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控对策

2020-12-16刘光文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养猪户无害化猪群

刘光文

(重庆市綦江区横山镇农业服务中心 401428)

1 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问题分析

1.1 村防疫人员不足,防治手段落后

由于农村养殖户的养殖规模比较小,饲养比较分散,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给防疫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而且农村防疫的薪资待遇普遍较差,所以大多数专业的防疫人员都不想去农村开展一系列的防疫工作。 另外,我国部分养猪地区使用的防疫手段还相对比较落后,当防疫人员第一时间发现猪疫病时并不能及时地进行防治,最终使疫病蔓延整个猪群[1]。

1.2 疫苗使用存在不当

第一,疫苗管理出现问题。 疫苗免疫是防治农村猪疫病最有效的方式。 但由于当前农村猪的养殖比较分散,这些养猪户往往住在偏远地区,需要基层防疫人员来回奔波。 另外,由于农村地区防疫设备比较简陋,基层常因疫苗保存不定而导致疫苗失效,最终使农村防疫工作无法得到相应成效[2]。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疫苗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必须保存在低温环境中,但在实际疫苗运输过程中相应的防疫工作人员并不会利用设备来保证疫苗时刻处在低温环境中,难以有效地控制猪疫病的传播。 第二,注射免疫疫苗的步骤不同。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基层缺乏专业的防疫人员,现阶段,农村地区养猪户都是自己买疫苗对猪注射,但由于养猪户缺乏相应的经验,疫苗配置、注射位置、注射量难以达到标准,最终使疫苗难以达到防治疫病的效果。 第三,养猪户缺乏科学防疫猪疫病的意识。 由于农村养猪户没有形成科学防治疫病的意识,不重视猪群疫苗防治工作。 等猪群出现相应疫病后采用药物治疗,但当前大多数养猪户在并不知晓猪群疾病致病菌时,直接让猪群服用大量抗生素,使病菌耐药性增加,难以达到治疗效果[3]。

1.3 不能做到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由于农村地区养猪户科学防治疫病的意识不强,当养殖场出现病死猪后不能做好无害化处理。 而且由于农村地区养猪户养殖规模较小,无法独自承担无害化处理费用,所以,大多数农村养猪户会选择将病死猪随意丢弃。 另外,一些养殖户为了保证经济效益,选择将病死猪放到市场上销售,严重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2 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对策分析

2.1 强化培训教育,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为了保证农村地区防疫工作能达到相应效果,首先应组织专业性较强的防疫人员定期培训基层防疫工作人员,使农村地区的防疫工作朝着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另外,应提升基层防疫工作人员薪资待遇,重视农村散养猪疫苗防治工作的开展。 我国可以从财政资金中划拨专项资金用建立农村防疫队伍,配备先进的防疫设备,保证农村地区的防疫工作能有效完成。

2.2 做好免疫工作,建设动物防疫应急处置和物资保障体系

为了做好农村地区免疫工作,首先,应建立健全疫苗冷链配套体系。 因此,我国政府相关单位应加强基层地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对疫苗运输与保存监督管理工作。 如为基层地区配置疫苗冷藏车、冷藏库、冷冻库,为基层动物防疫站配备能储存疫苗的冰箱、冷柜,为村里防疫室配备能储存疫苗的冰箱及可以手提的冷藏箱等。 其次,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应急处理和物质保障体系。 国家应为县级地区配备面积不低于200m2的物质储存库,然后在储备价值50 万元的应急物资; 为镇级地区配备面积不低于20m2的物质储存库,然后在储备价值2 万元的应急物资。

2.3 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加强补助落实

为基层地区建立一个能将病死动物集中起来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地方,并且配备相应的无害化处理设备,落实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和责任。 如这次非洲猪瘟疫情,我们政府强制扑杀生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的补助工作,继续按照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工作的通知》 有关要求执行。 同时,进一步完善补助经费发放方式,由现行按年度结算调整为每半年结算发放一次,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下达后,县市要加快补助资金拨付进度,在3 个月内将补助资金给付到位,切实减轻养殖场 (户) 垫资压力。 大大提高养猪户无害化处理配合程度,提高防疫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农村地区猪群防疫工作非常必要。 但为了使防疫工作能达到相应效果,不仅需要农村养猪户、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努力,而且还需要国家相关单位给予一定的支持。

猜你喜欢

养猪户无害化猪群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影响农村养猪户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基层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实用技术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养猪户(场)仔猪填栏时应注意的问题
猪群亚健康
铬渣及铬污染物无害化处置实践应用
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