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农产品与修文县富硒猕猴桃的生产
2020-12-16熊永春
熊永春
(修文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修文 550200)
硒主要存在于土壤,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等多种生物学功能[1],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硒,主要通过食物摄入满足硒的生理需要[2]。2017年我国卫生与计划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WS/T 578.3-2017)推荐,成年人每日硒摄入量为60 μg、孕妇为65 μg、哺乳期为78 μg,但因我国大部分土壤处于低硒状态[3],目前仍有39%~61%的居民硒摄入量低于国家营养学会推荐的摄入量要求[3]。富硒农产品是人体安全、有效的补硒途径[4]。因此,天然富硒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5]。猕猴桃是修文特色优势产业[6],生产富硒猕猴桃是实现产业提质增效的途径。为修文县富硒猕猴桃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介绍我国富硒农产品发展概况、富硒猕猴桃研究进展、修文县猕猴桃种植区土壤硒和猕猴桃果实中硒含量水平,以及富硒猕猴桃生产技术要点如下。
1 富硒农产品发展概况
富硒农产品是指天然含有丰富硒元素的农产品,目前国家尚未制定有涵盖所有农产品的富硒标准,目前是将是否高于同类农产品硒含量的正常值作为判定富硒农产品的基本准则[7-8]。我国1992年颁布的第一个《食品中硒限量卫生标准》(GB 13105-91)规定,硒含量蛋类≤0.5 mg/kg、鲜奶类≤0.03 mg/kg、奶粉≤0.15 mg/kg;2008年颁布的唯一富硒农产品国家标准《富硒稻谷》(GB/T 22499-2008)规定,硒含量0.04~0.3 mg/kg。目前发布的与富硒农产品及食品相关的行业标准主要针对单个作物制定,如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富硒茶》(NY/T 600-2002)规定,茶叶中硒含量为0.25~4.0 mg/kg;发布的《粮食(含谷物,豆类,薯类)及制品中铅,镉汞,硒,砷,铜,锌等八种元素限量》(NY 861-2004)规定,硒在谷物及制品、豆类及制品、薯类及制品中限量≤0.3 mg/kg,鲜薯类≤0.1 mg/kg。此外,我国陕西、湖北、广西、重庆、福建等省相继制定了富硒农产品或富硒食品中硒含量或分类要求,但由于硒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地域种植结构的差异性,使不同地区农产品中硒含量差异较大,导致富硒农产品分类标准不统一、标准限量差异较大[8]。
自世界卫生组织1973年宣布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1989年中国营养学会等机构确定我国人体对硒的适宜安全摄入量、1992年我国颁布第一个《食品中硒限量卫生标准》(GB 13105-91)以来,富硒农产品开发快速发展,全国有10多个省、300余家企业相继开发了富硒米、富硒菜、富硒菌、富硒果、富硒茶、富硒药、富硒奶、富硒肉、富硒蛋等近40种富硒农产品,有富硒品牌产品近200个[5,9]。但因我国还未出台具体每种富硒农产品的含量等级标准,致市场监管难以实施,存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趋同性严重,“含硒”和“富硒”概念混淆问题。
2 富硒猕猴桃研究概况
