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核心素养指导下革新教学方式,强化历史教育的成效性

2020-12-16俞建梅甘肃古浪县第二中学

教书育人 2020年1期
关键词:史料高中生教学方式

俞建梅 (甘肃古浪县第二中学)

当前,教师应关注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色,思考可以借助哪些方式实施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指导学生投入到知识点的探索和辩证分析中。基于这样的教学要求,教师应该让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并获得情感态度的熏陶。

一、教师要关注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革新传统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理念没有满足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要关注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在其指导下革新教学方式,对学生开展创新性的知识讲解。首先,教师应对核心素养进行全面的认知和内涵界定,从而实施更高水准的课程教学。其次,教师应革新陈旧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构建模式,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如借助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教学。这样可以增强高中生投入知识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其核心素养。

二、教师要立足合作探究,提升高中生对史料进行分析和运用的能力,强化其家国情怀

基于高中生体现出的认知能力与课程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合作探究提升班级学生对史料资源的分析和运用能力。同时,教师借助合作探究强化班级学生的合作意识,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认知,从而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获得更高层次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对学生开展“抗日战争”教学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探索兴趣及认知能力进行分组,然后提出探究任务以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观点整理。一是根据教材知识对抗日战争的过程进行梳理,构建清晰的发展脉络,引导学生对抗日战争进行客观的认知。二是借助图书馆和微机室进行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分析这些史料所蕴含的内涵和观点,对史料内容进行辩证分析和认知。三是立足诸多史料资源提出自己的观点,谈谈对抗日战争和诸多革命烈士的情感认知,引导学生尊重革命烈士,树立爱国情感。这样可以在丰富课堂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提升高中生对史料资源的分析和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强化核心素养的落实效果。

三、教师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创设问题情境,增强高中生的时空观念与历史解释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能在课程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在核心素养指导下革新教学方式,以此让高中生通过课程教学得到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点实施探索,利于学生对历史学科进行深度的认知,有着比较强的教学研究价值。基于这样的教学需求,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创设问题情境,增强高中生的时空观念与历史解释能力。

例如,对高中生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前,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搜集相关史料内容,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工业革命的爆发背景及具体过程,增进学生对工业革命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提出多个方面的思考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对工业革命的背景、进程、成果以及历史影响进行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给各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西方开展工业革命时,我国处于哪个朝代?发展情况是什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能指导高中生对历史发展进行横纵向的分析,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同时强化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符合核心素养提出的能力培养要求。

教师应在核心素养指导下革新教学方式,通过课程教学让高中生正确认识历史的发展,获得情感态度的熏陶。基于这样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深度的剖析,借助合作探究等方式开展高水准的知识讲解,提升高中生对课程知识的探索能力。

猜你喜欢

史料高中生教学方式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史料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