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某猪场配怀母猪脱肛治疗方案比较及其预防

2020-12-16张振玲

猪业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青霉素猪只猪群

朱 镇,张振玲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动物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6)

猪的脱肛(即直肠脱出)主要是由于直肠肿胀和肛门括约肌松弛所导致,是猪的常见疾病之一。猪脱肛原因较为复杂且在任何生长周期、任何季节都有发生脱肛的可能性。脱肛多发生在青年猪身上,即体重在20~70 kg之间、50~300日龄左右的猪只身上,同时,一些体格瘦弱,临近分娩或分娩不久的猪也容易出现脱肛情况。病猪脱肛症状较轻时,仅有一小段直肠脱出体外,但仍可自行还纳,不过排便时会再次脱出,之后再次重新纳回原位,此阶段不仔细观察难以发现。若放任不管,病情会继续加重直至大部分直肠持续地脱垂于肛门之外。直肠长时间暴露会导致直肠黏膜出血、糜烂甚至坏死。另外,直肠脱出时间较长会使其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的感染,严重影响猪只健康。脱出的直肠表面会有黄色的渗出液、血液及化脓性分泌物附着其上,加上直肠长期脱出造成的物理损伤,会变得破烂且不完整。此时,病猪会出现体温上升,无食欲和精神萎靡的情况,频频做出排粪姿势,且易怒。猪脱肛若不及时治疗会致其死亡。上海某规模猪场配怀母猪圈舍亦不时出现几头母猪发生脱肛现象,文章对3种治疗母猪脱肛的方案进行了比较,并结合该猪场的实际情况给出预防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研究对象

配怀舍生产母猪编号zy0169,4月5日巡栏时发现其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侧卧在地,频频努责,排粪不出,脱肛严重,直肠脱出约5 cm。采用手术缝合法对其进行治疗。

配怀舍生产母猪编号zy0155,3月5日巡栏时发现其虽有进食,精神尚可,但不断努责,脱肛较为严重,直肠脱出约3 cm,已无法自由纳回腹腔。采用热灼法对其进行治疗。

后备舍后备母猪编号yc0787,3月10日进行诱情时发现其有脱肛现象,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瘫倒在地,频频努责,却并无粪便排出,直肠脱出肛门约4 cm,且脱出的直肠已经遭到其他猪只的啃咬,鲜血直流。采用固涩液治疗法对其进行治疗。

1.2 研究方法

分别使用3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3头患病母猪进行治疗,并观察比较治疗效果。3种方法分别是:手术缝合法、热灼法和固涩液治疗法。

1.2.1 手术缝合法

使用的材料为5%碘酊溶液、75%酒精溶液、生理盐水、持针器、缝针、线、注射器、青霉素、绑定器和绳索等。

首先用绑定器固定好患病母猪,再用绳索套住四肢,用力一拽将猪拉倒,让猪侧卧,将绳索绑在附近栏杆上,将猪保定。接着使用生理盐水清洗脱出的直肠表面,将表面的污物洗去。淋上5%碘酊进行软化,待直肠软化后,用75%酒精脱碘,再均匀抹上青霉素粉来抗感染,用手将脱出的直肠纳回原位,再根据下针位置选择适用的缝针,一般情况下使用圆针[1]。用持针器夹住缝针,在肛门周围1 cm左右插入,连着猪只皮肤、肌肉和直肠一起进行袋口缝合。将青霉素软膏涂布于纱布上,将纱布圈成直径2 cm的纱布条垫在缝线下方,扎紧缝线。将生理盐水注入直肠内部反复冲洗。然后再在肛门四周肌肉约2 cm处注入适量青霉素溶液防止发生感染[2]。

1.2.2 热灼法

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生理盐水、75%酒精、青霉素、注射器、铁针、枯艾叶、石菖蒲、冰片粉和打火机等。

首先,将患病母猪保定,将猪保定后,用生理盐水清洗脱出的直肠,将污物洗去后,用手送回脱出的直肠,在把直肠送回原位后,用75%的酒精在肛门四周进行消毒。接着用打火机烧热铁针,将铁针插入肛门周围约2 cm的位置,插入深度为4 cm左右的肌肉中,刺激肌肉,使其收缩,将直肠固定。直肠固定后,在肛门周围注射青霉素溶液抗菌,防止发生感染[3]。

