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围产期生理特点及精细化饲养管理
2020-12-16王晓磊杨平平
王晓磊 杨平平
(吉林省磐石市畜牧总站 132300)
肉牛围产期是指分娩前15d至分娩后15d。这一阶段,肉牛经历了巨大的生理和代谢变化,遭受妊娠、分娩、开始泌乳、日粮结构的反复变化等一系列的应激反应,肉牛机体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和死淘率增加。因此,围产期是整个肉牛饲养周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围产期母牛和犊牛的健康,甚至影响母牛再生能力及终生繁殖能力,直接影响养牛户的经济效益。但在实践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养牛户对围产期的生理代谢变化认识不足,严重忽略围产期肉牛的饲养管理,导致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低下。因此,本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对肉牛围产期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技术进行概述,为养牛户科学管理围产期提供指导。
1 肉牛围产期生理特点
1.1 内分泌变化特点
胎儿生长发育大部分在妊娠后1/4阶段形成,同时,肉牛围产期要经历 “干奶—分娩—泌乳”这一过程,肉牛的内分泌状态发生急剧变化以为分娩和泌乳做好准备[1]。血浆雌激素分泌可抑制肉牛食欲,降低干物质采食量,妊娠早期血浆雌激素维持在较低水平,妊娠末期升高,但分娩时立即下降。高浓度的孕酮有利于维持母牛妊娠,最高可达到8ng/ml,分娩前1d可降到无法检出的水平,从而刺激泌乳[2]。催乳素刺激乳腺发育,在分娩当天上升,分娩后恢复到原有水平,从而促进初乳迅速合成。
1.2 能量代谢变化特点
肉牛的能量代谢不同于单胃动物,机体自身不能合成利用葡萄糖,体内90%的葡萄糖靠糖异生供给,能量代谢主要靠瘤胃微生物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的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供能。围产期由于妊娠后期胎儿迅速增大,腹腔脂肪蓄积压迫瘤胃,造成瘤胃容积变小,以及分娩时受到应激、疼痛、激素分泌的改变,日粮结构反复变化使瘤胃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因素,导致肉牛在围产期干物质采食量急剧下降30%,并保持在较低水平,而此时由于胎儿迅速生长和分娩后泌乳的需要,机体对能量的需求逐步增加,导致能量需求与供给不平衡,使肉牛出现严重能量负平衡[3]。
1.3 瘤胃功能变化特点
瘤胃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受日粮结构和组成的影响。围产前期母牛日粮以粗饲料为主,其中,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高,易消化淀粉含量低,此时,瘤胃内环境适合纤维分解菌和甲烷产生菌的生长,纤维分解菌促进粗饲料利用,而甲烷分解菌导致甲烷产生量增加,降低日粮能量利用率。随着干奶期粗饲料采食量的加大,丙酸的生成量逐步减少,而丙酸能刺激瘤胃乳头状突起生长,导致瘤胃乳头状突起萎缩和瘤胃黏膜吸收挥发性脂肪酸能力下降。围产后期肉牛日粮逐渐向高精日粮过渡,此时,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易消化淀粉含量高,淀粉分解菌、产乳酸菌快速繁殖产生大量乳酸,丙酸生成量增加,瘤胃乳头状突起逐渐生长[4]。
2 围产期的精细化饲养管理
2.1 围产期的饲养技术
要根据肉牛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分阶段制定日粮配方,科学饲养。
2.1.1 围产前期的饲养技术
围产前期胎儿生长发育较快,乳腺迅速发育,日粮结构以青贮、青干草为主,适当搭配精饲料。若粗饲料以玉米秸秆、稻草为主,应搭配豆科牧草,并补加VA,确保日粮营养对胎儿发育、乳腺及产后泌乳有促进作用。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应占体重的2.5%~3%,精饲料的饲喂量要逐步增加,但日最大饲喂量不宜超过母牛体重的1%。由于纤维分解菌适应日粮变化较慢,易造成瘤胃内乳酸累积,引发瘤胃酸中毒。因此,要做好日粮过渡,缓慢调节瘤胃内微生态平衡,使母牛逐步适应产后高精料的饲养方式,减少产后代谢疾病的发生。母牛临产前3d,日粮中适量增加易消化、具有轻泻作用的麸皮,防止母牛发生便秘。
2.1.2 围产后期的饲养技术
围产后期由于母牛分娩时消耗大量体力,产后虚弱乏力,消化功能较弱,因此分娩后立即饲喂温热足量的麸皮盐水能起到暖腹、充饥、增加腹压的作用[5]。同时,饲喂优质、嫩绿的干草1~2kg;产后2~3d,日粮以优质干草为主,补以少量玉米面和麸皮粥;产后4~5d日粮可逐渐增加精料和青贮饲料;产后7d如母牛食欲良好、乳房水肿消失、粪便正常可按照正常标准饲喂。饲喂过程中应逐渐增加精料饲喂量,不得超过日粮干物质的48%,以免引发酸中毒、皱胃移位等疾病。同时,日粮中补饲矿物质添加剂能预防软骨病、肢蹄病的发生。
2.2 围产期的管理技术
2.2.1 围产前期的管理技术
根据母牛配种时间算好预产期,并将准备好的产房和产栏做好清扫、清洗、消毒工作,为母牛提供舒适、卫生、安静的产犊环境。母牛临产前1周进入产房,单栏饲喂并让母牛自由活动,安排专人昼夜值班,防止母牛提前产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临产前对母牛尾部及后驱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场地要再次清扫、清洗、消毒,并铺上干垫草。
2.2.2 围产后期的管理技术
分娩时要注意观察,尽量让母牛自然分娩。如遇难产时需在兽医的指导下用助产设备进行助产。母牛分娩后要及时清理脏物及污染物,更换垫草。同时,及时饮喂麸皮粥及盐水,并观察产道有无损伤、出血及产后胎衣脱落情况,有异常及时请兽医进行治疗。母牛产后每天用消毒水洗刷后驱,尤其是臀部、尾部、外阴部,避免生殖道感染。同时应加强乳房护理,如有水肿应及时热敷、按摩,促进水肿消失,防止乳房炎。
综上所述,围产期是肉牛整个饲养阶段的关键控制点,养殖户只有在了解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生理特点的前提下才能根据不同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科学饲养管理措施,帮助母牛安全渡过围产期,增加养牛户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