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索
2020-12-16鲁娇
[摘要]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文章以六盘水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通过调研走访,分析了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方向,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乡村振兴战略;特色产业;财务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振兴乡村,使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和谐稳定、农业基础稳固,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新形势下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以来,据贵州省六盘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截至2019年10月全市登记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4181家。通过实地走访、会议座谈、问卷了解等调研方式,调研了农民专业合作社62家,发放问卷360份。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走访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
2.1 辐射带动能力弱,带来的增收效果不显著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基础弱,规模小,缺资金,底子薄,服务差,辐射小,设施设备落后,带动效益不明显,且存在空壳社。带动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增收1000-3000元/年的占比61. 40%,3000-5000元/年的占24. 56%,5000-10000元/年的占8. 77%,增收10000元/年以上的仅占比5.26%。一定程度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2 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
2.2.1 村合作社产业单一
一是多数村在实施“一村一社”工程中成立了不同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机构、章程、制度,但缺乏能人带动,仅依靠一些传统的种植和养殖产业支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两种产业在问卷中体现占比合计高达92.98%,产业单一。
二是仅依靠一些集体土地、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等资源的出租、出让、租赁等方式变现或给政府投融资公司管护产业结余资金作为收入,存在机会发展、不稳定发展、自然发展的短期低效收益局面,没有自行主动发展实体经济创造可持续性发展潜力。在此前提下存在不稳定发展、自然发展的短期低效收益局面,没有自行主动发展实体经济创造可持续性发展潜力。
2.2.2 村集体经济积累来源单一
农村集体产业制度改革不到位,确权颁证和清产核资工作不精细,村集体积累主要来源于土地补偿、公益林管护、资产租金,经营收入微乎其微,来源单一,也没有利用现在积累滚动扩大发展,没有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2.2.3 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产业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一是合作组织目前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虽然各地都在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户”的运行模式和“三变”股份合作机制,但公司与村集体、合作社、农民的利益不紧密,土地流转一租(股)了之,群众参与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专业合作社没有与社户和社员之间形成较为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合作组织与社员的利益关系也仅仅只体现在分配土地流转金和劳务费的层面上,加之产业发展只有数量和规模,市场预测不到位,经营管理不到位,产业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产能和效益。
2.3 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农户和村级管理人员普遍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其相关的知识和规定认知水平较低,加上欠缺经营管理经验.且大部分成员的文化程度较低,造成经营管理人员对合作社未来如何发展壮大没有清晰的思路、也没有明确的措施和方法。同时,合作社自身运行没有遵循市场运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质量。
2.4 财务管控执行不严,核算不规范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一是各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大多不了解财务工具;在收回的问卷中也可以看出完全不了解财务管理的占比达到35.Ogo-/o,有一定了解的达到59.65%,了解的仅仅占5.26%。虽然配备专职财务人员的合作社占到77.19%,各乡镇有一定的基础财务认识,但是对财务管理的制度只做到了上墙,在执行过程中却不够严格。二是按《农民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合作社应严格依照国务院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通过调研了解到调查的合作社中财务管理制度相对比较健全的仅占18.7%,而财务制度不健全的占比高达81.30%,财管制度的不健全主要是在账户设立混乱,以及不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
3 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合作社原则,由某一类产品的生产、经营或是某一服务领域共同组织成的经济互助组织。其性质有别于其他企业,也不同于一般的盈利组织,自我服务是其一大特色。
3.1 “产业特色”发展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3.1.1提升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制定农旅结合型、生产加工型、商贸服务型等三大类乡村产业特色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挖掘乡村特色、布局特色产业、做精特色产业。融合区域品种资源、气候资源、文化底蕴、生态条件等不可复制生产元素,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农产品、手工艺品、加工产品等优势特色产业。猕猴桃、刺梨、茶叶等地方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带规模达到300余万亩,按照“宜果则果、宜茶则茶、宜牧则牧”的原则,依托绿水青山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化农业,走绿色、生态、环保产业新路,培育特色农产品;结合现有品种,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升农业传统产业、生产优质农产品,结合区位优势发展农旅产业。
