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州市软籽石榴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2020-12-16邓永向姬广梅

农技服务 2020年8期
关键词:州市石榴发展

邓永向, 姬广梅

(1.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贵州 盘州 561601;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水稻研究所, 贵州 贵阳 550006)

盘州市为贵州省六盘水地区县级市,地处滇、黔交界,东经104°17′~104°57′,北纬25°19′~26°17,为贵州毕水兴(毕节-水城-兴义)经济带中心腹地,西连云南省富源和宣威市,是云贵两省交通、能源、商贸、物流、旅游的重要节点。其先后荣获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美丽中国示范县称号,也是全国百强县之一。盘州市软籽石榴产业从2015年“3155”工程和2016年“农林投”公司牵头发展种植0.57万hm2,目前种植面积已增加至0.7万hm2。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产业积淀,呈现出规模化迅猛发展态势,已成为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产业脱贫、乡村振兴的新兴力量。对盘州市软籽石榴产业发展优势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促进盘州市软籽石榴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 盘州市发展软籽石榴产业的优势

1.1 发展机遇有利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贵州省委、省政府强调要求认真落实产业发展“八要素”,力推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发展迎来了有利的政策机遇。对此,盘州市牢牢把握产业发展政策机遇,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总体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总目标,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农业产业,为盘州特色农业提供了战略机遇。从生态效益上看,石榴树具有绿化环境、保护生态的功能,符合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战略导向与政策取向。从经济效益上看,发展软籽石榴种植的综合经济效益较高,能够大幅增加农民收入,符合振兴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

1.2 环境条件适宜

盘州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立体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5.2℃,年均无霜期271 d,日照时数1 593 h;年均降水量1 390 mm,5—10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8%,雨热基本同季。软籽石榴生长过程中耐寒性较差,气温低于-10℃超过半天即会发生冻害,当地气候十分适合软籽石榴生长,尤其是盘州市的羊场乡、英武镇、新民镇及石桥镇部分地块,海拔均在1 300~1 600 m,海拔适宜,光照充足,为盘州最适合种植软籽石榴的区域。

1.3 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将稳定增加,品质要求也不断提高。从水果产业发展趋势看,以苹果、梨、桃为主的“大路果品”市场将逐步萎缩、走势平缓,而软籽石榴、杏等具有较好口感和较高营养、药用、保健价值的高档水果需求日渐升温,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受北方极端低温天气的影响,我国软籽石榴种植逐渐由河南等北方地区向南方发展,浙江、安徽、四川、重庆、云南等省也成功实现了引种栽培,且种植规模日益扩大。盘州软籽石榴糖分平均达15%,口感好,色泽鲜亮,同时镁、锌、铁、钙、锰、等元素含量较高,尤其是硒元素含量达0.009 mg/kg,在全国各地所种软籽石榴中为最高。从国际市场看,东南亚国家有把石榴作为供果的消费需求,而盘州市可借助举办“妥乐论坛”(中国-东盟合作妥乐论坛)的影响和面向东南亚辐射的中心战略定位,打通当地生态特色农产品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通道,为盘州市软籽石榴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2 盘州市软籽石榴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示范基地建设薄弱

示范基地建设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带动主体。在对石桥普彝基地、新民基地,羊场布依文化基地的调研中发现,打造标准化示范基地的重要性得到了普遍认可,但目前盘州软籽石榴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仍然薄弱。盘州软籽石榴种植规模虽然较大,但现有示范基地建设尚不能满足产业大规模发展的现实需要。尽管有市属平台公司牵头,但由于公司自身的条件和能力有限,示范基地生产实践中缺乏科学的精细化管理,管理粗放,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低,导致种植效益不如预期,使农户对软籽石榴种植抱有消极态度,难以调动农户参与种植的积极性,制约软籽石榴产业规模化发展。

