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立志思想对高职辅导员育人工作的启示

2020-12-16董永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8期
关键词:立志辅导员传统

董永辉

[摘要]当前,在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中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得过且过的应付或实利性学习价值认知、人生规划思路不清的现象,其关键点在于缺失系统的学生立志教育。中国传统为学成人思想中,包含着“立志为为学之先、志立于人生之根基、立志当知行合一、责志”四位一体的立志思想。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领路人,可借鉴传统成人之学的立志思想于工作中启蒙学生。

[关键词]传统;立志;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A

高职辅导员是高职院校中重要的育人角色,作为学生人生的领路人,对学生开展立志教育是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学生以往的学习历程中,专门而系统地开展立志教育的机会少之又又少。学生所接受到的立志教育,大多很零散且随机,很多时候是依赖于教师或家长本人对立志的理解而进行教育影响,其教育也较多偏向于志向的内容方面,深入而系统的立志教育并未在学生中有效开展,许多高职学生这方面更显薄弱。而本着立德树人的目的,如何更好地为其开展立志教育,中国传统立志思想自成体系,可以给辅导员工作以借鉴。

之所以将对象限定在高职学生这一群体来讨论,并非意味着这个群体中的所有人是最无志向的,恰恰相反,这个群体中也有很多学生志向坚定,思路清晰,但在这个群体中,缺乏志向的现象也很普遍,他们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也正是本论题值得探讨的价值所在。

1 立志为为学之先

中华民族自古就极重教育,先贤典教遗籍灿若繁星,一些重要的思想家都有其教育思想,而其教育思想中,无不给予立志以重要地位。正如明代王守仁所说“盖终身学问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教育无非教与学,教者于教育之初应当教以立志,学者于为学之初应当学以立志,立志贯穿于教育始终。《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先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程颐称《大学》之书为“初学入德之门”的书,朱熹亦称其为“所以教人之法”。这段话包含着古人的立志思想, “止于至善”就是讲立志,正如朱熹所注“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王夫之所谓“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也就是说所“止”者即想要达到的志向, “知止”就是“立志”。按文义《大学》的立志思主要想阐述了两点:其一,就立志的内容来说,它是教育要实现的最终目标,而就教育活动的先后次序来说,又是教育目标实现的第一步。立志当在教学、为学之先,它是最终教育理想实现的根基,只有先立志,而后教以知识才是教育活动的本末次序,本末相乱而求良好的教育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大學》所说的“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是荀子所谓“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是诸葛亮于《戒子训》种所说“非志无以成学”,也是王阳明所说的“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 “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其二,所立之志乃是“至善”之志,是一种及崇高的理想状态,而不是追求浅近实利的目的,这强调的是说教育要坚守其崇高的精神性,立志应当追求志向的更高境界,正如王夫之所说“不可不知有至善而思止之也。盖始之所求者小成之美,则终不知至善之当止而终身无可成之德业矣”。

长期以来,在职业教育不充分发展中形成的职业教育地位低于普通本科教育的普遍社会认知至今并未根本扭转,以致职业院校学生普遍低分,或携带着失利者的心态。其中甚至有一部分人早已放弃学习,上学也是迫于家长的压力,所选专业也是家长的意愿或是根本不知选什么而任意选择的。其中许多学生对于志向问题也从未深思过,也极少有和家长以及同龄人谈论过志向问题,但是,当他们走进学校后就开始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的立志问题并未得到很号解决,如此的教育成效势必减色。因此,辅导员应该利用自身工作与学生联系的密切性和长期性特点,弥补上学生缺失的立志教育。

2志立于人生之根基

传统教育重在教以成人、学以成人,成贤成圣是先贤为学立志的主要内容。时过境迁,作为现代人的志向从内容来说已与先贤的志向大异其趣,但其将志向立于人生这一根基之上的思想值得今人深思。