其他的操作方法还有:点燃提前制备好的药柱卷,灭明火,用燃烧的烟熏直肠表面,刺激局部神经血管,促进直肠与括约肌自动收缩,使其自行还纳[4]。

1.2.3 固涩液治疗法

需要使用的材料有生理盐水、75%酒精溶液、2%普鲁卡因溶液、5%碘伏溶液、固涩液和注射器等。

首先,将患病母猪保定,将猪保定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脱出的直肠,再用5%碘伏溶液软化脱出直肠,用75%酒精冲洗,直到脱出直肠表面的污物被洗净,再把脱出的直肠塞回原位,用手指插入患病母猪肛门,并捏住肛门,防止直肠再脱出,肛门周围用75%酒精消毒。向20 mL固涩液中加入2%普鲁卡因3~4 mL,混合后注入肛门周围。在距肛门边缘1~1.5 cm处,进针深度约4~5 cm,缓慢注射药液[5],共注射4~5次。注射完固涩液后,等待3~4 min,待固涩液凝固,直肠固定后,再在直肠周围1 cm处注射青霉素溶液防止发生感染。

1.2.4 术后护理

需准备注射器、青霉素、30%安乃近溶液和10%维生素C溶液等。

在将脱出直肠纳入腹腔后,还要对患病母猪进行术后护理与持续的观察。具体操作如下:每天两次在患病母猪肛门部位涂抹青霉素软膏,并且肌肉注射青霉素1瓶、30%安乃近10 mL以及10%维生素C的混合溶液10 mL,每日注射两次,连续注射3 d。期间,需要给病猪饲喂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并提供充足的生理盐水,同时还要保持猪圈温度适宜、干燥通风。

2 结果与分析

2.1 3种不同治疗方法效果比较

配怀舍生产母猪zy0169在进行手术缝合治疗时,挣扎得十分厉害,导致缝合困难,并几次挣脱绳索,危及技术员安全。但在手术缝合法治疗后的几天,未见其再次脱肛。5 d后伤口愈合情况良好,不见血液或浓汁排出,进食正常,精神尚可,排粪不再努责,粪便成型,不见血丝。总体而言治疗效果较好,因此缝合治疗法可作为猪场治疗母猪脱肛的主要手段。

对配怀舍母猪zy0155进行热灼法之后,发现刺激直肠或者是肛部四周的肌肉无法有效地使直肠缩回。热灼法相比于手术缝合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在反复操作数次后,依旧不起作用。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患病母猪肛门周围松弛的肌肉已无法感知热灼刺激,增大刺激程度或者换一种刺激的方法可能会有效,又或者此法对脱肛严重的猪无效,所以脱肛严重时不建议使用热灼法治疗。

后备猪yc0787在使用固涩液治疗法治疗后,短时间内直肠能够恢复原位。但等到隔天巡栏时发现再次出现脱肛现象,由此可见固涩液治疗法无法使直肠完全复位。固涩液疗法的疗效有限,其操作难度介于热灼法与手术缝合法之间,其疗效不如手术缝合法,无法使猪直肠长久复位,亦不推荐猪场使用。

2.2 影响母猪脱肛因素及分析

2.2.1 疾病、生理或遗传因素

引起母猪脱肛的原因有很多,很多疾病可引起猪脱肛,如长期便秘、顽固性下痢、阴道炎、尿道炎、尿道结石[6]等疾病,亦或是猪只患有呼吸道疾病时咳嗽厉害、腹压增加,也会造成直肠异位而脱出[7]。治疗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脱肛时,既要治标也要治本,不但要治疗脱肛,还要把引起脱肛的疾病一起根治。

母猪过肥时也可能引起猪脱肛。母猪妊娠后期会出现腹压过高、子宫压迫直肠、肛门括约肌松弛或者运动量不足等情况,这些情况也可能引发其脱肛[8]。还有些生产母猪过于肥胖,四肢无法支撑导致瘫痪进而脱肛,这种猪一般直接淘汰,无需进行治疗。当猪群密度过大、猪只扎堆拥挤时,可能会发生过度挤压而导致的腹腔压过大,继而发生猪只直肠脱出的情况[9]。猪群密度大,运动量不足,消化不良而导致的脱肛现象无实际办法解决,因为此种原因受猪场的生产条件制约。

此外,猪只脱肛还有一部分遗传因素,有习惯脱肛史的母猪所产的幼崽脱肛的概率要大于正常母猪所产的幼崽[10]。携带某些特定基因的猪更容易出现脱肛现象。就上海某猪场而言,生物安全措施执行到位,猪群健康,猪只偶有感冒并无其他严重问题出现,则该猪场由疾病诱发的猪脱肛问题基本可以排除。在记录完备的猪场,每头猪都有其特定编号,并且可根据追查到其亲代,若出现遗传性脱肛要及时淘汰问题猪。该场未发生同亲代猪只相继脱肛现象,每头脱肛猪只都属于不同的亲代,所以该场也没有遗传性脱肛问题。

