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

2020-12-16郑金莉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产品安全畜牧疫病

郑金莉

(河南省淮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64400)

1 动物疫病防控重要性分析

1.1 提高经济效益

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可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如积极的人工干预能在动物疫病爆发前开展,大规模疫病的发生即可有效避免。现阶段大规模养殖法广泛应用于我国畜牧养殖业,养殖成本由此大幅节约,但养殖密集度的提升使得疫病爆发率随之增长,动物疫病的出现往往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2019 年以来,流行于我国的猪流感疫情便是其中的代表。通过合理的控制措施,动物疫病发生率将大幅降低,经济效益自然能大幅提升。

1.2 保证动物产品安全与质量

作为关系民生的大事,畜牧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受到重视,因此,必须设法保证动物的健康。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动物健康便无法得到保障,最终影响畜牧产品的安全与质量,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严格开展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真正做到防疫病于未然,降低疫病大规模爆发概率,真正通过双管齐下为动物产品安全与质量提供保障。

2 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路径选择

2.1 养殖场合理选址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养殖场的合理选址极为关键。结合实际调研发现,受成本要素、养殖土地等因素限制,我国很大一部分养殖人员采用密集型养殖模式,这一模式也属于现阶段畜牧养殖的主流模式。密集型养殖模式在清理动物排泄物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但在预防与控制动物疫病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本文建议开展养殖场地的合理规划,各个养殖区域的间隔也需要适度扩大,以此降低发生与传播疫病的概率。

2.2 完善小规模养殖模式

结合实际调研可以了解到,细菌和病毒属于动物疫病的主要源头,动物群体间的相互传染会导致动物疫病快速传播。为有效控制疫病在动物群体间的传播,实际的动物养殖密度调整极为关键,大规模疫病可由此得到有效预防。在具体实践中,应在相应区域内控制养殖范围,养殖规模也需要适度调节,集中大型养殖可由小型分散养殖替代,可有效预防疫病。此外,还需要采用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此适应不同的动物养殖,引种影响也不容忽视,为避免已有动物群体受到威胁,养殖场地动物种源应尽可能减少,全面健康检测的定期开展也不容忽视,以此将已有动物受到外来动物的威胁降到最低。

2.3 强化疫病检测工作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养殖场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足够高的疫病预防与控制意识,结合实践经验总结疫病防治工作,以此结合实际针对性建设疫病检测制度,同时还需要分析基本养殖现状、周边环境要素,合理制定疫病防控计划。基于定期健康检测结果,养殖场管理人员即可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动物免疫工作,同时还需要向疫病防控部门上交真实的检测结果,以此满足相关部门研究分析各项数据的需要。此外,拟定完善的监控机制、全面监控日常养殖情况、针对性的处理疫病疑似病例、各项隔离治疗措施的合理选用同样不容忽视,这类措施也能较好服务于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

2.4 科学开展饲养管理工作

科学的饲养管理工作同样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这是由于饲养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动物机体的抵抗力,如动物缺乏营养物质,机体抵抗力下降,吞噬细胞功能受到影响,各类疾病发病率上升。因此,养殖人员必须严格控制饲料质量,保证饮水的清洁与充足,以此提高动物抗病能力。同时,还需要保证养殖区域透光、透风条件,避免环境湿度、温度控制不当的问题出现。在饲养管理工作中重视动物免疫接种工作,养殖者应积极学习先进经验,结合动物的各项指标及时干预治疗各类疫病,配合科学合理的预防接种,树立防大于治的理念,减少大规模疫病爆发,保障动物产品安全,提升经济效益。

3 结论

综上所述,动物疫病的预防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强化疫病检测工作、科学开展饲养管理工作等内容,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动物疫病防控路径,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产品安全畜牧疫病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产品可追溯领域的合作关系研究
浅谈新时期产品质量保险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