成贤成圣乃为先贤最高人生追求,是依于古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觉解而来,为学首先是以修身为根本的“为己之学”。孔子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荀子进一步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为己之学实为修身之学,为学首当以完善自我人生臻于至善之境,这就体现出人生的存在意义是其志向生发的根底,体现出立志的生命关怀。正如荀子所指出的,为学之要义最终在于成为圣人,这个要义应当贯穿于为学始终,“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然而,为己之学亦并非是自私之学,有志于至善的自我修身是根本,而后才有区别于小人的“为人”,这也就是《大学》所讲的“明明德”和“新民”的意思,正如朱熹所阐述的学者当先自明“以复其初……以革其旧”,而后“推以及人”。这就是《大学》一书所阐述的为学次第,明明德于人、新民都建立再自我修身的基础上,而自我修身的至善境界追求又是根植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然而,当前许多学生和高职教育者所抱的目的过于实利,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毕业后的谋生饭碗,失去了大学教育的崇高精神性,上课成了任务、学知识只为了追求考试过关,考试则仅仅为了3年后拿到毕业证,实为荒废光阴。知识学习以及上课、考试这些事情的意义大为失色,学生不理解这些事情的意义价值,究其原因便是其所立之志向并非根植于其对生命的觉解。因此,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领路人,在学生最关键的3年中应当努力启发学生关怀人生价值与意义,将志向和人生关联起来,树立坚定崇高的志向。

3立志当知行合一

知止就是立志,但仅仅知到想要的目标这还不能算为立志,正如朱光潜所说仅仅起一个念头那是对立志的误解,不思考志向达成的方法和途径不去努力,那是狂妄而非立志。这也就是苟子所说的“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笃志而体,君子也”。这就事说,完整的立志不仅仅是要起一个想法,连同志向达到的方法和道路也应该一并思考并付诸行动才行。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学生也知到自己的理想,但观其行为却是频频逃课、打游戏、放过知识,浑浑噩噩度日,一方面是志向不坚,更多的则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因而知行相悖。

王阳明在《示弟立志说》一文中就指出“人苟诚有求为圣人之志,则必思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安在?”搁置王阳明所谓圣人之志向的内容不说,这句话强調出要深刻的分析志向的特征,达到什么就意味着志向的实现,这就是说要抓住志向的关键本质。抓住本质之后,就要思考实现本质的方法和途径,于此王阳明十分强调学习的作用,他的方法是“正诸先觉,考诸古训”,这也就是上下求索学习的过程。只有经过这个阶段,学者才能自我的审视判断知识、吸收知识,对知识获得一种意义的认知,如王阳明所说“考诸古训……如……病者之于药,求愈而已”。

因此,对于学生更应当启发其思考抓住自己志向的本质,紧紧抓住这个根基于生命意义的志向之本质,产生对学习和知识的迫切需求感,进而疏通达到志向的道路。既让学生有行动的欲望,也要让学生明白如何行动,最后行动才能落到实处。

4责志

实现远大的志向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要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并用心专一,才能够实现最终的理想。志向如一粒种子,要不断的经过雨露的滋润才能生长发芽结成硕果,像孟子所说“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这也是马一浮先生所为立志为学的“涵养”之功。慢慢求索之路,荆棘丛生,诱惑频出,心力等等时有怠惰耗竭,终成志向实现路途上的绊脚石。如何能够守得住志向而不动摇,这就要时刻的反思与提醒自己。在孔子即所谓“省”的功夫,在孟子即为“养”,马一浮之谓“涵养”。王阳明称之为“责志”,他说“故凡一毫私欲之萌,只责此志不立,即私欲便退;听一毫客气之动,只责此志不立,即客气便消除。或怠心生,责此志,即不怠……盖一息而非立志责志之时候,无一事而非立志责志之地”。

王阳明所说的责志,正是许多高职学生所缺乏的求学功夫,因而许多学生空怀理想却将大把的时间荒废于游戏之上,被流行的虚浮文化所吸引,最终迷失方向而不知主次,惶惶不可终日而终无所获。因此,应当引导学生要时时处处都应该铭记志向,以志向为标准,评判何事可做、何事不可做,何事该于何时而做。养成责志自省的自我教育品质,从而持志以恒。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为学成人思想中,包含着“立志为为学之先、志立于人生之根基、立志当知行合一、责志”四位一体的立志思想,四个方面都是围绕立志而建立起来,最终成为理想人的实现必须思考的相互关联的核心问题。当前学生所缺失的正是对立志的系统思考,这无疑对于辅导员育人工作和学生求学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守仁著,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马一浮著。虞万里校点,马一浮集(第一册)[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

[3]方勇,李波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四卷)[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立志辅导员传统
姚立志绘画作品
苏梦飞
立志更守志 执志如心痛
党对少先队儿童的希望是什么??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少年力斗传统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