2.2.2 其他因素

当猪只过量食用某些药物(如林可霉素,泰勒菌素等)时可能引发直肠肿胀,继而出现脱肛现象。当猪只长期食用某些抗生素会使猪肠道菌群失调,继而发生便秘脱肛现象[4]。一些毒素如霉菌素等被猪进食后,也能够引发猪只的直肠肿胀,继而出现脱肛现象[11]。猪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饲料中粗饲料营养水平过高、突然更换饲料等,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猪只发生脱肛现象。上海某猪场配怀舍料塔较小,饲料两天一运,保证新鲜,并且偶尔才会在饲料中添加中药添加剂,因而猪只误食药物导致脱肛的可能性较低。

另外,猪只摄入过多饲料,会引起消化不良,进而便秘脱肛[12]。饮水不足导致大便干结形成便秘,也会导致猪只脱肛现象的发生[13]。该场对猪只进行饮水管控的方式存在一定问题,采用多头猪只共用一个水槽,目前尚未达成“一猪一饮”的饮水条件,因此每次喂水都要人工开关。这样不仅为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还易导致饲料霉变,从而发生猪只食用霉变饲料导致流产、脱肛的情况。因此,对该猪场来说,尽快达成“一猪一饮”的饮水条件至关重要。

该猪场的后备舍母猪是自由采食,所以常出现部分后备猪过度采食饲料,而导致消化不良从而发生便秘脱肛的现象。若适当改变饲料配比,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帮助猪消化排泄,从而减少后备舍母猪发生便秘脱肛的情况出现[14]。

还有一些管理不善的猪场可能会因为天气因素,导致猪只产生应激反应,出现消化不良进而便秘脱肛的情况[15]。上海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5月初气温便可以达到30 ℃以上。而上海某猪场配怀舍共12排猪,每排又分东西两排。最北面是风机,最南面是水帘,因此只对靠近水帘的3~4排母猪降温有效,风机的降温功能也只对风机附近的数排母猪有效,而处于猪舍中间位置的猪只就很容易出现热应激,在5月初的几天里,位于猪舍中间位置的很多猪只都无精打采,甚至有两三头猪发生中暑死亡的情况。高温也会引起母猪脱肛。

2.3 母猪脱肛的预防

综上所述,对于上海某猪场预防母猪脱肛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要改善饲料配方,增加青绿饲料的比重;第二,要尽量达成“一猪一饮”的饮水条件;第三,要合理管控猪群密度;第四,要增加猪舍内的降温设备,尽量避免猪只发生热应激;第五,要增添员工数量;第六,要严格记录猪只配种情况,避免近亲交配。

此外,动物福利水平对猪群的疾病预防也有影响。首先这要求猪场工作人员能够关爱动物天性,能及时发现猪只的异常现象,并尽早将它们转至病猪栏,提供治疗[16]。动物福利还包括要保持猪舍通风干净,有充足的饮水和饲料,猪只饲养密度不宜过高,要让猪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转猪时采取平静温和的方式,设定一条路线清晰、光线明亮、能够容许两头猪并排走的赶猪道,让猪能按自己的步调缓慢前行。猪是一种社会化动物,在猪群中混入新的猪时会造成对水、食物的争抢,还有可能发生因群内地位竞争而引发打斗,所以在引入新猪时,应给栏中增加庇护所,供新猪躲藏保护,或者减少猪群密度,让新猪对原群的影响降至最低,并快速建立新的猪群社会等级[17]。

3 小结

由于疫情原因试验时间有限,文章所使用的病例数量较少,比较治疗方案时就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和代表性,可能会使结果不够全面,这也是该试验最应当改进的部分。但就笔者查阅的大量文献、实际的治疗效果、投入成本、便利程度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手术缝合法依然是治疗母猪脱肛的最佳方法。

造成上海某猪场母猪脱肛的因素大多数是由消化不良、气温变化、猪群密度或者瘫痪猪等非疾病原因引起的。该场对瘫痪引起脱肛的猪采用直接淘汰的方式,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脱肛仅采取缝合治疗,缺乏术后恢复管理,其主要是由于猪群密度过大,工作人员无暇照顾所致。应提高工作人员的饲养管理水平,以提高效率,并可考虑增加工作人员数量,从而使得有人照顾脱肛缝合手术后的患病母猪,可有效减少脱肛猪的死亡,减少猪场损失,提高猪场效益。

猜你喜欢

青霉素猪只猪群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青霉素皮试”5误区,你中招了么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青霉素皮试”5误区,你中招了么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