的实用型专业,对于教师的要求就会更高。想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教师就不应该故步自封,沉浸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而应该始终保持走在世界前沿的国际化思维,与当下世界贸易形势接轨,只有这样,在进行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才能做到时效性与专业性的良性统一,帮助学生紧跟实际,发展和培养自身的国际化思维,提升个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对比其他文本类、科研类专业,商务英语适应性更高、综合性更强。想要培养出更具专业素养,有良好社会竞争力的学生,就需要综合利用好已有的教学资源,同时积极创造机会,增加实践经验提高个人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高校之间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交流项目,和一些国际化企业之间,也可以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具有实操性的实习实训条件,帮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形成专业化意识,确立好自己的学习方向,更好的理解本专业学习的最终目的和人才输出标准。这也能更好地帮助确立,任务型、课题型等具有实操性的商务英语教学新模式。
结束语
商务英语教学,应该始终触肩国际,紧跟世界贸易趋势,始终保有专业竞争力。了解高校人才与社会严重脱节的病因,深入思考,大胆革新,创造新的更切合实际的教学理念,是每一个高校教师都应该密切关注的地方。任何具有开创性的举措,都会引起一个领域的阵痛,这样的阵痛或许漫长也或许短暂,但每一次都将带来新的可能和方向。当传统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真实需要,我们或许可以思考更多本专业教学可能,是缺乏语言技能还是吃力于商贸知识,更多的思考,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培养更多可以为企业、为国家所用的商务英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