2.2 发展模式缺陷

依托六盘水“三变”改革政策,盘州软籽石榴种植主要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涉及15个乡镇,95个村级合作社。由市属平台公司牵头投资,把农户土地资源变成资产,资金变成股金,农民变成股东,农户在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的前提下还可在合作社务工赚取劳务费,有利于解决农户就业问题。但从近年实际运作过程看,由于一些公司经营不善,经营管理机制存在问题,使该发展模式中部分公司变成债主,合作社变成工头,农户变成讨债人,没有很好地发挥各主体作用和兼顾各方应得利益,对软籽石榴产业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3 技术支撑缺乏

由于当地软籽石榴种植结构复杂、规模较大,对技术需求较大,但在实际生产中严重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持,尤其是修剪、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导致很多地方树势弱,甚至已成“小老树”,有花无果,有果早落,病虫害发生情况复杂且程度日趋严重,抗药性增强,严重影响种植成效。另外,现有公司的条件有限和管理机制缺陷,使其无法进行大规模精细化管护,例如公司采购机制缺陷导致管护所需农资不能及时到位,影响管护工作的有效进行。技术支撑缺乏,已经严重制约当地软籽石榴产业健康发展。

2.4 品牌打造不足

盘州软籽石榴颜色红润、水分多、颗粒大、口感好、营养丰富,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青睐。2018年已成功注册“盘州红宝石”等商标,依托互联网进行网上销售,深受网友好评。但从近2年的市场营销运作和宣传推介等情况看,营销团队力量不足,品牌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市场反映迟缓,市场影响力小。

3 盘州市软籽石榴产业发展建议

3.1 加强政府引导

一是建立软籽石榴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科学编制“盘州市软籽石榴产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按年度分阶段具体实施,坚持落实。三是合理划定核心种植区,组织专业科技力量,着力打造品牌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基地引领带动作用,调动农户参与软籽石榴产业发展积极性。四是设立软籽石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协调产业引导资金、直投资金支持软籽石榴产业发展。五是发挥各职能部门优势,在产业发展规划、企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标准化生产、软籽石榴产品质量标准认证、争创名优产品等方面做好指导和服务。

3.2 完善政策支持保障

一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重点向软籽石榴一二三产综合体项目倾斜,推动软籽石榴品牌示范基地建设、软籽石榴检测认证、科技研发、电子商务等工作。二是加快软籽石榴贸易市场规划建设,推进软籽石榴果品交易市场融入冷链物流中心,提高种植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水平。三是研究建立软籽石榴产业风险防范机制,建立软籽石榴种植风险基金,协调保险公司加大软籽石榴灾害保险、目标价格保险推广力度,有力防范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促进软籽石榴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3.3 提升技术与人才支撑

一是科学制定种植规范,重点组织植保科技力量制定软籽石榴管护技术规程并加以宣传推广,对软籽石榴的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时间、产量控制等实行全过程标准管理,提高果品质量和确保软籽石榴商品果率。二是大力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种植,实现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确保果品质量安全,改善果品品质。三是加速谋划和推动精深加工,充分挖掘软籽石榴药用、食用、健康养生等深层价值,提高软籽石榴深加工能力和产品附加值。四是加大软籽石榴专业人才引进和科研团队培养,为软籽石榴产业的可持续、高效益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3.4 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加大对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扶持、招商引资、区域合作等方式,重点引进、联合打造、培育壮大一批规模大、前景好、实力雄厚、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软籽石榴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软籽石榴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综合实力和产业整体竞争力。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订单软籽石榴,兼顾软籽石榴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各方利益合理分配,形成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由此,提高软籽石榴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为果农、软籽石榴生产基地提供多层次、多形式、高质量的社会化服务。

4 结语

盘州市紧抓政策机遇,依托自身优势环境条件,面向广阔市场需求,大力推进当地软籽石榴产业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下一步发展中,应着力解决思想认识不统一、产业发展聚力不足、技术力量欠缺,系统化管理不到位、资金保障不足、产业化程度低,科技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品牌支撑力不够等突出问题,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更好发挥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产业脱贫、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州市石榴发展
石榴红了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石榴籽
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
广州市培正中学作品集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魔方
石榴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