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基于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2020-12-16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一中学赵振波

中学政史地 2020年9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家国史料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一中学 赵振波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主要由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构成。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体现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高中历史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主要目标,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一、情境创设,感受历史时空

历史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学生要在情境中进行感受和体会,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走进创设的历史情境,进而开展各项历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例如,在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讲解中,教师一般直接讲述: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沈阳附近的日本关东军炮轰沈阳北大营。没有背景和经过介绍,学生就会产生疑问:日本关东军怎么会出现在沈阳附近?为什么会炮轰沈阳北大营?历史事件是互相联系的,没有情境的孤立的历史事件是不存在的。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还原历史,能让学生掌握历史的真实情况,促进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发展。

二、问题引导,增强学生的唯物史观

高中历史教学不是让学生记忆发生在过去的事情,而是要通过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和分析,形成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培养唯物史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教学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现有的历史结论,而是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教师通过问题切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学生的唯物史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割据的形成,但是西周的分封制却没有诸侯搞分裂,为什么呢?学生一般容易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进行思考,却很少从地理环境上考虑问题,这就容易导致结论的片面性。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可以让学生从历史本质出发,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史料实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问题的解决主要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材料去分析和探究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使其通过史料有力地论证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有关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史料进行收集、整理和辨析,提高学生的史料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能够运用有价值的史料支撑自己对历史问题的解释。

四、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小组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作为一种真实的历史证据存在。所以,学生要能够对史料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和综合等操作,将各种历史信息整合起来,从而做出全面的、客观的历史解释。也就是说,历史解释不仅需要史料实证,也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表达出来。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要将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活动中。比如,家国同构概念是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探讨家国同构概念的本质。学生通过史料收集、分析和概括,很容易得出。父为家“君”,君为“国父”,从家庭拓展到国家的范围。在古代,家国同构是族权与政权互相统一的具体体现,这种关系基本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五、升华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和主流价值观,所以,在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要升华学生的情感,挖掘符合时代潮流,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物和精神思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比如有关宗法制的人生信条,或具有浓厚亲情的社会习俗,如认祖归宗等,或中华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和睦共处、夫妻相敬等。有许多历史人物值得学生学习,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抗金英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等。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可以熏陶情感,培养家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高中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来进行具体的落实,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家国史料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史料二则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