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青稞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2020-12-16仁增
仁 增
(西藏错那县农业农村局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 错那 856700)
青稞是我国西藏、青海等高寒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其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品种优以及产量高等特点,受到高寒地区人民的广泛喜爱,青稞产量也与地区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密切关系。但是由于我国青海西藏地区海拔较高、环境恶劣,对青稞种植品质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种植户需要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积极采取合理的种植技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而提升其质量和产量,推动行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1 高寒地区青稞种植技术分析
1.1 整地
在开展青稞种植之前,种植户需要先对地块进行整理,进而为青稞生长创设良好的土壤环境。首先,对土壤成分进行分析,掌握土壤的温度、品质以及营养成分,并且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其次,如果当地土壤干旱严重,则需要进行灌溉,提升土壤的含水量;最后,对地块进行翻种,利用马铃薯和玉米等农作物,在进行秋收后,对土壤进行翻耕,深度在27cm左右,进而为青稞种植创设良好条件。
1.2 施肥
为了提升青稞种植的产量和品质,种植户在完成整地作业后,要对土壤进行施肥管理,进而提升土壤养分,满足青稞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首先,根据土壤性质科学选择肥料,保证肥料种类与土壤性质相契合,通过施肥提升土壤肥力;其次,根据当地的环境情况合理选择施肥时机,通常情况下,在犁地之前组织开展施肥作业,将钾肥、磷肥和氮肥进行科学配比,无机肥和有机肥结合使用;最后,在追肥作业中可以使用叶面喷雾的方式,喷射周期为每半月一次,次数控制在3到5次,可以为青稞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1.3 选种
当前市面上的青稞种类较多,种植户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科学选种,尽量选择产量高、质量好、适应能力强以及抗逆性强的品种。首先,在选种之前进行市场调查,从正规渠道采购青稞种子,也可以与市场信誉好、质量有保障的供应商中采购,或者农户手中购买种子;其次,结合青稞的生长习性和规律,添加一定量的微量肥料,在种植中要把握好灌溉管理,进而为种子生长提供充足水分。一般在土壤较为肥沃的地区进行的种植密度为:每0.067hm2内播种量15~18 kg,大约30×104粒,播种条距、行距为2cm左右,以此促进青稞长势及产量。
1.4 播种时间
青稞农作物对播种时间具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播种时间不合理,会对种子生长发育带来负面影响,降低其产量和品质,从青稞种植经验和生长特点分析,播种时间选择主要以早播为主,种植户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特点,科学选择播种时间。首先,在我国高寒地区,气温寒冷、天气干燥,在完成青稞早播后,可以为其生长创设良好的温度环境,种植户在气候下降之前即可进行收割,防止由于天气寒冷而导致青稞产量降低;其次,种植户要根据当地的天气变化、海拔高度以及种植经验灵活调整播种时间,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播种计划;最后,在藏区的大部分地区,青稞主要播种时间为每年的4月上旬或者3月下旬,但是由于高寒地区每年的冻土层存在差异,在种植中要对时间进行谨慎把握,避免对产量带来影响。
1.5 科学密植
种植密度与青稞的质量和产量具有密切关系,适当的种植密度可以提升其产量,但是如果密度过大,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因此,种植户要结合地块情况科学控制种植密度,在尽量提升产量的同时,保证青稞生长性状良好,对青稞植株的株距进行科学把握,对整个地块的青稞数量进行统筹规划。通常情况下,在土壤肥沃条件下,其种植密度为0.067hm2,播种量为 15~18 kg,行间距在2cm左右,如果土壤肥沃程度较差,种植户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1.6 病虫害防治
在青稞种植中,病虫害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养殖户需要给予病虫害防治以高度重视。首先,在高寒地区,鼠害和腥黑穗病是最为常见的病虫害,种植户可通过喷洒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的方式进行防治,尽量使用无毒的化学药剂,进而不对附近土壤带来影响;其次,种植户可以引入生物防治措施,例如针对虫害可以饲养茧蜂、小蜜蜂等方式,起到遏制害虫的作用;最后,在青稞五片叶后,种植户需要做好蚜虫和吸浆虫的防治工作,目前主要采用的防治措施为喷洒低毒无害的化学药剂。
2 高寒地区青稞种植技术的推广
首先,我国农科部门要加大科学研究,不断研发抗逆性强、环境适应能力强的青稞新品种,当地政府要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为各项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奠定资源基础;其次,建立种子田基地建设,对生产基地开展统一管理和标准生产,进入提升青稞种植的品质和产量,发挥生产基地的辐射作用;最后,深入到当地种植户中开展新技术推广工作,为种植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公益性服务加强种植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
3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高寒地区气候干燥、寒冷、地形险峻,对青稞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一定影响,因此,种植户需要根据当地气候以及环境特点,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进而提升种植产量和经济效益,推动行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