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人力资源管理中专技人员专业知识的提升
——以泉州市某公园管理单位为例

2020-12-16丁海英泉州市公园管理中心

营销界 2020年47期
关键词:业务知识专业知识技术人员

丁海英(泉州市公园管理中心)

■ 引言

专业技术是指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作为事业单位的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技术技能及人际技能,其中: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中专业技术知识及管理制度变化快、出台的规范及政策多。当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主要以继续教育为主,形式单一、知识内容枯燥、专技人员学习被动、效果欠佳。部分专技人员已难以适应岗位工作,甚至出现知识滞后、管理落后等现象。因此,探析如何加快专技人员专业技术知识的更新和提升,是摆在一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福建省泉州市某公园管理单位为例,该单位在辖区内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 专技人员专业知识更新的重要性及某单位该方面基本情况调查

(一)事业单位专技人员专业知识更新的重要性

一是从专技人员角度来说,有利于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适时学习新业务、新政策,优化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二是从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角度来说,有利于强化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增强单位整体技术力量,提升本单位管理水平;三是从工作角度来说,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结合专业技术岗位需要,补知识短板,更新业务知识,更好适应工作需要,提高本单位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泉州市某公园管理单位专技人员在专业知识提升管理方面情况调查

一是专技人员概况调查:该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51名,其中:高级工程师2名、高级经济师2名;中级工程师2名、中级经济师4名;助理工程师(经济师)15名;技术员(经济管理员)26名。从年龄结构角度,20-30岁年龄段有7名,31-40岁年龄段有12人,41-50岁年龄段有员25人,51-60年龄段有7人。

二是专技人员专业知识提升方式及内容调查:专业知识提升渠道主要有参加继续教育、参加本单位系统的业务培训(不列入继续教育计划)、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指导、在工作实践中自学业务知识及新政策等。其中:本单位根据相关主管部门计划安排每年统一组织继续教育1次,学习内容主要是职业道德、经济管理基本知识、新能源、新产业等;本单位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5次,学习内容是和专业技术人员密切相关的业务知识,如:新法律法规学习、业务操作系统培训、新文件政策学习等;专技人员还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学习,这因人而异,工作表现较好的人员能主动积极解读新规范、规则及制度,及时更新业务知识,工作表现慵懒散的人员则较少去学习专业知识,或遇到工作难题时才被动询问同事相关业务知识。

三是高、中级专技人员指导低一级专技人员情况调查:该单位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共4人,指导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项目实施、管理工作、课题调研等,在工作实践中引导中级专技人员提升业务知识;中级职称技术人员共6人,指导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技术规范及管理制度解读、业务实践指导等方式,引导低级专技人员提升业务知识。

■ 泉州市某公园管理单位专技人员专业知识提升存在问题

(一)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及年龄结构不够优化

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专业技术骨干力量不足。高级专技人员4人,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仅为7.8%,中级专技人员6人,占比11.7%。由此可见,该单位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明显偏少,10位中高级专技人员中仅有6位具备园林设计、园林管理相关专业人员,其余4名为其他经济管理类中高级专技人员。二是专技人员年龄结构不优化,不利于中、青年专技人员成长及提升业务知识。从以上调查可知,20-40岁年龄段计19人,占比37.3%,专业技术人员年龄整体老化问题突显。

(二)专技人员专业知识提升方式固化,效果欠佳

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于单位管理模式及思维固化,专技人员提升专业知识方式没有创新,没有拓展渠道,多数人员应付式参加统一组织的继续教育、课题调研等活动,专业知识提升效果不佳;二是继续教育学习内容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由人社管理或经信部门每年统一组织的继续教,学习内容主要是职业道德、经济管理基本知识、新能源、新产业等,与本单位业务关系不大,参加人员或被动应对、或让人在网络线上代替学习,达到学习课时后即可完成学习任务,未能有效提升专业知识,未能有效与工作实践相结合[1];三是本单位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次数较少、培训不全面深入。培训实践中,每年组织类似的培训学习活动较少,且没有连续性和后续跟踪。同时,在培训讲解业务时,由于时间有限,对部分业务知识解读不够深入和全面,让专技人员一知半解,或难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中高级专技人员指导低一级专技人员方式单一,缺乏有效性

