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火电厂MIS系统的看法

2020-12-16林琳张婷

关键词:设备管理信息管理系统

林琳 张婷

【摘  要】论文就近九年的设备维护和检修经验,针对国家电投集团广西钦州(北部湾)热电有限公司MIS中设备管理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以达到通过MIS设备管理实现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目标。

【Abstract】Based on nearly nine years of experience in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repai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in MIS of Guangxi Qinzhou (Beibu Gulf) Thermoelectric Company Limited of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level through MIS equipment management.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设备管理;MIS系统

【Keyword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equipment management; MIS system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7-0098-02

1 目前电厂MIS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MIS系统在各电力企业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否就达到了预期的提高管理水平,开源节流,提高效率的目标呢?答案似乎并不肯定,在设备管理方面,目前电力企业在积极推行设备点检制和设备状态检修制度,MIS系统中设备管理平台的开发,是否能满足二者的管理要求呢?答案也似乎并不肯定,MIS系统之设备管理在各电力企业的应用,因管理要求的不同,业务流程的不同,现场设备的不同,并没有规范化的设计,同时,在项目开发时,和需求的偏差,也导致了功能的损失,产生和预期目标不一致的偏差。

设备管理模块在电力企业的应用存在如下问题:

纳入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备所构建的设备树型结构不够合理和科学,突出体现在设备树型结构的平面和纵深的平衡上,设备树型结构过于扁平化或纵深过深均会导致设备管理人员检索设备的困难,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并进一步影响设备的管理水平。

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目标和现场设备管理能力产生偏差,具体表现在KKS设备号的细化程度上,KKS构建普遍依照机组—系统—设备—部件分为四层,从管理的角度讲,细化到部件层面的管理,更利于对设备状态的分类、分析和统计,但在开发和应用阶段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开发工作中,部件的KKS编码的细化程度受到开发人员的技术限制;二是在实际应用中,受技术或工作流的约束,有时无法将具体信息定位到部件层面上,如设备管理之缺陷管理,运行人员所填缺陷单中的故障点,多数均无法准确定位到部件层面上。

设备信息管理对于设备管理人员所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但对于设备检修人员,对于运行人员等与设备密切联系的工作人员,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并没有带来任何的好处,相反,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和工作繁复度,导致设备检修人员和运行人员消极对待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导致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出现问题,使统计和汇总数据失去参考意义。

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设备和业务流程、设备与其他MIS管理系统的关联上,存在不够完善的情况。设备管理中各功能块的检索、统计、分类、分析、预警的功能不够完善,导致设备状态变化的分析手段受到制约,也进一步导致了因设备状态变化所导致的生产成本变化、设备安全情况变化的分析手段受到制约。

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一旦开发完成,当发生设备改造、设备异动、业务流程变化的情况时,设备管理人员受权限和技术能力的制约,只能对部分功能进行修改,无法进行较大的改动,导致信息系统功能和实际需求产生偏差,甚至导致某些管理功能模块不可用的情况。

2 提出的幾点想法

2.1 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因为在电力企业提高机组和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有效控制发电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标下,设备信息管理是所有管理功能的基础,通过对设备的信息化,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可以对设备状态加强监测,对设备流程进行规范,以保证设备安全,另外,可以合理安排维护和检修,有效控制发生的费用,以节约成本。

基于上述重要性,设备信息管理在电力企业的管理信息化中,必须处于先行的地位,而不应该先期就对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策划管理等模块进行重点关注,而忽略了设备信息管理的部分,因为没有设备信息管理的其他管理,只是空中楼阁,只能掌握成本变化、设备安全的情况,而无法找到成本变化、设备安全异常的根源。