猕猴桃是我国种植历史较长、面积较大的水果之一,20世纪90年代果实中测得的硒含量为2.8~4.6 μg/kg,平均3.7 μg/kg[10],2015年聂继云等[11]对采自陕西和河南的40个猕猴桃样品可食部分测得的硒含量为0.5~27.0 μg/kg,平均5.3 μg/kg,其中陕西的30个样品硒含量0.5~23.2 μg/kg、平均6.4 μg/kg,河南的10个样品为1.5~2.9 μg/kg、平均2.1 μg/kg;按《中国富硒食品含量分类标准》(HB001/T-2013)规定的水果中硒含量为10~50 μg/kg标准评判,猕猴桃硒含量≥10 μg/kg的样品(即富硒产品)占15.0%,硒含量<5 μg/kg的样品占80.0%。
我国对富硒猕猴桃产品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研究结果显示,给猕猴桃施硒肥后,能提高猕猴桃中硒含量、改善果实品质,但高浓度水平下,会不同程度抑制猕猴桃的生长、并导致硒含量过量[12-17]。已有研究虽结果有较大差异,但总体认为影响猕猴桃硒含量的因素很多,富硒猕猴桃生产,应注意选择天然富硒土壤[7],补充外源硒应选择适宜产品、适宜方式、适宜浓度和适宜时期,且其果实中的含量应控制在HB001/T-2013规定范围内,否则会因含量过高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修文县富硒猕猴桃的生产
3.1 修文县猕猴桃的硒含量
修文县种植的猕猴桃品种为“贵长”,据贵州省地质调查院[18]2017年对采自种植区的115个猕猴桃果实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硒含量为7~87 μg/kg,平均为15 μg/kg,按《中国富硒食品含量分类标准》(HB001/T-2013)规定的水果中硒含量为10~50 μg/kg即为富硒产品标准评判,修文县猕猴桃硒含量≥10 μg/kg的样品数有86个,占比达74.8%,说明天然富硒猕猴桃样品占比高,平均含量高于陕西、河南等地生产的猕猴桃[11],应加强富硒猕猴桃品牌建设。
3.2 修文县猕猴桃种植区的土壤硒含量
修文县猕猴桃种植区岩性主要为灰岩、硅质陆源碎屑岩、白云岩、粘土岩、粉砂岩[18]。据贵州省地质调查院[18]2017年对采自种植区的115个土壤样品,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法测定,硒含量为140~2 310 μg/kg,平均为870 μg/kg,按《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规范》(DZ/T 0295-2016),土壤硒含量≥400 μg/kg即为富硒土壤评判,修文县富硒土壤样品有103个,占比达89.6%。说明修文县具有发展富硒猕猴桃的天然土壤条件。
3.3 修文县富硒猕猴桃生产技术要点
修文县猕猴桃种植区土壤硒和猕猴桃果实硒含量水平调查分析表明:一是种植区土壤硒含量存在分布不均现象,如麻窝村、孟冲村全部土壤样品富硒,平滩村92%的土壤样品富硒,而花塔村的富硒土壤样品占比较低;二是种植区猕猴桃硒含量存在高低不均现象,如种植于平滩村及麻窝村栖霞组地层发育土壤上的猕猴桃全部富硒,而孟冲村的富硒猕猴桃比例较低。因此,修文县富硒猕猴桃生产,应对猕猴桃果实中硒含量未达到富硒标准的果园或产区,分析其原因,并采用相应措施,如土施硒肥、叶面喷施硒肥等,提高硒含量至合理范围。
3.3.1 土施硒肥 一般在猕猴桃进入壮果期的6-7月,选用硒含量为1 000 mg/kg的商品有机复合肥,按用量250 g/株沟施。注意:硒肥要在猕猴桃施第1次壮果肥后1周左右施用,不宜与壮果肥同时施用,这是因为修文猕猴桃施用的壮果肥多为硫酸钾,而猕猴桃又是喜硫作物,如硒与硫共用会产生吸收竞争,影响硒吸收。或用亚硒酸钠或活化的高硒矿石粉与有机肥混合,制成硒含量为1 000 mg/kg的硒有机复合肥,同样按照250 g/株的施肥量施用。
3.3.2 叶面喷施硒肥 叶面喷施硒肥必须使用有机硒肥,如选用西北农林大学研制的有机富硒肥(绿维康,有机硒>6.0 g/L)。方法:稀释500倍后喷施(每瓶对水100 kg),喷施量为1 000 mL/株,主要在果实膨大期喷施,15~20 d喷施1次,共喷施3次,在采摘前30~40 d,完成叶面喷施硒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