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矫正策略

2020-12-16刘苗苗

写真地理 2020年38期
关键词:厌学心理中职学生

刘苗苗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市场上对于人才的需求已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对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教育的地位日益突显,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关口对于人才的质量也应牢牢把控。而厌学是阻碍学生学习技能以及知识的一大问题,这在教育界已是不争的事实,厌学现象从各个方面影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本文旨在从心理学角度探究中职学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厌学行为,并对其提供可操作性的管理对策,以降低这一特殊群体的厌学行为,提高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中职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矫正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8.171

1 心理学角度分析中职学校学生厌学行为

1.1 自我归因存在错误

归因是个体对他人或者是自身的行为进行分析时,推论出产生这些行为内在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认为“归因有积极、消极之分。每个人都希望自身保持良好的、让他人羡慕的形象,因而在有成功案例出现时,人们往往将其归纳为自身的能力;而出现失败时,人们往往将其归为外在条件导致的”。对于学习来讲,对于同一份成绩较差的结果,有些同学将成绩较差的原因归因为试题的难度,有些同学认为是自身努力不够造成的。同一结果的不同归因是由于每个同学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机造成的。而学生在学习中长期消极的归因,容易挫败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对学习产生畏惧、逃避的心理。

1.2 自我认知存在偏差

所谓自我认知存在偏差即在个人的学习、生活或者交往过程中对某些问题的认知存在偏离社会共识,或者是在与这些共识中存在一些不正确观念的现象,而且这些想法与观念会导致情绪上的障碍,进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是因为文化课知识水平没有达到高中的要求,因而转入去中职学校。在学校里,由于身边环境以及人物的影响,自身对外界的判断还存在偏差,他们的价值观在外界的影响之下逐渐发生改变。有些学生渐渐认为,即使没有学历、没有知识,也可以足够养活自己,比如去餐厅当服务员、到工地搬砖等一些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相反,他们认为目前的学习投资并不会带来相应的回报,反而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消耗品;还有些学生认为无论你如何学习仍然是以中职生的身份毕业,在如今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与其他高学历的毕业生进行竞争的,倒不如打工锻炼,不仅可以学一门技艺,增加就业经验,同时还可以缓解家庭负担。这种认知上的偏差,使中职生偏离学习的轨道,进而产生厌学现象。

2 中職学校学生厌学行为管理对策

2.1 引导学生正确积极归因

中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在学习上存在自卑心理,因而在归因过程中较多的学生将学习成绩不理想归结为自身能力不足、智商低等方面,而不是不够努力造成的。找到这一关键点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成绩并不是不可改变的,是可以自己来控制和学习的,这对于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教师要积极鼓励,以此让他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将成绩提高的;对于较差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的帮其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其明白成绩的失利是由于不够努力造成的,而不能将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否则会形成习得性无助,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使个体最终失去了学习兴趣。因而,教师的主要任务便是客观分析学生学习成绩,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归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2.2 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中职学生产生厌学行为较多来自于自身的心理问题,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往往不能承担责任、待人接物存在畏缩情绪。因此,我们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使其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形成良好的品质。学校可以在日常的课程中渗透心理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对于事物的正确认知、对于意志的磨练,在不断克服困难中,让学生可以坚强的面对挫折,不抛弃不放弃。另外,学校还可以建立独立的心理咨询室,并安排教师为其提供指导与帮助。轻松舒适的环境,平等的交流沟通也是缓解中职生厌学行为的有效途径。同时,正确心理方法的指导,对于中职生的行为可对症下药,不会由于生硬的教育使其加重厌学行为。以帮助中职生克服厌学行为为重点,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指导他们树立自信心,正确认知自身价值以及学业前途。

2.3 适当增加沟通交流

对于自我同一性存在限制而产生厌学行为的学生来说,家长和教师适当、平等的沟通,使其产生共鸣是解决厌学行为较好的办法。对于这一阶段的中职学生来讲,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是这一阶段正常的心理现象,他们对于未来的思考与憧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将来的发展,如果来源于学生自身积极的思考可以较好的解决对学生的成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时学生对自我认知深化,可以清楚的认识与外在环境的融合,在对待事情的方式方法上有自己的见解,可以处理好这些问题。此时,沟通交流尤为重要。因而,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可采取该办法对其进行两个个体之间公平、敞开心扉、深入的交流。当然在交流的时候一定要将心比心,尊重并理解孩子现在所面临的苦恼和困境,致力于解决他们面临的难题,同时千万不要以长辈的口气进行说教,否则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容易适得其反,产生负面影响。以自身面对困境为切入点,进行自由的引导,让学生也清楚地知道即使是成年人的世界也会面对这样的困扰,但永远积极向阳,永远心怀感恩是值得学习的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对于问题的认知。

2.4 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来的重要理论基础,他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而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与鼓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日常的观察了解中职生学习的兴趣与特点,以便针对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在适中难度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其产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自身表现的机会,根据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大放异彩,充满自信。对于能力较强的中职生可以使其扬长避短,加强各个方面能力的提升;对于能力稍弱的中职生可以采取较低起点,放慢教学,强化基础的方法使其体验学习的乐趣。另外,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也不宜过高,对孩子应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在日常的鼓励中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在不断信心积累并增长的过程中对学习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 龚燕,王宝玺.学生厌学现象的归因——基于学习观的视角[J].教育探索.

[2] 钱平.对中职学生厌学行为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猜你喜欢

厌学心理中职学生
浅谈中学女生体育课厌学心理特征及对策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浅析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疏导对策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浅析如何引导学生克服 “厌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