2.2 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突出有效性

在设备树型结构的构建上,首先是KKS码的建立,设备KKS码的编制,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它是对现场设备的分类汇总,通过设备KKS码的管理,建立合理的设备树型结构,可以达到设备管理全面、方便、高效的目的,但因各电力企业的现场设备千差万别,导致没有统一的KKS设备编码,需要电力企业人员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其技术水平决定了设备KKS码编制的广度和合理性。另外,对设备树型结构的深度,即所讲的机组—系统—设备—部件的编制,也没有一个科学的论证,树型结构的深度过浅,将因信息不够全面而影响管理的水平,而树型结构的深度过深和过细,同样也因管理效率的低下而影响设备管理的水平。因此,科学、合理、全面反映现场情况的KKS编码成为设备管理模块开发的关键。KKS编制到部件是必要的,但部件层面的编制可以有所取舍,电力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技术力量和人员配制情况,将部件层面细分成主要部件、次要部件和配件,编码只编到主要部件或次要部件的小层面上即可。

电力企业的首要目标是保证运行机组和设备的安全,因此对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设备信息、设备状态、检修维护、设备缺陷、设备异动等均需要详细的记录。尽管各MIS开发公司均建立了相关的功能块,但更需要建立完善的以设备为基础的横向和以业务流程为基础的纵向的统计、分析、检索功能,以时间、类别等的统计、分析、检索功能,增加设备状态变化的报警预警功能等。同时,为使设备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设备的有效管理,最终达到和电力企业开源节流、节约发电成本、提高劳动效率相一致的目标,还需要设备管理模块和物质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策划管理模块的相关流程建立关联,使这些模块有数据上的相互支持,相互服务的功能,以实现电力企业的全局化管理。

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必须在电力企业规章制度能够规范覆盖的范围内,必须在能够有效监督手段规范覆盖的范围内,失去制度约束和监督约束下的设备信息和数据,其真实性、准确性是值得怀疑的,那么,其分析结果也是不具有参考意义的,只会徒劳增加管理的工作量和降低管理的效率。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不是越全面越好的,而是越有效越好的,有鉴于此,应对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各个功能块进行取舍,从电力企业设备信息管理的目标上,应确立首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以能提高首要目标的效果为标准,重点开发和完善相应的功能块,对于为保证次要目标而进行开发的功能块,可进行简化或舍弃。另外,从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和执行的角度出发,对无法进行有效制度规范和监督约束的功能块进行简化和舍弃。

2.3 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灵活性

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在现场应用时,现场设备情况、生产流程发生变化是必然的,而且是始终存在的。那么,就要求系统相应也要发生变化,只有不断适应需求的变化,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受到技术开发能力的限制,设备管理人员很难保持需求变化和管理要求相一致。这就需要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灵活性。

很多生产企业为适应市场的要求,控制内部的生产成本,使用ERP管理思想,而电力企业大多都使用MIS进行管理,发电企业更应该把ERP的管理思路和MIS相结合,这其中就要求MIS开发实现模块化、规范化设计,尽管电力企业在管理信息化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但其业务流程,节点控制等又有着完全相同的共性,MIS开发公司应该总结這些共性,开发出适合电厂使用的信息管理平台,而不是把软件开发和项目开发集于一身,就如适合电厂使用的DCS控制系统一样,其控制系统平台的开发和项目的开发是可以完全分离的,不同的系统所采用的不同的模块在现场进行不同的搭设,均可以实现现场的控制要求。这样,通过对模块化、规范化的信息管理平台的学习,电力企业人员完全可以有技术力量能够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和项目的开发,从技术上及时保证了需求和管理要求的一致性。

3 结语

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开发要得到电力企业领导的重点关注,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简化管理流程,突出管理重点,对重要设备管理功能进行重点开发,并使其具有较强的分析功能,其分析结果能一目了然地反映设备状态变化的本质。同时,MIS的开发软件应更趋于模块化和平台化,提高MIS项目开发的灵活性,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发电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猜你喜欢

设备管理信息管理系统
三维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在选煤生产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
基于三维TGIS的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SaaS模式下的房地产中介公司信息管理系统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
当前铁路工务线路设备管理对安全生产的作用分析
铁路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