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易感性疾病与防控
2020-12-16闵令男
闵令男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农牧局畜牧工作站 068450)
当前,羊的易感性疾病主要包括细菌性疫病、支原体感染和病毒性疾病,下面具体介绍。
1 羊梭菌性疾病
羊梭菌性疾病包括羊快疫、羊猝击和羊肠毒血症[1]。羊快疫由腐败梭菌引起,主要引起真胃的出血性炎症,腐败梭菌是革兰氏染色阳性的厌气杆菌,可以产生毒素,对消毒药物敏感。绵羊易感性强,山羊和鹿也可以感染,本病在秋冬和寒冷季节高发,腐败梭菌产生的毒素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体内,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急性休克和死亡。羊猝击由C 型魏氏梭菌的毒素引起发病,主要引起肠炎和腹膜炎,成年绵羊发病较多,冬春季节高发,病菌可以通过污染饲料和饮水导致健康羊发病,病菌通过消化道在小肠内繁殖并产生毒素,通过血液循环产生毒血症。羊肠毒血症是由D 型魏氏梭菌在肠道繁殖产生毒素后导致发病,D 型魏氏梭菌是土壤中的常在菌,病菌很容易通过饮水和饲料进入消化道,在正常情况下不引起发病,突然改变饲料,饲喂大量谷类和清嫩饲料后导致菌群不调,D 型魏氏梭菌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毒素进入血液后引起全身毒血症,损害神经系统并导致死亡。羊快疫、羊猝击和羊肠毒血症是羊及其易感的细菌性疾病,可以通过注射三联苗进行免疫预防。
2 羊支原体性肺炎
羊支原体性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羊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胸膜发生纤维素性炎症,病死率很高[2]。病原革兰氏染色阴性,在琼脂浓度较低的培养基上可以长出“煎蛋”状菌落。病羊是主要传染源,病原可以通过呼吸道空气飞沫传播,在阴雨和潮湿的环境,羊群拥挤和通风不良等因素会导致羊只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寒发病,发病后有很高的死亡率。预防羊支原体肺炎可以通过免疫接种,加强引种时的隔离检疫,发现病羊要立即隔离饲养,加强护理并对症治疗。
3 羊痘
痘病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传染性疾病,感染羊的痘病毒包括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绵羊痘病毒主要感染绵羊,在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痘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绵羊都易感,羔羊感染后有很高的死亡率[3]。病羊感染后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结膜发红,皮肤出现红斑,继而变成丘疹,形成脓疱,逐渐干燥结痂。山羊痘的临床表现相似,主要感染山羊,预防痘病毒感染可以通过疫苗接种,对发病羊及时隔离,发病后采用对症治疗的措施,局部涂抹高锰酸钾或紫药水、碘甘油等,应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4 绵羊肺腺瘤病
绵羊肺腺瘤病为肿瘤病,是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本病有很长的潜伏期,患羊出现咳嗽,消瘦和呼吸困难,在肺泡和支气管上皮有肿瘤增生[4]。病原为绵羊肺腺瘤病毒,是一种线性单股负链的RNA 病毒,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羊都可感染发病,病羊消瘦明显,潜伏期6~9 个月,病羊体温升高,在驱赶时咳嗽和呼吸困难加重,又称驱赶病,本病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发病羊应隔离并宰杀,防止疾病流行扩散。
5 结语
羊的疾病种类不多,易感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是引起毒素中毒及败血症的梭菌性细菌病导致的羊快疫,羊猝击和羊肠毒血症,还有支原体性感染导致的羊支原体性肺炎,病毒病包括引起痘疹的羊痘病毒感染及引起肿瘤的绵羊肺腺瘤病。在羊饲养过程中要积极观察羊群健康状态,有发热和精神沉郁的病羊要立即隔离饲养,并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诊病原,在春秋交替和冬季的寒冷季节要做好防寒保暖,加强羊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羊舍粪便,饲料不要存储太多,防止发生霉变。羊场要加强羊病宣传教育和检疫工作,基层饲养员缺乏羊病防控常识,可以通过多媒体和防治手册等加强羊病的宣传教育[5]。加强羊舍的饲养管理,其他畜禽不要与羊混饲,羊舍的光照和通风要好,同时要定期消毒,每年消毒次数不少于3次。做好羊的饲养观察记录。羊病是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只有改善羊场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让羊的饲养环境更加安全和舒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疾病发生,提高养羊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