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扶贫发展路径探究
2020-12-16游波平
游波平
农村产业扶贫发展路径探究
游波平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402160)
党中央和政府始终关注着农村攻坚扶贫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分别从政策扶持、社会扶持、产业扶持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农村脱贫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部分地区受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依然无法摆脱贫困现状,给农村脱贫攻坚任务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农村产业扶贫发展路径上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农村产业;农村脱贫;产业扶贫;发展路径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全面小康生活的目标得到进一步实现,但是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地形复杂,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始终无法摆脱贫困。我国长期以来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的数量约占全国总人口60 %,但是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农村产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问题,农村脱贫攻坚任务变得更为重要与紧迫。
1 农村产业扶贫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农村产业扶贫就是围绕着如何增加贫困地区群众收入,如何摆脱贫困这一问题开展的。通过农村产业的建设,可以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贫困人口的收入稳定增长,这是一个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扶持政策,其目的不是解决当前的贫困问题,而是帮助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对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
2 农村产业扶贫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主客观等多种因素导致农村产业发展的难度大
一方面,农村地区地理位置情况复杂,一些偏远地区地势陡峭、高低不平,交通极为不方便,严重影响产业发展,同时经济水平和物质技术水平也制约着农村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贫困地区教育资源较差,人们的思想相对落后,发家致富的愿望、思想观念、劳动技能等因素也会成为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因素。
2.2 贫困地区的差异性导致农村产业的千差万别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特别是文化差异、自然资源、产业发展需求、贫困差距等都不尽相同,政府无法进行统一的指导和扶持,农村产业的多样化也导致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2.3 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要求农村产业的生态性
我国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江河流域上游和湿地湖泊附近,这些地区大多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地,自然环境脆弱,十分容易遭到破坏,在发展产业时,不能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否则或破坏贫困地区当地的发展根基和生态安全[1]。因此,在选择农村产业发展方向时,局限性非常大,想要找到合适的产业十分困难。
2.4 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整体水平落后
一方面,贫困地区的人们大多数思想保守、缺乏改革创新精神,除了当地高度集中的传统产业外,其他产业都比较落后,经营方式也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竞争力低;另一方面,贫困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落后且陈旧,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落后也使得农村产业很难发展起来。
贫困地区的农村产业大多是分散零碎的家庭农户,以家庭式作坊为主,与其说是产业,不如说是一种职业,这样的产业很难凝聚在一起,市场波动稍微增大,这类产业就将难以承受,无法抵抗市场风险。同时,青壮年的流失使得农村产业大多是由留守的非青壮年劳动力,这类人缺乏技术和体力且文化素质较低,难以促进产业发展。
虽然国家对贫困地区扶贫力度逐步增加,但是从农村地区与产业相关配套的服务体系却很落后,农户启动资金融资难,扶贫资金也很难争取,这就导致农村产业深加工不足,附加价值低,处于产品加工的初级阶段,这样的产品即便价格较低,但是缺乏市场竞争力,销量依旧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产业大多都因为无法持续发展而以失败告终。
3 加大农村产业扶贫力度的策略
3.1 农村产业扶贫要因地制宜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就发展什么产业,应积极借鉴其他地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先进经验,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同时农村地区自然风光优美,可以考虑发展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2]。产业扶贫的规模要结合贫困地区当地的实际情况,从科学的角度布局,不可以盲目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
3.2 农村产业扶贫应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城市回到了农村,农民返乡创业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这给农村带来了活力,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村产业扶贫带来了良机。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资金融资困难等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保证扶贫资金到户到人,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分配与管理,培养建设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同时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水准,增加贫困户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将同类产业集中整合,建立大型的产品加工厂,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通过成立经济合作组织、各种行业协会,为农户服务,增加产品销量。
3.3 农村产业扶贫应加强对贫困户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贫困地区群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思想观念较落后,技术水平尤其是应用新科技的水平不高,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相关课程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加强对贫困户群众的技术培训与指导,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让农户至少掌握1~2门有竞争力的核心技能,以此增强农户参与产业的积极性和抵抗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保证农户产业可持续发展,收入稳定增长,实现长期脱贫。
3.4 农村产业扶贫应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农产品加工能力低会导致三种后果:一是农产品加工程度低造成产品缺乏附加值,对农户的收入造成影响;二是收入情况会严重影响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效益不好,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也会降低;三是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无法保障农户的收入稳定增长,达到脱贫目的,因此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十分必要[3]。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通过整合、兼并、合作等手段,整合农产品加工资源,培养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当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树立产业优势;另一方面,加强与地方高校、研究所的联系,将科研与技术相结合,用科学手段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4 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在不断进行,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农村脱贫攻坚任务极为重要。农村产业扶贫作为国家扶贫措施之一,对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政府的资金补助固然重要,但是加强产业的扶持建设才是贫困地区群众摆脱贫穷的长远之计,贫困地区群众应该发挥吃苦耐劳、敢于创新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的未来。
[1]常天卓,丁静怡,张舒羽.脱贫攻坚工程下农村特色产业面临的问题和策略[J].农村科技与经济,2018(3):161-162.
[2]王申福.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产业扶持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19(9):242.
[3]李成实.农村产业扶贫的困境与路径研究——以怀化市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8(10):5-8.
F323.8
A
2095-1205(2020)03-135-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