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线教学如何才能发挥好其应有的教育效能*
2020-12-17于永忠李婧岳才军王锐袁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于永忠 李婧 岳才军 王锐 袁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当前,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和“5G”时代的悄然到来,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新机遇、新空间和新途径,不仅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提供强大支撑,同时为教师和学生交流另辟蹊径,带来了新模式、新体验和新挑战。有学者早就预测到,信息和互联网技术将会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室空间的教育模式,给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带来新改观。这种改观意味着教育理念的意识领域也必须开疆扩土,吸纳新的认识、新的姿态、新的节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在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些许转变,从“一对多”教育模式可以瞬间变成了“一对一”模式。教育理念有了全新的实践空间和实践内容,也需要重新定义“教与学”的内涵和外延。在线授课的方式,使教学信息被清晰地释放,只要学生乐于接纳,就没有了教室里角落里听课的蹩脚感觉和空间距离感。这在某种程度上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维护了教育公平。
“在线教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虽然有其内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并不能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替代者。至少目前,还需要教育管理机制的植入和社会舆论监督,针对其效能加以审视、定位和规范,在实践中进行探索与论证。
一 “在线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力补充和拓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利用课堂(教室)空间集中、面对面地教学的施教模式。这种模式古往今来已历经几千年而沿用至今,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渠道已经根深蒂固,深入人心。现在,“三尺讲台”教学方式仍不失为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的神圣领地。他们呕心沥血,像园丁把自己所知所会在这里倾囊而出,春风化雨般的浇灌着渴求知识的幼苗。几间教室伴随郎朗书声,被莘莘学子誉为神圣的知识殿堂。可以想象,这里总是充满阳光、欢笑、向往和希冀;总能看到攀谈、争论、励志和苦读。老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都是学生的品评内容,大学课堂充满了书生意气和人文时尚,营造着宁静致远的氛围,洋溢着孜孜以求的气息。教室这个空间里,实际上更多地承载着时代信息的交流、融汇、传承和升华。凡此种种都强调了时空交互对接的存在(即真实性)和主客体之间潜移默化影响的内涵(“主体”是指师生;“客体”是指事物、环境、空间、氛围等)。
课堂,存在不可替代的价值,尤其是实践性强的课程,更需要“手把手、面对面”地示范和传授技能。更重要的是,打造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与卓越课堂[1],是教育者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因为,高品质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追求和既定目标。高品质课堂本质上是一种有着高定位、高起点、高效率、高标准、高要求的课堂。它在功能诉求上追求品质卓越、过程高效、要素和谐等[2]。有学者将课堂教学有效性定义为学生获得相应的发展,这是正确的。然而,就其主体而言,发展包括学生学业和教师执业的进步,二者相辅相成。有效的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方法,而且让教师在课堂里检验教学方法,能根据自己、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充分展示和营造个性教学[3]。也有学者认为,如果以空间正义核心价值的诉求,诸如平等性正义、差异性正义和开放性正义等,来检视目前的高校课堂教学,就会从中发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相当程度的问题或不足。这是因为衡量课程教学的标准和尺度差异性造成的,或者是仅用单一象限参照来审视多维的事物,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出毛病。高校课堂教学应当树立课堂空间正义观念,以指引教学空间改造和教学改革[4]。其本身就证明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而课堂品质的发展性和可塑性依然具备。
信息时代的“云平台”和“大数据”等高科技,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也对高等教育方方面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推动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与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建设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这为我们高校教育体系建设又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基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设备、网络及教学资源,将“教授知识”为主线的传统课堂教学时空拓展为“课外”与“课内”两个部分[5]。这使得“在线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和渠道拓展平台,并且可以弥补单纯课堂教学难以面面俱到的不足。
二 充分认识“在线教学”的实践性和局限性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在线教学”是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也是教育信息化完成教育实现的必要途径。“在线教学”作为教育实现的重要载体和必要手段,自然有其合理性、选择性和可塑性,但也必然成为教育发展改革实践探索的对象。从发展的角度来讲,随着教育信息化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域的探索实践一直没有间断,经过反复淘选,现已呈现出“教育的全球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关注质量”“关注人文”等新态势[6]。但目前,许多教师对这种教学方式的实践性和局限性认识不足,导致实际做法上粗枝大叶、急于求成,或者不顾具体情况而生搬硬套、张冠李戴;如果场景失当或者牵强附会,容易导致很多“水土不服”的后果。其次,教师在进行“在线教学”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诉求,忽视了学生主体的信息反馈,教学单向化程度比课堂教学有过之而无不及,没有真正实现双向互动教学。第三,信息化的教学形式容易单一乏味,视频角度缺少变换,使得在线学习的年轻受众产生审美疲劳;同时,课堂氛围无法营造,学习情趣激发不到位,极易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当然,也会进一步降低视频课程的传播,使其陷入“有制作无受众”的尴尬境地[7]。第四,“在线教学”的管理、考核、评估等问题,都需要及时跟进,甚至应当未雨绸缪,做好提前量。