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本单位没有形成相关制度,高、中级专技人员指导培养低一级专业技术人员呈自发性、零散性及随机性等特点;二是指导形式单一,通常在重大技术项目、课题调研等工作实践中,遇疑难问题才进行讲解,指导缺乏多样性;三是指导缺乏系统性。部分低一级专技人员业务知识呈破碎化状态,这需要中高级专技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业务引导和帮扶。四是部分低一级专技人员业务知识提升没有获得感,究其原因,主要是中高级职称人员没有用心进行业务指导。

■ 提出相关具体措施及对策

(一)优化专技人员职称及年龄结构,助推专业知识提升

一是调整充实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优化称职结构。中、高级专业人员承担着本单位重点专业项目管理、指导和带领低一级专技人员开展专业工作、课题调研等重要职责,是本单位业务知识整体水平提升的中坚力量。建议增设中、高级职数,并鼓励助理工程师及助理经济师积极申报高级职称,或引进聘用园林设计、园林管理相关专业的人才,增加本单位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专技人员职称结构;二是优化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建议在新一轮岗位设置及竞聘中,提高45岁以下人员的任用配比,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年轻人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速专业知识的更新。年轻人身体素质好、精力充沛,且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规则,中老年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经验更丰富,性格更加沉稳。因此,要合理配比各年龄段的中高级职称,使其有年龄梯度,这更有利于人力队伍力量建设,提高专业知识的整体水平[2]。

(二)实现专技人员专业知识提升方式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一是建议由本单位人教管理部门专门负责专技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升工作。创新培训方式,拓展学习渠道。首先是负责收集本单位各部门的新规则和政策,按园林设计、园林施工、园林竣工验收及日常维护等环节,分别将近5年的新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及新文件政策等整理归档,统一进行档案管理,为各业务部门提供便利;其次将业务知识提升列入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与年终绩效奖金挂钩,倒逼专技人员重视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完善。

二是提高继续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每年专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内容要针对各单位的工作实际,契合各单位的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开设园林管理相关知识。

三是十分重视本单位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该环节是专技人员更新业务知识的重要方式,要增加这类培训次数,扩大培训面,让更多专技人员参加;市级园林管理部门可以收集各县(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业务疑难问题,适时集中开展业务培训或交流,讲解人要全面深入分析专业知识及疑难问题;要跟踪培训效果,通过建立微信群、通信录等方式,加强业务沟通,让专技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交流、印证培训知识,让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建议在集中培训后,多进行跨县(区)的业务交流,在互相沟通中共同进步。

四是针对专业知识提升缓慢的人员,要给予帮扶。本单位要创造良好的业务学习氛围,通过“一对一指导”方式,让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的人员去专门帮助专业知识提升缓慢的人员,并按季度考核,促进这部分专技人员专业知识更快提升。

(三)充分发挥高、中级专技人员特长,有效指导低一级专技人员

高、中级专技人员是该单位的技术骨干和力量支撑,同时也肩负着培养低一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具体对策:一是本单位要形成相关制度。如:在重大技术项目、课题调研等专业活动中,将中高级专技人员指导低一级人员列入项目验收或考核的重要指标。又如:在职称评审中,将指导低一级专技人员列入考核指标,若未完成指导任务的不予以上报职称评审;二是提高业务指导的系统性。如:针对某一位低一级,中高级工程师侧重培养他的工程类专业水平,中高级经济师则侧重培养他的经济管理水平。再如:制定年度指导计划,按季度实施指导,将职业道德、技术规范、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内容列入各季度分步指导,让低一级专技人员业务知识和水平更加系统化和全面化。

猜你喜欢

业务知识专业知识技术人员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如何提高农村基层财务报账员的业务知识与水平
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品质和才智素质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
浅析科研单位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现代化医院统计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