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在说教 重在养成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探究

2020-12-16孙清华山东济南市平阴县实验小学

教书育人 2020年16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小学生

孙清华 (山东济南市平阴县实验小学)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现状

素质教育的推进,大家越来越重视小学道德和法治这门课程,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教师只是口头上重视,并没有深入到实际教学中。在课堂上教师总是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这样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而且一些大道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些缥缈,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也不利于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对这门课程很难产生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在道德和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脚踏实地,深入到学生中去,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把良好的思想品德融入自己的内心深处。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教学措施

1.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重要的是站在一定的高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学生具备了核心素养,才能积极地面对生活,面对学习。道德和法治课程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所以要加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意识,充分利用一些案例及法治事件,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教学中,并且在这些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如教师在给同学们讲保护环境和大自然和谐共处时,可以找一些污染环境的案例,如洪水、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一些小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去思考,遵守规则,只有自律才能享受更多的自由。逐渐培养小学生的理性思维,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内心世界结合起来,丰盈精神世界。老师要培养小学生的担当精神,自觉保护环境并和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2.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下架子,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还比较好动,会被其他事物所吸引。所以教师要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跃课堂氛围,强化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修养。老师要注重分组,每一个小组要保证水平相近,在每一个小组里既有性格外向的同学,也有性格内向的同学,这样可以形成互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思维,加深他们对学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能有所感悟。

3.进行体验式的教学

众所周知,在小学道德和法治课程中有很多案例非常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教师开展体验式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让他们在动手和动口的同时,也能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如,利用模仿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小学生表达自己,让他们感受别人的内心,进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理解法治和道德的内容。利用这种方式,加强了自身的感悟,比老师一味地说教起到的效果要好得多。老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角色,活动结束以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鼓励学生不要害怕出错,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播,这样可以让小学生把一些正确的观念转变成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他们解决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综上所述,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来说,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掌握这门课程的精髓,同时也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一些有意思的形式,改变一味地说教,让小学生能脚踏实地把这些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实际行动,更好地做自己,这也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初衷。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小学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我是小学生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