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文化资源评价与发展

2020-12-16罗肖丽

广东蚕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视域乡土战略

罗肖丽

(衡水学院 河北衡水 053000)

乡土文化资源是乡村社会的“根”,涵盖乡村民间风俗、价值观、语言、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是人们在特定区域内的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的发展见证。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明确认知乡土文化资源对乡村振兴发展的意义,以乡村振兴标准、乡土文化资源专业评价指标,明确乡土文化资源保护与运用、规划价值,进而以乡土文化资源的有效性保护与运用促进乡村振兴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 乡土文化资源的价值

1.1 乡土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讲话内容,为我国文化的发展、传承、弘扬带来契机。乡村振兴视域下,乡土文化资源作为其灵魂,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内容体现。乡土文化资源是人们较为认同的文化信息,也是乡村振兴有效性发展的灵魂所在。因此,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中,需要重视乡土文化资源保护,将乡土文化资源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评价指标,进而提升乡村社会经济水平。

1.2 乡土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的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主要战略,得到党和政府的一致重视,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进行扶持,推进乡村发展的转型。但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需要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融入乡村发展事业中,一同实现脱贫、致富发展路径,进而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将乡土文化资源根植于乡村发展实际,以文化内容增强人民的凝聚力,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引领,推进他们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以此推进乡村战略在农村更高层次中的作用效能。

1.3 乡土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的基石

十九大会议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因素,旨在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文化思维理念的形成。而推进这种思想理念的普及,离不开乡土文化资源的融入与参与,带动人们发展积极性,使地方政府、人们能够投入乡土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工作的开展中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可以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乡土文化资源是其基石,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性实施提供了保障。

2 乡土文化资源的评价标准

2.1 重视规划评价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土文化资源的评价需要重视规划评价,促进乡土文化资源的有效性规划,增强乡土文化资源挖掘、保护的工作效率,彰显乡土文化资源价值,进而推进乡土文化资源评价实施的有效性。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对乡土文化资源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许多乡土文化资源慢慢流失,所以要保护民间曲艺、民间技艺、民间风俗等。因此,要想以乡土文化资源助力于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的实现,需以规划评价模式,进一步明确乡土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一方面,立足于乡土文化资源,根据地域发展模式,深入地挖掘、整合乡土文化资源,达到乡土文化资源的合理规划模式;另一方面,聘请专家、学者梳理乡土文化资源,构建乡土文化资源理论与实践评价体系,彰显乡土文化资源的地方性、独特性,进而实现乡土文化资源的合理规划以及乡土文化资源的有效性评价。

2.2 重视市场发展评价

地方的乡土文化资源丰厚,要想发挥乡土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乡土文化资源挖掘、保护等工作,加强乡土文化资源评价机制,立足于市场发展需要,以市场为乡土文化资源评价指标,进而实现乡土文化资源合理规划与保护。乡土文化资源挖掘、保护能够带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使乡土文化资源成为当地经济复苏的有利条件,进而打造生态文明发展的乡村战略模式。例如推进乡土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并且在政府的引领下,以文化为导向,重新修建古村寨、古寺庙、古建筑等,实现乡土文化资源的有效性运用。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土文化资源的评价,应重视市场发展评价指标的实施,以市场发展为契机,有组织、有目的地挖掘、保护、规划乡土文化资源,进而实现乡土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

2.3 重视文化特色评价

乡村振兴视域下,应重点保护特色的乡土文化资源,重视以文化特色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手段,验证乡土文化资源价值,从而提升乡土文化资源保护、运用力度。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域独有的文化气息、风气,是区别于其他乡土文化资源的重要信息。以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为导向,能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促进高雅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承,彰显别具一格的乡土文化资源保护与运用模式。从人们的思想认知层面来看,具有特色性的乡土文化资源更能够吸引人们,使人们从中获取文化养分。因此,实施以乡土文化资源为导向的乡村战略模式,能更好地对特色性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传承,进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3 乡土文化资源发展建议

3.1 加强人们对乡土文化资源的认同

乡土文化资源根植于乡村社会发展实际,涵盖乡村民间风俗、价值观、语言、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是人们较为认可、认同的文化信息。而在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规划中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因此,乡村振兴发展应加强人们对乡土文化资源认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首先,加强乡土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普及乡土文化资源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性。例如开展乡土文化资源主题活动、乡土文化演出活动等,使乡土文化资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增强人们对乡土文化资源认知与理解,并且以乡土文化资源内涵促进人们道德素养的提升,加强新农村建设,打造生态文明社会发展模式。其次,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丰富乡土文化资源内涵,凸显乡土文化资源的时代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土文化资源内涵融合,加强引领、教育人们构建良好的乡村风气。最后,拓宽乡土文化话语权,以乡土文化资源为基础,增强人们对乡土文化资源认知与理解,进而增强人们对乡土文化资源的认可与认同,自觉成为乡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者。

3.2 培养乡土文化资源主体者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土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规划等模式,需要个体的融入与参与。加强乡土文化资源主体者的培养是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性实施。首先,立足于乡村学校,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中,以教育的形式加强乡土文化普及,增强学生对乡土文化资源的理解,使他们成为乡土文化资源弘扬与普及的继承人。其次,选取具有乡土文化资源保护意识、专业能力高超的个体,作为村干部,构建村领导班子,推进乡土文化资源弘扬。最后,针对乡土文化资源,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队伍,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乡土文化资源培训活动,增强青年人员乡土文化资源规划能力、整合意识、挖掘力度,从而促进乡土文化资源更好地运用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例如针对乡土文化资源保护、挖掘、规划等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乡土文化资源的有效性保护与传承,使青年融入乡土文化资源培训中,促进自身文化素养与能力的提升,进而使青年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发展服务,提升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3 保护乡土文化资源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发挥乡土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有目的、有组织地加强乡土文化资源评价机制建设,立足于市场发展需要,以市场为乡土文化资源评价指标,实现乡土文化资源的合理规划与保护。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能够大力开发乡土文化资源,实现乡土文化资源保护的多元化,为人们的增收带来机遇。首先,在乡土文化资源保护中,重视乡土文化资源保护工程的建设,根据乡土文化资源特性,构建乡土文化资源保护方案,使乡土文化资源能够在乡村发展中得到切实的保护。其次,立足于乡土文化资源模式,推进其与现代化发展相融合,实现乡土文化资源创新与发展,使其与时代发展融合,满足人们的审美与文化发展需要。最后,推进乡土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借助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加强乡土文化资源保护力度,吸引更多的人体悟乡土文化内涵,实现乡村发展的创新模式,进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质量的提升。

4 结语

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土文化资源的评价十分有必要,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有效性实施的需要,更是乡村地区乡土文化资源有效性保护、运用的需要,还能提升乡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构建乡土文化资源评价标准,发挥评价、评估作用效能,重视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运用、挖掘,以人们发展为内推动力,构建生态化的乡村社会发展模式,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发展中的有效实施,

猜你喜欢

视域乡土战略
亲近乡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乡土中国
战略
战略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