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应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冲洗及浸润辅助治疗糖尿病性足溃疡的有效性
2020-12-16邱春玉董阳张春玲许诺
邱春玉 董阳 张春玲 许诺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医院〉 南阳473003)
糖尿病是当前危害民众身心健康的常见慢性非感染性疾病之一,属于终身性疾病,病情不断进展,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糖尿病性足溃疡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是因糖尿病引起缺血性、末梢神经病变,出现足部坏疽、感染、溃疡等现象,甚至会增加截肢风险[1]。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糖尿病性足溃疡的常见病原体,现代研究缺乏针对性抗生素,无法促进溃疡愈合,甚至会增加细菌耐药性。目前,抗生素多不作为治疗糖尿病性足溃疡的方法,而为了促使溃疡愈合,中药制剂外治获得了良好效果[2]。本研究探讨糖尿病性足溃疡患者采用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旨在为临床用药的治疗及选择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足溃疡患者7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40~73 岁,平均(56.05±4.36)岁;糖尿病病程3~18年,平均(11.15±2.43)年。观察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40~72 岁,平均(55.97±4.35)岁;糖尿病病程3~18年,平均(10.97±2.45)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标准。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肢端皮肤出现糜烂、水疱、溃疡、坏疽等症状,符合《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3]中糖尿病性足溃疡诊断标准;(2)溃疡创面面积在10 cm2以内;(3)无相关药物禁忌证;(4)患者及家属知情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局部坏死、感染严重,需采用截肢手术;(2)因放射性等因素导致皮肤溃疡及恶性病变;(3)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官障碍及恶性肿瘤;(4)有酗酒、药物依赖史;(5)存在本研究药物过敏史。剔除标准:研究期间主动退出或参与其他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及时给予基础疾病治疗,积极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并进行抗感染、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清除明显坏死、感染严重组织,深部窦道及脓腔者宜进行扩创,保留创面。在换药时,须评估创面,若再次出现感染、坏死,应及时清创。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治疗,即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以浸润的纱条覆盖或填塞。观察组局部应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冲洗及浸润辅助治疗,取复方黄柏液涂剂(国药准字Z10950097),纱布条浸泡后,覆盖或填塞于创面;若溃疡较深,以复方黄柏液涂剂深部冲洗,每次使用剂量10~20 ml,2 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 周。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溃疡面积,采用Image Pro Plus 图像处理软件测量。(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介质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 反应蛋白(CRP)。(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糖尿病足中医症候制定评分标准,即主症+次症评分,主症:创面脓液、红肿肉芽、创面深度、创面面积,评分以严重程度计0、2、4、6 分;次症:疼痛、口渴、大便干、小便黄等,评分以严重程度计0~3分。评分越高,临床症状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溃疡面积比较 治疗前,两组溃疡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 周两组溃疡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溃疡面积比较(cm2,±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溃疡面积比较(cm2,±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3535 tP 8.08±1.647.97±1.650.2800.3902.41±0.39*>4.95±0.72*>18.3510.000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3535 tP 28.15±2.9627.97±3.010.2520.4017.51±2.68*>16.45±2.85*>13.5190.000
2.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CRP 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介质表达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介质表达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TNF-α(ng/L)治疗前 治疗后3535 tP 8.12±0.758.09±0.760.1660.4342.46±0.51*>4.85±0.86*>14.1420.00015.02±3.4114.98±3.450.0490.4812.52±0.78*>4.36±0.91*>9.0820.000
3 讨论
糖尿病性足溃疡病程长、病情易反复,若持续进展,严重者甚至会诱发截肢风险,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临床治疗糖尿病性足溃疡时,须注意保护足部溃疡,清除坏死组织,恢复肢体皮肤血流,积极调控代谢功能,并预防疾病复发[4~5]。但因糖尿病性足溃疡发病机制复杂,病原体复杂,现代医学治疗缺乏效果。故选择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治疗糖尿病性足溃疡的主要研究方向。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足溃疡属于“脱疽”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气血两虚、阴阳失衡为本,瘀血、邪毒及湿热为标,并瘀阻于脉络、血液及筋骨内,使肢体出现红肿、疼痛、溃疡,伴有臭味、分泌物增加等表现。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足溃疡时,应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为原则。复方黄柏液涂剂是由黄柏、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蜈蚣等中药组成,君臣配伍有序,可直接疏通创面,抵达病所,缓解疼痛,控制感染[6]。方中黄柏有清热解毒、除湿化瘀的作用;连翘有清热化湿、祛瘀散肿、解毒排脓的作用;金银花有清热解毒、消肿活血的作用;蒲公英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消肿排脓的作用;蜈蚣有活络化瘀、排脓消肿、退炎治疮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李友山等[7]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表明局部应用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获得明显效果,原因在于局部应用复方黄柏液涂剂,通过冲洗、浸润,使药物直接进入创面深部脓腔、肌腱间隙,能够有效清除创面的致病菌及脓液,预防创面感染发生;同时能保持创面的湿润性,加快坏死组织的溶解,以此降低创面继发性损害。
TNF-α、CRP 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其水平越高,表明机体创伤越严重。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TNF-α、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复方黄柏液涂剂局部应用,可促进机体创面微循环,改善创面血运及感染,以此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同时能刺激各种生长因子的趋化、合成及增殖,利于创面愈合。综上所述,局部应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冲洗及浸润辅助治疗糖尿病性足溃疡获得理想效果,能够促进溃疡愈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