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如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促进智障学生学习效率

2020-12-16郭春仙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8期
关键词:智障学生学习习惯策略

郭春仙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果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由此可见,培养学习习惯非常重要,但这一点对智力障碍学生来讲非常困难。作为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一定要从智力障碍儿童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然后选择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促进智障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学习习惯;智障学生;策略

引言:

智力障碍简称智障,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一般表现为感知速度慢、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差,因此智障学生的学习道路非常坎坷。如果教师能够保持耐心,对智障学生进行反复引导,进而帮助智障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不仅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对智障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学习习惯简述

所谓学习习惯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思维和行为模式,这种模式一般都具有一定固定性和自动性,当习惯形成以后,学生会在特定模式下完成知识学习,并获得对应的情感和情绪体验。有的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学习知识的效率非常高,而且在学习过后会收获非常愉悦的情绪体验,情感体验也会更加丰富,而如果学习习惯不好,那么就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学生会感到特别枯燥无聊[1]。上述关于学习习惯的阐述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学生的智力必须处在正常水平,如果是智障学生,那么其学习习惯很有可能是不固定的,虽然也可以通过外部干预的养成,但过程将非常困难,而且智障学生在情感和事物认知以及情绪控制上存在缺陷,这些都要求教师针对智障学生开展教学时需选择更有效的策略,并且要有耐心、爱心,这样才能帮助智障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智障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保持耐心、带有爱心

针对智障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必须以爱心为第一前提,应将培养智障学生当做责任,且在交流过程中要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这样才不会令智障学生出现抵触情绪。同时由于智障学生比较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不能有效理解学习内容,教师经常需要对相同的事物进行反复示范和强调,这一过程对教师耐心是非常大的考验,如果教师因为失去耐心而表现出负面情绪,那么很有可能令智障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感,有的智障学生会因此特别抗拒和教师接触和交流,这样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将无从谈起,因此耐心和爱心是培养智障学生过程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元素,相关教师对此必须提高重视。

(二)丰富学习习惯的培养形式

由于智障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因此教师不能通过口头宣讲的方式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应通过亲身指导的方式培养智障学生,而且要丰富培养形式,通过个体、小组、集体三种训练形式帮助智障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首先是个体训练,开展个体训练最重要的是要从智障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求教师在开展训练之前对智障学生做一次全面评估,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这样可有效激发智障学生对训练的兴趣,进而为训练效果打下良好基础。其次是小组训练,小组训练的重点是分组,这一点可根据前期对智障学生的了解进行分类,然后将相同类型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可对同类型学生开展训练,可有效减轻的教师的工作压力。最后是集体训练,当智障学生通过个体训练和小组训练获得提升以后,教师可开展集体训练对所有智障学生进行整体性的强化,以此促进所有智障学生的共同发展。比如某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为了帮助智障学生养成按计划学习的习惯,首先为不同学生制定了拼音、笔画、汉字默写等学习计划,然后为不同小组制定了造句学习计划,最后制定了集体性的阅读和写作计划,对最终实施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所有学生都能按照教师所制定的计划有步骤地学习语文知识,而且也懂得了应该按照计划做事,按计划学习的习惯得以顺利养成。

(三)培养过程要慢、要细

智障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信息有限,因此教师在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过程中应做到慢和细,以便于智障学生的接受,而且每一项训练内容都要做到重复,以此对训练结果进行强化[2]。通常针对智障学生可采用工作分析法进行训练,也就是说,当教师完成每一项训练内容以后,都要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如果学生表现和反应良好,就可以保持当前的训练节奏,反之则要思考当前的训练中存在哪些的缺陷,然后及时改进。比如前文提到的教师在学生制定拼音和笔画学习计划时发现有些学生并不喜欢当前的训练方式,有的学生甚至表现得特别抗拒,随后该教师分析了具体原因,并反复采用多媒体动画、做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熟悉学习内容,最后终于顺利完成了所有学生的训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障儿童无论是思维能力还是动手能力都比普通儿童滞后,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较普通儿童差,为了能让这些智力存在障碍的孩子也能更好地学习知识,教师需要从不同智障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此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成大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文渊(高中版),2019,13(7):38-42.

[2]王海波.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读与写(教师),2020,21(5):15-17.

猜你喜欢

智障学生学习习惯策略
智障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