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是一段温暖的旅程

2020-12-16王晓菲山东威海市荣成第二实验中学

教书育人 2020年16期
关键词:助人温暖班级

王晓菲 (山东威海市荣成第二实验中学)

谈起教育,每一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不同的看法,究其根本在于大家对教育的认识不同,方华在《做有温度的教育》一书中说,教育在于助人。是的,教育,在于帮助人成为更完美的自己,在于启迪人去感受人生的美好,在于引领人对未来充满期许。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而孩子总在变化,总在发展,因此它并不是风平浪静,而是“状况”环生,但倘若我们始终记得教育在于助人成长,那么,它终将充满温暖。

让孩子认可的教育,才充满温情

99%的教师爱学生,而99%的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爱。当我们的爱不被认可时,任何的教育都是徒劳的,因为学生感受不到温暖,感受不到教师的帮助,他们感受到的不但不是爱,还可能是伤害。

小军因抄作业被老师惩罚,对于孩子来说抵不住诱惑抄了作业,这是教育中的常见现象,在批评过后,孩子的行为还可能有所反复。班主任为了让小军记住以后不要再抄作业,几乎每天都把此事挂在嘴边。看见孩子不遵守纪律,班主任在呵斥之余,会说,上次抄作业的事儿还没完呢!孩子跑步跑慢了,老师也说,干什么呢,就知道抄作业。似乎孩子身上任何一点的不如意,老师都往抄作业这事儿上说。终于,小军在老师的又一次斥责后,拿起笔一下子戳在了老师的脸上,老师脸上留下了一个永远的疤痕。孩子抄作业是不对,作为负责任的教师应该教育,但这位老师在反复的说教,多次的批评后,让孩子由原来的愧疚变成了后来的愤怒。老师的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教育并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可,小军认为老师是批判,是对他错误的穷追不舍,而不是跟他站在统一战线来真心帮助他改正错误。当教育不被认可时,师生或许都会遍体鳞伤,还谈何温情啊!被认可的教育,才有师生间的互相取暖,彼此成就。

基于孩子需求的教育,将温润成长

学校规定,早读学生必须大声读,以声音的大小来考评班级,学生读得声音越大,班级考核的分就越高,在这一规定下,笔者也要求学生必须大声读。但是阳阳总是张不开口,只是一个人小声地念叨着,这孩子也没有偷懒,只是声音不够大,在考评的压力下,笔者多次提醒甚至批评他声音太小,会拖班级后腿的。孩子下课找到我,含着泪说,老师我也有荣誉感,只是习惯了小声,小声读书时我可以一边读一边思考。那时,我突然意识到,“大声”只是我的要求,而教育应该是孩子的需求啊!我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班级考评固然重要,大声朗读也有好处,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满足孩子需求的教育,才能助人成长。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多变的群体,他们随时在发生着变化,随时都会有新的需求产生。“高原期”是很多教师熟知的心理现象。到了初四下学期,进入复习阶段,很多同学感到效率不高,掌握的知识越来越糊涂,原来能记住的单词、公式、定理在头脑中非常不清晰,有时候甚至上课听不见老师讲的什么,常常走神。我们此刻应与学生站在一起,一起走过这段“高原期”。首先,我们在心理上给学生安慰,告诉他这是每个学习者都会经历的正常现象。但是,光有意志上的支持还不够,还需落实到日常教育中。哪怕是在即将中考的宝贵时刻,我也会每天让三名学生给大家讲一个励志的故事。讲的时候,学生不仅仅是站在讲台上,而是站在讲台的凳子上。刚开始有的同学腿都直打哆嗦,慢慢地他们享受这样被人瞩目的感觉,在一天中甚至今后的几天中,他们都抱有激情,似乎总有人在注视着自己。当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正在干的事情上时,“高原期”似乎在不经意间被人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心理和行动上的“上升期”。

有了随时满足学生需求的教育,教育就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地深入人心,温润成长。

引领孩子阳光成长的教育,会温暖一生

同学聚会,相信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不陌生的名词。谈起它,我们自然地就会给“成功的人生”下个定义,资产放在首位,官位也会被谈到,似乎有钱、有权才是成功的标配。很多人在毕业后见到老师会说,我不好意思去看您,我觉得自己的人生不成功。难道只有功成名就才是成功?或许我也在无意中给孩子们灌输过这样的思想,过于强调他们应该如何奋斗,如何努力,如何拼搏,以成功人士的典型来激发他们学习,竭尽所能地让所有的学生变得优秀,如果达不到目标就被看成是失败者。或许我并没有这样说,可是我的表扬、我的期待都在告诉孩子们什么是成功,什么是优秀,以至于这样的观念伴随着孩子成长,见到老师时居然心存愧疚。我想,应该愧疚的是我,我应站在更高的视角,从更大的格局去看待教育。

教育中的爱,更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在行动中帮助他变得完美,看见希望。如此,教育才是温暖的旅程。纵然前方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方向对了,哪怕走得慢一点,我们离教育的目标也会越来越近。

猜你喜欢

助人温暖班级
班级“无课日”
温暖冬夜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温温暖暖
爱·温暖
助人无需等待
助人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