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蓝耳病防治

2020-12-16李彩霞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耳病猪群病猪

李彩霞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719200)

1 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该病传播迅速、发病快,易继发其他猪病,死亡率高,对养猪业发展具有极大危害。

1.1 病原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外形呈卵圆形、有囊膜,直径大小在40~60nm,表面约有5nm 大小的突起。该病毒(PRRSV)是由鼠的动脉炎病毒通过脱酶后产生的变异增强毒力。最初是经伤口感染中欧的一些野猪,再通过家猪和野猪的接触,病毒进入家猪群引起家猪发病,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

1.2 流行病学

猪蓝耳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只感染猪,呈地方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深春初夏多发,各个品种、不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妊娠母猪和1 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

1.3 传播途径

已被感染的带病毒猪流动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通过接触传播、空气中飞沫传播和交配传播及胎盘垂直传播等,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其次猪饲料、运输工具、器械、粪便及尿液接触均可感染本病。

1.4 潜伏期

猪蓝耳病的潜伏期根据猪的体质、感染毒株数量、饲养环境条件不同而不同,最急性没发现任何症状突然死亡,一般最短3d,最长可达37d。

1.5 发病机制

猪蓝耳病毒(PRRSV)感染猪后可在猪体内存活数月之久或更长的时间,当猪抗病力下降或环境条件不适时即可引起发病,毒力强、症状重的猪来不及治疗死亡。带毒猪在2~14 周接触易感猪群均可将病毒传给其他易感猪,通过血液循环感染怀孕母猪胎盘引起妊娠后期母猪流产。

2 症状

猪蓝耳病受病毒株数量、免疫状态、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临床症状差异较大。临床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隐性型等。

2.1 急性型

架子猪和肥育猪发热、咳嗽、食欲不振,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被毛稀少处、双耳背面、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出现大面积深紫色或紫色斑块。种公猪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低下,被毛粗乱,精液品质极度下降,精子出现畸形,精液带毒;母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呼吸极度困难,妊娠3 月以上母猪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弱仔。母猪流产率可高达60%~80%,怀孕母猪死产率、木乃伊可高达50%左右,所产新生仔猪表现为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至40℃以上,腹泻,被毛粗乱,共济失调瘫痪等症状,渐进性消瘦,眼睑水肿,死亡率达80%~100%,少数耐过生长缓慢成为僵猪,母猪产后无乳、胎衣滞留和产道分泌物增多。

2.2 慢性型

主要表现为猪群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母猪群繁殖性能障碍,免疫功能下降。继发支原体、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较多,其发病率上升。

2.3 隐性型

被感染的带猪蓝耳病毒猪临床未见发病症状,但猪群血清学抗体阳性检出率在30%~90%之间,是最危险的传染源,流行季节可引起养猪场或整个村片猪发病,大多表现为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持续性感染较严重症状。

3 防治

该病毒对光射、强酸、强碱、干燥等抵抗力较弱,对常用的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对有机溶剂特敏感,如经氯仿处理后其感染性可下降99.99%,在空气中可以保持3 周左右的感染力。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保持圈舍干燥,搞好春秋两季防疫是防治本病的最佳措施。

3.1 不轻易引种

本地区要建立稳定的种猪场,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制止养猪户在外地市场购猪。种猪场更换种猪品种需要引种,必须搞清所引猪场没有发生过任何疫情,引入种猪隔离饲养一月,血清学检测为阴性健康方可作为种用饲养。

3.2 搞好免疫接种

坚持防重于治方针,春秋两季做好预防猪蓝耳病灭活疫苗注射。

3.3 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各阶段猪群的饲料营养搭配,保证保证猪群营养水平,提高猪群对病毒、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喂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

3.4 药物防治

高热不退的病猪可用复方花青素、牛磺酸、水杨酸混合饮用,连续用3~5d;其他病猪可用复方花青素、泰乐菌素、多西环素拌入饲料饲喂;对继发感染可用多西环素或头孢类青霉素、复方穿心莲、复方柴胡、氨基比林等注射液清热解毒、杀菌消炎。

总之,做好预防免疫、加强饲养管理、圈舍干燥通风、环境清洁卫生,提高自身抗病力是减少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猜你喜欢

耳病猪群病猪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猪蓝耳病临床诊断与综合防治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病猪喂药有办法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
猪蓝耳病发病的特点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