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2020-12-17吴宝欣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宝欣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当自觉担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抵制身边诱惑、克服困难,实现对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超越,为推动国家繁荣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付诸行动。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释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二者之间实现了延续历史的对话,明晓二者关系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
“传统”一词,寓意为世代相传、代代承袭。“传统文化”意为某地区在文明演化过程中代代相承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礼仪制度、生活方式等不同层面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结合体。“中华传统文化”是指流于中国大地上历久弥新经历上下五千年,以儒、释、道三大家为主流,并融合其他各个大家思想精华之处,极具地域性与民族性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结合体。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优秀”一词有突出之意。由此,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积极、有益、精华的部分。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融为一体,是当前社会主流的价值导向和发展方向,也是全体公民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更是指导他们行动和思考的主要方面,它反映了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内在要求,也体现了上层阶级的领导方向。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自身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改进与提升。其中,以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要旨进行培养,使得大学生将理论学习转变为身体力行,致力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队伍,以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描绘的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美好愿景。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延续千年,缘于其所具有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它可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需求进行有效的交融,并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在国家治理方面,如“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为邦本”“社会大同”等思想所描述的内容,皆与我国当前国家治理方面所追求的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存在耦合,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提供价值目标。在社会发展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提供价值导向,如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最强调“礼”这一字,充斥着依礼行事、以礼待人、礼法共治的社会价值观念。在个人涵养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提供价值准则,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刚健有为”“重德修身”“向善若水”等思想内涵至今,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正是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须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传承精华而开枝散叶,让中华民族永葆生命力。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叶”
二十四字价值观不仅增添传统文化底蕴,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与创新。国家层面上,回望历史,历朝历代统治者无不追求国富民强;于今日而言,国家的强盛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有力保障,更是使我国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中的重要砝码,超越了传统富国强民的思想观念。对于民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真正地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将权利握于手中。中华文明长盛不衰,以吸取他国之长、尽己之所能,由来已久在世界舞台上巍巍而立。和谐旨在追求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三者和谐统一,这是对传统和谐观念的升华。社会层面上,中华传统文化中,倡导从个人修养角度去追寻和实现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追求的是人在政治、经济与思想等多方面的自由。平等观念从传统的局限于人在经济地位上的平等,流变为人在各个领域之上的平等。传统意义上的公正在乎于人的德行修养而轻视制度公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公正正是弥补了这一缺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法治观念旨在于社会中让法治成为每个人心中的信仰,让法治跃升为人的价值追求。在公民层面上,爱国理念一如从前一般置于首位,相较于传统其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爱国的前提是政治认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成果的认同。“敬业”乃国之幸也,劳动创造促成发展。中国共产党延续着辛勤劳动与扎实工作的精神,更倡导尊重知识、人才、劳动的劳动理念。诚信是中华民族延绵至今传统美德,而今诚信不仅事关个人,更关乎国家。友善彰显着个人良好修养、维系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而今更是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美好品德的坚守和认同。
二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一)外来文化冲击,文化自信心相对不足
信息全球化是当下时代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人们处在开放性的文化交流环境中,来自不同地域国度的文化与中华文化不断地进行交流、碰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承上出现了断层的现象。西方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新事物,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是极具新颖性与吸引力。譬如,高校中各类社团组织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常以西方节日为基点开展主题活动,中华传统节日氛围则略显惨淡。
西方文化产品毋庸置疑走在世界的前列,如技术含量更高、更贴近时代风尚的外来影片,相对于中国本土影片更吸引着中国高校大学生。其原因在于中国文化产品正处在发展和探索的上升阶段,产量虽多但精品难得。“模仿抄袭”“快餐式娱乐”“流量至上”等标签常贴于中国文化产品之上,缺乏创新性、不善于利用本土优秀文化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受此影响,大学生们对本土文化产品持以失望、不看好的态度,将所谓的外来文化奉为“精品”。其实,我国也不乏优秀文化产品的存在,例如“中国诗词大会”“汉字风云会”“朗读者”等这些深耕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不仅有华丽“包装”,更有精深内涵。而这些节目在大学生中流传度却并不高,虽有所耳闻却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驻足聆听。可见,西方文化正不断侵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肌理,消解着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也冲击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认知能力低下,对待优秀文化刻板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哲学理念和立身处世思想,对塑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有裨益。时代背景的差异,每一个人对于传统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在当下大中小学里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并未实现体系化,且在课程设置所占比例小。在高校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设置,除了相关专业作为必修课进行学习,多以选修课的方式存在,且多为学生通过线上视频课自主学习。如此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削减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缺乏系统的教学,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报以略知皮毛即可、无须深入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价值的探索。
