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FNA 固定与动力髋骨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2020-12-16张可方冉林川黄瑞超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5期
关键词:髋骨围术股骨

张可方 冉林川 黄瑞超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骨科 河南郑州450007)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群体高发疾病,约占髋部骨折的65%,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其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由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严重,一旦受到外力撞击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骨折,若采用保守治疗,患者需长时间卧床,将降低其生活质量,且易引发褥疮、髋内翻、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及动力髋骨钉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用术式,其中PFNA 固定治疗具有稳定性强、可抗压抗旋转、保护周围组织结构等优势[2~3]。动力髋骨钉是在髓外进行固定处理,适用于稳定性骨折群体[4]。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8例,对比两种手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选取恰当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8例,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 组和B 组,各44例。A 组女20例,男24例;年龄75~92 岁,平均年龄(83.79±3.8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6例,跌伤15例,坠落伤13例;Evans 分型:Ⅰ型12例,Ⅱ型16例,Ⅲ型10例,Ⅳ型6例;合并糖尿病11例,高血压18例,冠心病15例。B 组女19例,男25例;年龄75~95岁,平均年龄(84.06±3.04)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5例,跌伤17例,坠落伤12例;Evans 分型:Ⅰ型13例,Ⅱ型18例,Ⅲ型8例,Ⅳ型5例;合并糖尿病10例,高血压20例,冠心病14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髋部明显肿胀;符合手术适应证;自愿参与研究;家属知晓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者;肝、肾功能不全者;伴有其他系统恶性肿瘤者;无法耐受手术者;有手术禁忌证者;精神异常,无法完成本研究者。

1.3 手术方法 A 组行动力髋骨钉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对骨折端行复位处理,在X 线机辅助下对复位情况进行透视,待复位效果满意后于大转子下方外侧作长度为15 cm 的手术切口,完全包括股骨外侧皮质及大转子,放置定位器,固定前倾角及颈干角,于股骨头中心钻入导针,完成测深步骤后调节组合钻长度,钻入至头颈部,于股骨头关节软骨面下10 mm 处拧入拉力螺钉,安装钢板,使用3~4 枚螺钉固定,安装尾帽。B 组行PFNA 内固定治疗,保持仰卧位,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手术切口取股骨粗隆顶点以上3 cm 处,沿股骨纵轴外侧向上作3 cm 的手术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组织,包括股骨大粗隆顶点,在C 型臂机辅助下牵引患肢外展30°进行复位,明确骨折复位满意后,于股骨大粗隆顶端内侧5 mm 处置入导针,行扩髓操作后置入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透视明确内钉位置后调整导针位置至股骨颈中轴偏下,置入螺旋刀片,确保刀片置入位置距离软骨面下1 cm 处,透视满意后安装锁定螺钉,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皮肤,手术结束。

1.4 观察指标 (1)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2)髋关节恢复情况: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表评估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满分100 分,总评分≥90 分为优,80~89 分为良,70~79 分为可,总评分<70 分为差。(3)并发症:坠积性肺炎、髋内翻、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A 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长于B 组,术中出血量多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s)

完全负重时间(周)A 组B 组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骨折愈合时间(周)4444 tP 72.36±10.2533.86±6.8720.6960.000209.88±86.5388.04±6.139.3170.00017.49±3.039.88±2.0618.1160.00024.01±5.2313.26±4.7712.1470.000

2.2 两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比较 A 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低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比较[例(%)]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A 组发生3例坠积性肺炎,3例髋内翻,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18%(8/44);B 组发生坠积性肺炎及髋内翻各1例,发生率为4.55%(2/44)。A 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44)。

3 讨论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创伤性疾病中发生率越来越高,由于高龄患者骨质较差,多合并骨折疏松等骨质问题。发生于股骨粗隆间的骨折多为不稳定性骨折,粉碎程度越严重,骨折复位后稳定性越差,且高龄患者常伴有基础性疾病,身体机能较差,骨折所导致的功能障碍使患者活动量减少,易加重基础性疾病病情,增加病死率[5~6]。因此,尽早恢复髋关节功能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关键所在。

因高龄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股骨距周围骨质强度下降等骨质问题,动力髋骨钉在治疗中使用的钉板骨界面接触稳定性下降,严重时可导致股骨头切割等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长于B 组,术中出血量多于B 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低于B 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 组,表明与动力髋骨钉治疗相比,PFNA 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更好,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7~8]。而PFNA 适用于各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势,术中采用螺旋刀片替代拉力螺钉,降低骨质流失,增强抗旋转能力,固定牢靠。当螺旋刀片植入后即被锁定,可防止股骨头旋转及退钉等现象的发生,增强加压及抗旋的作用,尤其对于高龄患者而言,可促进疏松的骨质密集[9]。此外,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需注意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加强术中血容量的补充及术后输血,以避免贫血现象的产生。动力髋骨钉术后存在相应的并发症,要求医生在手术方案选择时需综合患者病情及病情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术期感染的预防,指导患者术后依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宜的负重活动,以促进髋关功能恢复[10]。

综上所述,与动力髋骨钉治疗相比,PFNA 固定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效果较好,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髋骨围术股骨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每个人都有个包
分娩让女性更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