进一步挖掘“在线教学”局限性问题的根源,不难看出,这种教育渠道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生产与分配不对等的问题。借鉴于国外的教学经验,应当对我们开展此类教学有所促进。例如,美国有的高校在线教育发展与创新,充分体现了其大学教育发展的环境属性及其价值优势。在他们看来,开放性教学资源隶属于在线教育发展的目标组成,反映出美国教育环境的现状和教育组织者的追求,凸显了教育资源公共特征及服务特性的重要维度[8]。这些高校网络课程经过10 余年的发展,由零散的网络课程单元逐步形成系统化的网络课程体系,同时,课程数量、课程门类、学生注册人数等都令人侧目,受益范围遍及全球[9]。思考可知,美国高校经过反复实践,最终把线上教育的教师视为主体教学环境的表达部分。同时,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师生交互,确保提升教育的质量。类似举措,既能够顺应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又能发掘信息化教育发展的无限潜力,服务社会大众。
三 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展信息化教育思维
我们知道,“在线教学”的实践性和局限性都不能忽视。实践性意味着我们可以勇于创新、不畏羁绊,同时不能盲从;那么局限性该如何化解?如何解决或者削弱局限性问题呢?试想,局限性来自主客观两个方面。针对这种依存于主客观存在的局限性要充分鉴别,然后才能积极探索解决之道,期间需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客观方面,信息化教育也带动了教育资源技术层面的提升。清华大学开发的“雨课堂”、超星的“学习通”都是课堂教学进行重新整合的软件。它们优化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的媒介。通过服务于“在线教学”过程确立量化指标,也通过“学习过程测量系统”的研究与实现[10],达到预期的测量教学过程的功能,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评估的科学性。
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减少其人为造成的局限性。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能够及时把握学生课堂学习的状态,更能够在大数据的支持中,对丰富的教学资源及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进行遴选应用,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开发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等多媒体文件,可以用于网络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鲜活的学习体验。实际上,大量教学媒介和版块设计的开发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让一线教师有了很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可以塑造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也让学生对“在线教学”的刻板印象有所改观。
根据课程自身特点和专业教育及课程思政的客观需要,利用网络空间建设自己的“阵地”或“地盘儿”,也可以适时对外开放,与社会共享。在构建“在线教学”的过程中,自主开发的“领地”同时注意使用权限的“私密性”,以确保在特定的学生群体中保留专属的教学特色。同时,有目的地增加课程思政环节,以强化育人力度,避免忽略人文教育职责,造成育人盲点。为了达到和实现个性化教学,任课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力妆点线上课堂的空间,小而言之,有助于让学生找到归属感、认同感,并提升教育受众的美誉度;大而言之,构建了高效、精准、特质的线上教学联动机制,能够推动信息化教育向高水准方向和层次延伸发展。
四 扬长避短,促进优质信息化教育稳步发展
要实现优质教育、品质教育和素质教育,就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并看到事物的发展前景。时下,面对日益丰富的网络资源,虽然我们能够从中挖掘到有价值的“金矿”,打造含金量较高网络课程,但是也要防范麻痹意识;网课管理上“鞭长莫及”,“蜻蜓点水”,甚至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意识形态。其次,守住本心和初心,还要防范形式花哨中而导致“喧宾夺主”,“貌合神离”,在虚拟的“真实场景”中而削弱了主旨教育内容应当发挥的核心要义。这是事关大是大非的、严肃的教育方向问题。
不难看出,网络教育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如何才能规避背道而驰、伤人伤己的风险,或者避免南辕北辙、事与愿违的情况发生。因此,必须加大“在线教育”体系和制度的建设力度,深入调查研究,对症下药,尤其是教学环境急需规范和改善;师资队伍素质和水平亟待提高。此外,在线工具的选择和“5G”等技术使用方面,应当做好功课,需要相关部门配合完善服务和培训,在技术层面减少教学偏颇和失误。
教育信息化、科学化的体系建设不能忽视教育受众的角色和作用。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本色;让学生充分参与共建,建立互信互助的“教与学”关系,但是还应当淡化师生双方的心理暗示所折射出的情感界限,拆除彼此之间的沟通障碍和交互藩篱,使“在线教学”充满正能量和青春朝气,富于知识性又不乏趣味性和挑战性,符合当代青年学生的专业诉求与审美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促进优质信息化教育的早日实现。
五 总结
我们首先肯定“在线教学”符合高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是针对信息化教育的建设目标而言,它将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和视野拓展,促进教育职能的自我完善。但是,我们依然强调这种教育模式的实践性和局限性,选择性和可塑性,旨在阐明其价值属性与发展属性。我们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赋予其载体职能但不能忽视其“反作用力”。从宏观的角度科学导引,把握“在线教学”的特色与特质,同样不放弃意识形态关注和人文关怀。同时,建议教育组织者与教育受众建立互助互信的“同盟”关系,以削弱彼此之间的反馈障碍。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协同育人机制,把“在线教育”建设成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发展要求的潜力无限的知识殿堂和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