当代大学生从小身居于中华文化圈内,获取和了解传统文化的渠道是多样化的。但伴随着多元文化和各种社会思潮的交织影响,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对学习传统文化兴趣不佳的状态,乃至在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上存在误区,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符潮流、不够时尚,是仅适合于作为供人观赏的“老古董”,甚至对其感到烦闷。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刻板印象虽存在于少部分人身上,但在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下正不断地暗地滋生蔓延,务必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这有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认知情况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三)割裂二者联系,偏离日常的生活轨迹
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和价值共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大来源,在大学生群体中却少有人完全知晓。而今高等院校中对科学技术知识越发受到重视,更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多停留于理论层面的学习,更无法提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其中。这导致了多数大学生不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割裂二者联系。
目前,大学生群体普遍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距离我们日常生活遥远,是一种高深莫测的精神财富。迫于就业压力,绝大部分大学生对未来产生了焦虑的态度,为追求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开始急功近利起来,对二者的学习更是无暇顾及,认为这无法对他们未来的就业与生活提供保障和帮助。最终结果必然使得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产生疏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偏离了日常的生活轨迹,加重了现实生活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难度。
三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
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要觅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代风尚的契合点和交汇处,通过多维度的实现路径在帮助大学生重拾文化自信的同时,涵养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以延绵千年文化,打造特色课堂
课堂是传播知识的主阵地,以何种课堂形式建构起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在高校中可开设一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之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选修课抑或是必修课。在课堂教学组织上,以智慧教学这一有别于传统教学组织方式展开,班级学生自主组成人数均等四个小组进行学习,以此来激起学生的选课欲望和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内容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讲学中心,分为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三个模块,并针对三个层面所涉及的内容每个模块又分为四个专题,共十二个专题。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源”这一主题,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凸显十二个词的价值观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一次课程一般分为两个课时。在第一节课上,由教师首先针对本节课专题内容向学生们做简要讲授,使得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基本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在第二节课中,教师将课堂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生讨论,时长为二十分钟。教师根据第一节课上的内容向学生抛出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进行组内的分工合作在规定时间范围内整合出本小组观点,其间可利用所携带的电子设备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第二阶段为学生汇报,时长为二十分钟。各小组选择代表对本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分享,每小组限时五分钟。期间若有剩余时间,各小组可针对其他小组观点提出问题并进行相互间的探讨。第三阶段为教师总结,时长为五分钟。教师对四个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与补充,使得整堂课得以升华。由此可知,通过此种的课堂形式,大学生在短时间内自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深意,要比课外自学更加事半功倍。
(二)发掘时代价值,活用优秀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僵化的,而是永流的文化历史长河,与时代长河交汇,在奔腾中永葆生机。全媒体时代下,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人不用、无所不及,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机遇,选择网络传媒手段可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传统校园主流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其承载的内容始终以有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养成为主。互联网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高校可着重选择在以“微”字当头的网络交往方式上下功夫。譬如,创建相关微信公众号,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个主题词,以历史时期为轴线,每日推送一个具有代表性历史朝代相关小故事。以“富强”这一主题词为例,根据时间顺序,推送历朝历代统治者在自己所处朝代采用何种政策手段来使中国实现富强。亦可将微信公众号平台上的内容,实时同步于微博平台之上,以增强推广力度,让更多大学生所看见。紧跟时代风潮,注重关注大学生生活动向,以时下大学生群体中最为流行的文化形式对其加以改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其中。例如,火遍各大网络社交平台名为“Coincidance”的抖肩舞,在保留其诙谐搞怪的旋律及舞蹈动作的情况下,将中国优秀传统故事改编进入歌词之中。采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将二者的内容渗透于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空间,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三)二者交相辉映,回归日常生活
为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渗透力与影响力,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应抓住各种有效契机,以紧密二者关系发挥最大效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在于用优秀文化整合人们的思想观念,在社会上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以中华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趣味性主题活动。如在端午佳节举办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包粽子活动,现场制作与烹煮,众人皆可共享美食。还可在同期设置趣味答题区、文字艺术作品展、经典诵读等,使整个校园沉浸节日气息之中。借此不仅可打破大学生们观念中“传统节日即假期”的刻板印象,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深挖其历史文化积淀,以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在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应充分利用好校园中的各种宣传载体,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纳入校园广播站日常播送之中,或者在校报中开设专栏鼓励学生们进行投稿,充分利用校园中的宣传栏将历史典故置于其中。还可以在校园一角投入建设一个小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内含十二个主题词相关历史典故、富有历史韵味的浮雕墙、雕塑等,将美德融于美景,使得学生在繁忙课业后休憩之余,亦可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