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16焦少辉

农技服务 2020年8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管理人员

焦少辉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强湾乡水利管理站, 甘肃 白银 730900)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及耕地灌溉问题而修建的灌排工程、抗旱水源工程以及小型水库、引水工程、塘坝、泵站、蓄水池等。其基本任务是调节并改良地区水利条件、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确保农业稳产、高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直接惠及“三农”,近年来,我国投入了大量人财物资源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地域、资金、人员等因素影响下,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运行管理处于不良状态。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范有序运行,促进农业健康发展,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运行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不科学的问题,管理理念和手段落后,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而且管理责任不清晰,未和现阶段的运行管理任务有序衔接。由此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效率偏低,大大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工程应有的作用。

1.2 运行管理经费不足

在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下,水利工程原有管理投入制度难以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发挥作用,加上新的经费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导致运行管理经费不足,无法正常开展运行管理工作。加之农民群众没有较多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因此需要多方资金支撑,但由于投入机制不健全,增加了集资难度[1]。

1.3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存在较大关联。如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不清楚怎样调配资源,制约资源效益的发挥;平时忽视有关知识的学习,也很少参加专业培训,致使运行管理技术和能力薄弱;政府部门对工程后期运行管理的重视度不足,忽视人才培养,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得不到高素质管理人才的管护。

2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措施

2.1 完善管理体制,为工程正常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在工作实践中要突出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制,形成职能明确、保障有力、服务到位以及队伍精干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同时根据产权有归属、运行有机制、管理有载体、工程有效益的基本要求,深化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一是深入推进运行管理体制改革。科学界定管理单位的类别,把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单位的基本支出、养护维修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强化内部改革,做到管养分离,形成符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需求的工作体制[2]。针对已有工程,要在清晰界定产权、准确评估资产价值的基础上实施竞价承包、拍卖、租赁以及股份合作等改革,大力组织并建设农户用水合作机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基本原则,搞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营权。对于国家投资兴建的工程属国家所有,各级主管部门可以行使出资人权利;对于国家与集体共同投资兴建的工程,根据投资比例明晰产权划分;集体投资兴建的工程由集体拥有产权,国家补助形成的水利工程资产归属于集体或农户用水合作组织;民间投资兴办的工程由投资者享有产权,允许其转让、继承、抵押以及对外承包、租赁等。通过以上措施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共建共管模式更完善,让运行管理主体更明确,摆脱不能落实运行管理责任的局面,增强工程所有者及管理者的积极性,持续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强化管理职能。通过竞价承包、租赁等方式继续盘活小型农田水利资产,由水利管理站做好岗位、人员、经费和办公场所建设工作,为基层管理人员排除后顾之忧。加大运行管理力度,强化基层单位职能,积极构建村级水管员管理制度,改变过去重建轻管的现象,促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长久发挥作用。把握政府机构改革的契机,促进水利管理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做到依法行政,规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行为,提升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增强执行力、公信力。

2.2 提供资金保障,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否则很难有序开展相关工作,工程也难以发挥效益,因此要建立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资金保障机制。

一是由政府部门提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专项资金,因为工程的正常运行事关农业生产,政府的财政投入不可或缺[3]。政府不但要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对其后期的运行和管理、维护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安排管理能力较强的人才管理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保证发挥工程的最大效益,提高农田灌溉水平。

二是扩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资金来源渠道,除政府投入外,还要争取社会募集,通过奖励或补偿的形式激励管理人员把工程运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预防出现因工程后期管理维护不善而无法使用、浪费资源的问题。

三是建立科学的有偿用水政策,制定合理的水价,提高水费收缴率,使工程运行管理获得资金支持,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持续使用,造福当地农民。在制定水价、开展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时最好实现农民群众全程参与,使其不断提高对该项工作的认可度、支持度,增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合力。

2.3 强化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高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至关重要,应定期组织基层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对其开展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教育工作,帮助其提升综合素质[4]。利用先进理念和技术开展管理人员创新培训,使其掌握水利设施设备维修技能;针对现有管理人员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培训方式,围绕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展开短期技术培训以及继续教育、专题讲座等活动,持续提高基层水利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适当提升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使其安心认真工作,切实做好工程管理与维护,进一步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运行效果;定期对管理人员考核,预防因管理人员操作不规范、不专业等技术原因引发水利事故;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激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使其将外部推动力量转变成内在工作动力,发挥好个人潜能,提高工程的运行管理效果。如适时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成果检查工作,对表现优异的管理人员给予奖励,玩忽职守者要受到处罚,保证运行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3 小结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在确保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运行管理更和农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管理人员务必增强责任心,通过能力与素质的提升不断加强工作落实;建立完善工程运行管理体制,同时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优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真正让水利惠民工程深入人心,服务好“三农”。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水利管理人员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低碳经济下水利行业的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和质量控制对策
信息技术对水利规划的作用研究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措施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