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服务地方发展实践研究
2020-12-16马丽英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马丽英(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地方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内涵
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维护稳定”为总要求,以服务基层群众和做群众工作为核心,以为群众服务为主要形式,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地方高职院校是指分布于省会城市及以下所在城市,立足地方,主要为地方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当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发展服务的一般高职院校。从服务的角度去解读、探索和改进地方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地方高职院校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构建和谐校园,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也是凸显党组织核心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和夯实基层基础的有效载体。
地方的高职院校依托的基础便是地方,而在高职院校中,其基层党组织可以说是最为直接的推动力量,因此务必要十分重视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践中所显示的重要力量。服务型的地方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最为重要的任务便是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持,促进当地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服务地方发展面临的困境
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的转型发展,那么就必须要将自身站位明确,并且找准自身角色定位,积极寻找机遇,并不畏惧挑战。当前,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地方发展方面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服务意识淡化
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物质极为丰富,而在多元价值观和物质利益的冲击下,很多高职院校的服务意识被逐渐稀释了,自觉服务的意识很是薄弱;在学习方面,惰性风盛行,对学习缺乏足够的热情,不能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工作方面表现为投入上的欠缺,很多基层的党支部都出现了重教学而轻实践和党建的问题。
(二)服务能力弱化
在创新方面,很多地方高职院校的基层党支部都缺乏与时俱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遇到新问题还是惯用老办法来解决。不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其创新的积极性都未被充分调动起来。
(三)服务机制虚化
当前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还缺乏十分可靠的制度保障,导致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的一些服务活动出现了随意性强的特点,服务的内容也存在模糊和浅显的弊端。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服务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缺乏有效的保障,并且也无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些都制约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活动的卓有成效的开展。
(四)资源保障软化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开展服务地方活动的过程中是需要活动经费的支持的,但是当前很多基层党组织都出现了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另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保障也不足够,时间和空间都出现了被占用的问题。
■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服务地方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建设,强化服务理念
“强化服务意识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基础和前提,将服务理念作为党组织开展服务的思想动力”。地方的高职院校目前都在积极的谋求转型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亟需要基层党组织通过提升自身服务水平来给与强大的支持,以更好的服务于高职院校的转型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基层党组织要将转变思想和强化服务放在首要的位置,以马列主义理论为基础,认真学习和领悟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以不断的提高党性认识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要重视实践的作用,积极强化实践能力,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相关的经验和教训。要敢于冲破长期以来阻碍基层党组织功能充分发挥的一切的旧思想桎梏,解放思想,摒除那些不利于思想建设的观念和体制,将服务的理念彻底渗透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方面面。
(二)优化组织设置,扩大两级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覆盖
地方高职院校要实施服务地方经济的活动,是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支持和保障的。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便是要注重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营造出敢于服务的氛围。建立服务型的基层党组织,毫无疑问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系统的工程,首先要求基层的组织体系要十分健全和庞大,师生在哪里,党组织的工作就要开展到哪里,哪里有基层党组织,服务工作就必须要开展下去。而地方高职院校要打造服务型的基层党组织,从而更好的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助力,那么就需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两级的党组织设置进行重组和优化,将工作重心下沉到师生当中,不断的扩大党组织服务的范围;另一是将基层党组织的权责进行明确划分,打破党务工作和中心业务工作的传统界限,围绕中心抓党建,用中心工作的成效衡量和检验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型”建设效果。