3.1.2 围绕激发内生动力抓创新
转变工作方法,整合支农资源,通过公平公开的竞争让积极作为者先发展起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化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发挥各种组织统筹发展、服务发展、共享发展的作用,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能力,让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全体社员的企业、民主管理的企业、一荣俱荣的企业。
3.1.3 实施“龙头企业发展模式改造”行动
当前,六盘水市农业主导产业大部分集中到市农投等大企业手中,农民主要以挣土地租金和临时务工工资为主。由于大企业没有足够精力和资金推进市场体系建设,成为“大基地小市场”的典型代表。因此,推进“反租倒包”“技术托管”“生产托管”等发展方式,由农民、家庭农场、合作社承担产业田间管护,让龙头企业成为“小基地大市场”的领舞者。
3.2 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一是以“三变”改革统揽农业农村各项改革,量化资产、细化收益分配,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盘活;以市场为引导全面发展专业合作社产业,加强内部控制,将社会资本充分利用起来,兴办市场,完善配套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同时,鼓励农户自己种植管护,采取保底收购,激发农户参与产业的积极性,提高产品品质。
二是打造品牌,提升竞争力,把打造品牌作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积极支持合作社申报无公害产品和绿色产品认证,注册商标,提高知名度,如“弥你红”、“水城春”、“盘县火腿”、“人民小酒”等一批特色农产品,以品牌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三是要探索创农民合作社股权制问题,积极向相关部门和单位申报项目,并将获得的资金和物资,在符合管理规定的前提下,作为村集体投入,既保证涉农政策的落实,又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通过“三变”改革带动39.75万户125.23万人股农民增收。
四是鼓励在外有资金有市场的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和培养农村有经营头脑、经济基础的能人出任村支两委或村级集体经济带头人,充分利用空壳社清理的机会,调整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鼓励能人和村支两委干部带头参与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允许在村集体经济中获得一定比例的报酬,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农户学着干、跟着干,变“被动参与”为“主动介入”,建立起稳定乡村振兴支撑体系。
五是积极探索“旅游+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互联网+农业”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延长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
3.3 加强培训,锻造队伍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大多数文化程度低,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其规律不了解,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培养有经营管理素质的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
一是通过集中、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培训合作社管理人員法律法规、经营管理等知识,提升合作社成员的业务能力。
二是利用政策宣传、科技培训,与职业院校订单培养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农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技能水平。
三是选用懂经济、善管理、能致富的优秀党员实施村支书主任“一肩挑”,压实村支书带领群众致富责任。开展多个合作经济组织、多本账的乱像治理,形成村委收支两条线公开透明的管理体系。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积累资金做强主导产业、发展民生事业。
3.4 健全农民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制度
农民合作社财务管理是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合作社的有关原则,处理农民合作社财务关系,组织农民合作社财务活动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建立。具体应该做到以下4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完善财务规章制度,从根本上保证财务工作的规范性;二是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三是对财务管理人员严格管理;四是加强档案管理,对会计凭证内容不完善的进行完善,还要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五是建立完整的账簿体系,要尽可能系统、详细地体现出经济业务。四是规范财务报表的编制。不能弄虚作假,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并且能够按时报送。
[参考文献]
[1]李小雨.农民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 (02).
[2]白德全,王梦嫒.“合作社促进乡村振兴的困境与出路分析”[J].理论探讨,2019 (05).
[3]黄佳民,张照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定位与实践角色”[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 (04).
[4]韩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J].中国乡村发现,2018 (06).
[5]张逸芳'陈国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组织建设研究的新趋势”[J],社会治理现代化,2018 (19).
[6]张建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13 (08).
[作者简介]鲁娇(1980-),女,河南正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