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2020-12-16陈丹丹江苏启东市寅阳小学
陈丹丹 (江苏启东市寅阳小学)
为什么部分学生为什么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为什么要厌学、逃学?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学校缺乏归属感。
一、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
归属感就是个人感觉被他人或被集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心理学家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对待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也不强;缺乏归属感的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缺乏归属感的人,兴趣爱好极少,业余生活单调。
在学校这个环境中,学生的归属感表现为乐于接受学校,乐于接受班集体、接受老师和同学,自己也能感受到被身边的人所重视和接受,从而表现出学习努力,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这样的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也乐于参与学校活动。学校归属感能带来学生更好的学校适应,带来更强的学业动机、更低的逃学率、更积极的社会性情感。而归属感一旦缺失,学生不容易融入集体中,就会沉默寡言,对人和事漠不关心,对自己自暴自弃,一味地沉迷网络……对其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二、归属感的培养之于学生的意义
1.归属感的培养有利于优化学习环境,促进个人素质的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不良行为呈上升的趋势,其中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也要家庭因素的问题。如果学生的归属感得到强化,他们的情感有了寄托,就能在行为上向学校趋近,进而在强大的凝聚力的影响下,成为学校群体的一分子,获得良性成长。一旦学生对学校建立了归属感,他们就会有效地排除外界的干扰,将学习当作自己的主要协作力,专注于学习,努力学习。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素质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2.归属感的培养有利于形成健康人格,促使社会形势的适应。人的“健康”已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及对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习、生活,与外界接触很少,归属感的培养对他们格外重要。缺乏归属感的培养,就缺乏积极的动力,学生的内心容易感到孤独,感觉世界上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更容易陷入抑郁的情绪中去。假如学生能拥有积极向上的集体,有热爱的学校,那么,强烈的归属感将促使他们构建健康的情感和心理。因此,归属感的培养,能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进一步形成积极的社会归属感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
3.归属感的培养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群体中的成员,被其他成员接纳与认可,获得他人的支持与认同。这就是归属感的需求。学生如果难以融入当地的生活,进而丧失交往的兴趣,就会严重缺乏归属感。当学生缺乏归属感的时候,他们就会更多地卷入到一些不良事件中去。因此,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生活归属感对其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的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三、归属感之于学校教育的作用
1.学校不仅是教书的地方,更是育人的场所。当学生无法在心理上对学校产生归属感时,他们对待学校的人和事就会持冷漠的态度,更不会产生主人翁意识。反之,学生只要对学校产生了归属感,他们就会产生“我对学校很重要”的感觉,会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各项事务,也会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培养师生间的深厚感情。这样的人,才能在步入社会之后为和谐社会做更多的贡献。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2.学生形成了归属感,可以反作用于学校。归属感这样一种积极的感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学生的内心产生了安全感、认同感、公平感和成就感,这些感觉最终内化为学生的归属感。归属感形成的过程比较复杂,但一旦形成,就会使学生产生内心自我约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从而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形成对自我的激励,最终产生投桃报李的效应。
3.关注学生的归属感问题,可以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学生归属感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学校的氛围、教师的教育、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学生的个性、同伴之间的关系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发挥学校的文化熏陶功能、发挥班级文化的凝聚功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来培养学生的归属感是十分重要的。在自然、真实、动态的工作情境中,不断地探索和改进,解决学校教育的实际问题。这样做,可以为学校发展提供一些新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完善和加强学校教育内容,提升教育的内涵。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更可以促使家长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促进家校合作,为学生的灿烂明天铺路。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学生的归属感培养,不仅关注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情况,更要结合他们的社会生活进行适当的调整,让他们在温暖的集体中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