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瘟和蓝耳病退出国家强制免疫的问题及建议

2020-12-16李水兰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养猪业耳病猪病

李水兰

(云南省个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61000)

《国家猪瘟防治指导意见(2017~2020 年)》,猪瘟、蓝耳退出强制免疫范围,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前几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控规(2012~2020 年)》将猪瘟列入重点防治病种,并明确指出猪瘟净化的阶段性目标。但在2017 年有一些养殖业人士质疑问题丛生的招标免费疫苗质量问题。之后取消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强制性免疫的呼声在行业内陆续出现。

1 历年对猪瘟蓝耳病强制免疫的举措

自猪瘟、猪蓝耳病按照国家一类疫病实施强制免疫以来,有效控制了猪瘟、猪蓝耳病的发生,加之近些年来按照全省“321”工程进行猪的强制免疫,两病和口蹄疫疫病很少发生,其他猪病发病率、死亡率也大为降低,强制免疫后由于强制免疫机制和技术得到保障,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能达到国家标准的70%以上;另外个旧市仔猪多数是在去势时同步进行生猪“321”工程强制免疫,有了技术能力支撑,给养猪户带来方便和防疫效果上的实惠,更为重要的是确保了防疫密度和质量,有效控制了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的发生。

2 猪瘟蓝耳病退出国家强制免疫后的趋势

如果现在两病退出国家强制免疫,县乡级兽医部门没有资质采购猪瘟蓝耳苗,无法保障防疫成效,对个旧市生猪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防控将会带来战略性的挑战,无保障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国家标准的70%以上;无法保障防疫效果,易造成疫病流行。

3 对山区散养户的免疫分析

本市多数地区为边疆贫困山区,经济贫困、落后,养殖水平低,规模化产业化养猪水平极低,自繁自养数量极少,多数为散养户,跟不上“十三五”兽医现代化防疫要求。其防疫意识差,防疫观念淡薄,风险意识较低,如果当地政府不进行强制免疫,疫情风险在农村会很大,会造成很大的免疫空白区,一旦两病病源传入势必造成两病流行,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4 对规模养殖户的免疫分析

对规模化产业化养猪发达的地区(或场户)来说,猪瘟和蓝耳政府不强制免疫他们也要免疫,对他们来讲,如何有计划实施计划免疫是关键,因为多年的养猪业风险造成的损失谁都不敢疏忽,他们会自觉进行防疫免疫;而个旧市多数地方达不到此种程度。如退出强制免疫可能疫苗厂家竞争更激烈,疫苗质量、效果得不到保障,良莠不齐,对猪两疫病防疫来说不是好事,疫情风险会更大。

5 退出国家强制免疫的建议

对养猪业来说,养猪业是个旧市畜牧业产值大头,肉食结构也以猪肉为主,所以抓好养猪、防好猪疫病是发展养猪业,提高畜牧业产值、发展畜牧业经济和解决肉食的关键,古人说“粮猪安天下”,要稳定可持续发展养猪业,必须要以猪病防疫为保障,而猪病疫病种类繁多,抓好一类病猪瘟、篮耳病、口蹄疫为主的疫病就可解决猪疫病流行,降低死亡率,解决好这一主要矛盾,其他次要矛盾就好解决,所以现在本地区不是考虑退出两病强制免疫,而是要重点考虑如何加强和完善两病加口蹄疫强制免疫,使“321”强制免疫工程得到更全面的推广应用。

总之,近年来猪只交易流通频繁,国内外猪病传入风险增大,流通监管难度大,个旧市的猪只多数是外来输入性的,自繁自养的少,两病和其他猪病极易传入,防好两病和口蹄疫,其他继发性的猪病就会少一些,如个旧市退出强制免疫,会造成猪瘟蓝耳病口蹄疫免疫空白,很可能造成两病加口蹄疫发生、流行,猪病泛滥,对养猪业造成很大的影响。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各级政府应把猪瘟蓝耳病维持强制免疫病种,纳入财政预算,尤其是边疆落后地区更不能退出强制免疫病种。

猜你喜欢

养猪业耳病猪病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2020年养猪业盘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猪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探析
猪蓝耳病临床诊断与综合防治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浅析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猪蓝耳病发病的特点及防治
我国生猪养殖业是多灾多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