第一,要对两级基层组织的设置进行优化,特别是党支部的设置。每个班级一般都会建立一个班级党支部,在这个基础之上,可尝试进行学生公寓、社团、创业团队的党支部建设;高职院校教职工的党支部一般都设置在业务实体上,可尝试以此为基础进行教研组、科研组和服务平台党组织的建设。
第二,要优化组织网络形式,建立一个扁平化的组织网络,使其具备覆盖面广、党员人数适中、工作重心低、工作机制灵活的特点,才能更好的实现功能的提升和优势的互补,更好的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
第三,不断延伸和完善服务触角。组建“网络e支部”,要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网络阵地不断的进行拓展,基层党建要渗透到高职院校师生学习、生活、就业的方方面面当中去,尽可能的扩大党组织的覆盖范围,加深党组织的影响力。
(三)创新服务方法和载体,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能力
地方高职院校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解决能力上“会不会”服务的本领问题。高职院校要练就一手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新本领,不断的创新服务的方法和载体,做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将服务平台和载体建设得便于师生使用、务实有效。
一是要对基层党组织实施网络化的管理模式,进行组团模式的服务,一般会通过“服务承诺”+“工作台账”、“解决难题”+“具体活动”、“结对帮扶”+“服务项目”这些途径来实现,这些模式都有利于拓展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范围。
二是要将开放办学的理念贯彻到底,主动向地方打开大门,充分利用基层学术组织党支部、学科科研服务党支部,将一些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承接过来,例如区域产业发展、经济社会战略发展类的理论研究课题,还可以将政府咨询、企业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这些社会服务进行承接,不断的拓展服务网络,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和地方社会其他领域党建工作的互动共建,营造出“大党建”的格局,从而从高职院校的师生提供出更加全方位深层次的服务。
三是要夯实基础,很多基层党组织长期以来存在着组织涣散软弱的弊病,那么就亟需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首先是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进行重组和建设,尤其是书记队伍,要提高选拔的标准,让那些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具备一定专业背景的实力型的干部进入到书记队伍当中。选拔优秀辅导员、优秀学生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选拔学科带头人、教学科研管理骨干担任教工党支部书记;除了科学选拔干部之外,还要加强对党员干部队伍的日常管理,将动态管理的理念渗透进日常的管理当中,不论是党员的入口关还是出口关,都要进行严格的把控,这是保证基层党组织队伍纯洁性的重要手段。
(四)深化服务内涵,强化服务保障
健全的机制是高职院校建设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的保障力量,有了制度体系的支持,形式主义的弊端才能被极大的避免。在服务机制建设方面,要具备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服务态度要端正,不能出现推诿的现象,对该办理的服务事项必须做到快速审查,避免积压。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要从机制保障上入手,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党建工作的共建机制,将党务政府之间的界限彻底打破,进行对这种资源进行有效优化和整合,实现相互的衔接连通。
二是要从组织保障上入手,要强化党委的统一领导的能力,各个职能部门围绕在党委的周围各负其责,并且密切配合,这样才是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格局,有利于服务地方活动的高效开展。
三是从服务团队保障上入手,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服务型团队,服务形式主要是无偿服务和低偿服务相互结合,还要建立一个党员活动中心,为党员活动的举办、便民信息服务和开展创造条件。
四是从舆论保障上入手,不论是校报、校园广播还是校园网,都是良好的舆论宣传媒介,还可借助手机平台进行宣传,为服务型的基层党组织创建提供技术平台和舆论支持。在这些平台之上,可以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推广,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党建氛围。
五是从师生的责任意识保障入手,要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搭建各类的社会服务平台,这样师生的服务社会活动才能有充足的政策、技术和物质支持。另外,还要建立起一套社会服务的评价体系,包括完善的考核奖惩机制,这是保证社会服务功能能够保持良性循环的重要方法。
(五)创新产业、高职院校和研究合作机制,深化产业、高职院校和研究合作关系
对于行业特色高职院校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两个方向进行研究并加以创新,让创新绩效成为最主要的激励要素,通过对于各个岗位聘任,团队成员配合,考核机制和劳务分配的创新改革,明确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在学校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根据每个创新要素按市场规则明确责权关系。要将地方高职院校在科技创新、成果分享和技术服务方面进行地方化,这样地方便能够便捷的享受到高职院校的技术和人才服务,加快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实现地方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和多元性。然而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具备开放性和差异性的,那么就不能采用单一的合作模式,否则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高职院校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牢固联系,要建立起形式各样的产学研的平台,将彼此构建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平台可实现多方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最终达到共同的发展。要将高职院校的办学和就业优势与地方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实现共同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