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视角的个人理财规划课程思政研究
2020-12-16蔡亚南王玉娟邢雅朱天高
蔡亚南 王玉娟 邢雅 朱天高
摘要:财会类专业课的课程思政研究,大多集中于核算类课程,尚无文献研究个人理财规划课程的课程思政问题。本文创新性地从对风险无畏无视和畏惧回避两种态度进行批判引导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该门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明确了该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挖掘出了课程思政点,并提出了几点落实措施。期望本文的研究,能推动个人理财规划课程思政的建设实践,助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财会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个人理财规划;措施方法
引言
当下,“课程思政”的研究方兴未艾。我们每位专业课教师,都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履行好教书和育人两个职责,在传递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努力做到价值引领与知识教育地同频共振。
一、基于风险视角的个人理财规划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分析
个人理财规划是一门新兴课程,是我校财会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纵观市面上的教材,课程基本涵盖了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投资规划、保险规划、退休养老规划及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等项目。与其他财会类专业课程类似,该门课程传统教学中也存在着重知识技能、轻德育引导的倾向。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不算高,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原先那种单纯“教书”,缺乏“育人”的现象急需改变,开展个人理财规划课程思政的研究刻不容缓。
风险是客观且普遍存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了风险,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控制了风险。笔者创造性地从风险的视角来串联课程,提炼设计出该视角下个人理财规划的课程思政体系,教育学生理财过分激进固然不可,然而过分保守导致机遇错失亦不可取。对风险无畏无视和畏惧回避,都是偏激的错误态度。学会认识风险、了解风险、控制和管理风险,学会与风险和谐共生,才是正确的理财认知。
二、基于风险视角的融入课程思政的个人理财规划建设目标
传统情形下,个人理财规划课程的授课目标即是对学生进行个人和家庭的财商教育,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财务规划能力与素养。在教好书、更要育好人的课程思政时代背景下,笔者拟将融入课程思政的个人理财规划课程的建设目标定为:引导学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同时加强学习和创新,正确认识风险并管理风险,不过分激进,也不过于保守,具有为个人和家庭依法、科学理财的素质和能力。
三、基于风险视角的个人理财规划课程思政点的具体挖掘
本文基于风险的视角,通过对风险无畏无视和畏惧回避两种态度进行批判引导。经过长期教学反思,笔者提炼出该视角下个人理财规划的课程思政点矩阵表,如表1、表2所示。
四、基于风险视角的个人理财规划课程思政的落实措施
要落实好个人理财规划课程的课程思政,任课教师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自觉提高课程思政的认知和能力
教师扎实的专业学识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基础,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推进课程思政的有力保障。作为课程任课教师,我们要立志成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知识的传播者,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理财规划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宽视野,多途径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提高自身对课程思政的認知和授课能力,用理财故事代替知识,用理财案例代替说教,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传道、授业、解惑。
(二)修订课程标准与课程考核体系
作为课程任课教师,要积极修订个人理财规划课程标准,增加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并细化实现方案。在课程整体设计中增加思政育人的目标,在单元项目设计中增加了本次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最终形成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单元设计的体系,并逐级细化。
同时,作为任课教师,要对课程考核内容进行更新,体现思政元素,改变传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评价机制,将思政内容纳入学生课程成绩考核体系中。
(三)引导学生在课堂汇报中体验课程思政
“00后”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比较强,且有较强的思辨能力。任课教师模式化的思政说教,可能会让学生反感。任课教师可深入研究“00后”学生特点,采用翻转课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创新形式,在课前发布课程教学资源和小组工作任务。在学生进行课堂汇报后,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和点评。这样,学生能在案例剖析中,自己去感知理财道理。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也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结语
本文跳出传统的按章节和项目依次进行课程思政点罗列的陈式,转而尝试从对风险无畏无视和畏惧回避两种态度进行批判引导的视角出发,串联课程,提炼出该视角下的个人理财规划的课程思政点矩阵表,并提出落实措施。鉴于尚无文献对个人理财规划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挖掘,没有可借鉴的资料,文章部分观点尚属一家之言,希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李茜,姚晓萍.高等农业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25):88-90.
[2]耿刘利,王琦,陈若旸.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65–71.
[3]张玲.个人理财规划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